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654节
他已经说了实名举报赵国军,无论说不说下去,都已经是既定事实。
这个既定事实很简单,那就是他已经得罪了赵国军。
而且实名举报是自己想说就说,不想说就不说的吗?
他已经失去了和省纪委巡视组提要求,提条件的资格。
从他坐在杨东这个房间沙发的一刻开始,他就已经不再自由。
若是对抗调查的话,主动举报交代,就会变成被动审讯。
那样的话,非但无功,反而有过。
“杨组长,我当时心存侥幸,甚至有些懒政思维,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而且信访局也不是执法部门,只是负责记录群众上访,然后移交各方去处理。”
“故此,我没有把这件事看的太过重要,毕竟以前也有过很多类似的上访案件,最终也都不得了之。”
“可是谁能想到,这个孕妇如此的偏激,竟然自杀了,才导致群情激愤,舆论恶化。”
“这么说,你反倒没错了?”
杨东听了袁春秋的话之后,忍不住笑了,只不过笑容有什么含义,袁春秋坐在杨东对面,心里一清二楚。
这是讥讽的笑,也是冷蔑的笑,还是愤怒的笑。
“不不不,我没这个意思,针对这起案件,的确是我做错了,我愿意承担责任。”
袁春秋知道,自己现在不能否定自己的错,更不能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反正也没多大,最多也就是停职罢免而已,不至于双规到纪委调查。
只要能够保留职级待遇,就已经不错了。
毕竟省纪委巡视组来真格的情况之下,能够保留职级待遇,已经是大赢家,值得庆幸。
对比那么多被双规调查,最终锒铛入狱的干部,不知道好了多少。
“你愿意承认责任就行。”
“不管怎么说,你都是信访局局长,信访局出问题,你这个局长必须要负责任!”
“既然你当了这个局长,你就要认这个账。”
杨东总结了两句,不再为难袁春秋。
该是他的责任,他愿意承认,就足够了。
“你要实名举报副县长赵国军?”
杨东看向袁春秋,这次把话题聊到了实名举报上面。
方才袁春秋想要实名举报赵国军,被他打断是因为要先处理袁春秋自己的问题。
现在袁春秋身上的罪责已经定完,自然要继续进行,说一说实名举报。
“是的,杨组长,我要实名举报赵国军,他…”
袁春秋迫不及待的想要开口,实名举报也可以看成是党员干部的戴罪立功。
但是杨东第二次摆手拦住袁春秋要说的话。
“既然你要实名举报,我身边至少要有两人陪同听取你的举报。”
“你稍等一会!”
杨东说到这里,拿起手机,拨通了韩浩的手机号。
用时不到一分钟,省纪委巡视组常务副组长韩浩便带着两个副组长,杜震宇和温演瑞,出现在了杨东房间。
三个人都不敢相信,失踪疑似跑路的信访局局长袁春秋,竟然在…组长的房间?甚至还要实名举报副县长赵国军?
反应过来的他们,立即意识到这一切都是组长的缜密安排啊。
他们三个人都不得不佩服杨东。
“你做笔记,你俩旁听!”
“把执法录音笔打开!”
杨东指着韩浩,让他做记录,又让其他两人打开执法录音。
“现在,你可以说了!”
走完这一套程序之后,杨东坐在沙发主位,面带笑意的望着袁春秋,示意他继续开口吧。
第672章 袁春秋的后手!
袁春秋深呼口气,整理了一下思路。
他知道自己现在已经没有别的路可走,从他来这里的那一刻,他就只能如实坦白,把问题和省纪委巡视组说清楚,说明白。
“举报赵国军之前,我先自首,我做信访局副局长到局长的这五年,一共收受协调费三十六万元,每一笔每一款都记着,就在我办公室第二个抽屉里面。”
袁春秋故意把贪污说成协调费,倒是挺会给自己找借口,或者说往脸上贴金的。
不过三十六万元的贪污,哪怕放在09年也不多了。
甚至可以说非常少,一个正科级的信访局局长,只贪污了三十六万元,说出去的话,体制内的干部能笑死他。
如果出一套贪污标准的话,袁春秋只贪污了三十六万元,只怕要说他是个大大的清官了,倒也讽刺。
杨东看了眼韩浩,韩浩立即把袁春秋的自首言论记下来。
三十六万元,需要核实。
同时还需要进一步核实,袁春秋是否只贪污了三十六万元。
毕竟不能袁春秋说什么,他们省纪委巡视组就信什么,绝对不能被牵着鼻子走。
“接下来就是举报赵国军了,举报之前,请各位巡视组领导允许我播放一段语音。”
袁春秋说着,从兜里面掏出一个录音笔,放在了茶几上面。
杨东示意温演瑞一眼,温演瑞立即上前把录音笔拿过来。
袁春秋既然把东西交上来,断然没有再次接触的机会。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不必这样,我既然把东西交出来,就不会销毁。”
袁春秋见杨东似乎太过于谨慎了,有些不满意。
杨东却不在乎他的不满,而是开口说道:“这个录音笔里面,记录着什么?”
“请杨组长耐心听一听,就知道了。”
袁春秋笑了笑,朝着杨东示意开口。
杨东点头,之后温演瑞操作了一下,录音笔立即传出一段录音。
“哎哟我的县长啊,您就给我拿个主意吧,信访工作继续这样下去,没法干啊。”
第一句就是袁春秋充满焦急紧张的语气。
袁春秋坐在沙发上,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录音笔内传出来,也颇为有些尴尬,但他决定交出这个东西,已经不怕了。
“我这不过就是个私人之言,出了门,我可不认啊。”
中间有几句对话,没有什么重要证据。
但是接下来,赵国军的这句话,吸引了杨东四个人的注意力,仔细的听了下去。
“其实很简单啊,人民群众不上访,说明幸福指数高啊,政府工作好啊。”
赵国军的声音再次从录音笔内传来,但如此厚颜无耻的言论一出,杨组只觉得浑身尴尬,汗毛竖起,很难受。
韩浩和其他两个副组长也是差不多的表情,都是一脸的厌弃。
这种无耻的言论,是什么心理才能说出来的?
如此厚颜无耻的想法,简直让人唾弃。
群众不上访,是因为幸福指数高?
不排除有这样的省市,但几乎非常少。
更多时候还是因为上访无用,没意义,才会不去上访。
说到底是对政府信访部门的不信任,是对公平正义的不信任,和幸福指数有个屁关系?
政府工作好,这倒是实话,毕竟国内几十年的奋斗,也都是为了民生发展。
可你不能因此骄傲自满,而且有一些政府工作出现错误,这也是事实。
毕竟各省各市各地,并不都是务实的政府,还有很多是务虚政府,为此没少折腾老百姓,这也是事实吧?
怎么如此虚伪的这句话,从赵国军嘴里说出来,如此的恶心那?
接下来又是几句对话,基本上是袁春秋和赵国军讨论,该如何应付省纪委巡视组调查。
那个时候袁春秋,估计没想过,会在杨东房间里,对赵国军实名举报吧?
杨东坐在这里一言不发,他就在想,为什么袁春秋要实名举报赵国军?什么促使他这么做了?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