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779节

陈书记既然答应自己,给自己一个面子,会让巩玉柱担任庆和县委书记,那就不会食言而肥。

那么大的一个省委书记,要是随便就食言而肥,那还得了?

因此,杨东相信陈国民绝对可以完成目的,无论是摸底省委局势,还是钓鱼各方势力,都能达到目的。

现在杨东要考虑的不是省委常委人事会议,而是摆在他面前的,有关央视与青年日报联合专访。

这个专访会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到时候将会在央视新闻频道合适的时间播出。

另外还会剪辑出二十秒左右的视频在黄金时段的联播新闻进行播出。

央视综合频道的摄制组已经准备好了,简单的录影棚都搭建好了,周围全都是录像设备,采光设备,收声设备,以及话筒,椅子。

地点就放在庆和县委书记办公室内。

因此,现在杨东的办公室,显得比较拥挤了。

因为地方都被摆放各种各样的采访设备。

而杨东与这次负责采访他的主持人,就对面而坐,中间隔着一个小桌子,上面摆着央视的标志,以及两个话筒。

一个是央视新闻频道的话筒,另外一个是青年日报的话筒。

采访杨东的主持人,也是一个很有名的主持人。

经常活跃在央视新闻频道,以毒舌和犀利的风格受到很多观众的喜爱或者批评。

年过四十岁的黑岩林,穿着一身黑色西装,戴着眼镜,头发也整理的一丝不苟。

他坐在左边椅子上,等待杨东的出现。

杨东简单化好妆之后,也走了进来。

今天的杨东穿着一身黑色的西装,胸前戴着国徽,以及证明着他身份的工作证件。

杨东进来之后,黑岩林脸上带笑的起身,主动伸手。

“杨书记,你好。”

杨东面对这位大名鼎鼎的主持人,也并没有流露出什么热情的态度,而是很正常的态度和他握手。

“你好,黑老师。”

杨东点了点头,朝着黑岩林示意。

不愧是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三十二岁就能用短短三年时间,带领庆和县从一个贫困县转为超级富裕县。

黑岩林脸上带着笑,心里面却也是感慨了一声,年轻真好啊。

“杨书记,我们开始吧?”

黑岩林看了眼时间,已经是下午四点了。

这个时候录制专访,无论是采光还是温度都是最为合适的。

这个时候,也是一个人下午最清醒的时间之一。

杨东点了点头:“可以。”

杨东早就准备好了,所以早点开始,晚点开始,对他来说没什么区别。

“杨书记,这是采访稿,你可以看一下。”

黑岩林把稿子递给杨东,朝着杨东示意。

杨东摆了摆手:“不必看了,专访还是真实一些最好。”

既然事先不给自己看,说明央视也没打算让自己提前知道。

现在看了又有什么用?除了增加紧张之外,毫无意义。

提前几天时间知道采访题目,跟提前半分钟知道采访题目,那是一回事吗?

前者有大量的准备时间,后者只剩下紧张忐忑不安了。

并且只要自己看了这些专访的题目,那就意味着自己是‘开题专访’

不管自己回答有多么精彩,都有作假的嫌疑。

因此,杨东不看。

黑岩林没想到杨东选择不看,佩服的同时也不得不有些失望,觉得某位领导给自己的隐藏目的,太难完成了。

杨东这么优秀的党员干部,岂能轻易掉入圈套里面?

但这位领导对自己有恩,当年要不是这位领导的话,自己早就在八十年代末就会因为闹事而判刑了。

也就不会有今天的著名央视新闻主持人黑岩林。

“好,杨书记,那我们开始吧。”

黑岩林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眼执行编导。

执行编导立即拿起板子打了起来。

“各部门准备。”

“3,2,1,开始。”

执行编导的倒计时一过,录像开机,灯光开机,收音也开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您收看央视新闻频道为您播出的《对话三十分》,我是主持人黑岩林。”

“今天很幸运,我们节目请到了吉江省庆和县委书记杨东,这是一位颇为传奇的人物,年纪只有32岁,却带领着人口四十万的赤贫县,短短三年就走向富裕。”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背后故事,让我们开始本期节目的对话。”

“杨书记,您好,欢迎您参加本期节目。”

黑岩林满脸笑意的面对镜头做了一番节目开始的陈述,然后微笑的看向对面的杨东,打起招呼。

这个时候,摄像机也对准了杨东。

杨东没有怯场,平时开会太多了,而且经常开一千多人的大会。

早就练出了铁石胆,区区一个采访节目,并不会让他紧张。

“主持人好,全国观众大家好。”

杨东微笑着挥手,和大家打了声招呼。

执行编导看到杨东微笑挥手,不知道为什么,他直接拿起相机拍了一张。

他觉得,这一刻,值得记录,也许未来会成为经典的画面之一。

至于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他也不知道,完全是脑海的灵光一现。

“杨书记,据我们节目了解,你们庆和县这三年多的时间,发展过程可以说是一路艰辛,并没有数据呈现这么简单和顺利。”

“您能不能简单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三年多的发展历程?”

主持人黑岩林面色认真的开口问出第一个专访的问题。

也是点题,点破本期节目的主题,那就是为了庆和县的现在而采访。

既然是为了庆和县的现在而采访,那总要回顾庆和县的过去。

过去,现在,将来,是不可分割的一体多面。

“其实从我刚来到庆和县任职的时候,我是没什么信心的。”

杨东面对镜头,面对快怼到脸上的摄像机,丝毫不惧,反而做出回忆的姿态,语气也复杂了很多,缓缓开口出声。

“我一开始到庆和县任职,职务是庆和县的纪委书记,副县长。”

“那个时候县纪委的办案经费都没有,不仅如此,连我们全县党员干部的基础工资,发放都是很紧张的。”

杨东陷入回忆,缓缓出声。

对话节目也正式进入状态。

第1791章 人民不曾薄于我,我不薄于人民!

杨东讲了三分钟左右,他在庆和县任职时候的事情,从一开始的困难,没有经费,也没有财政收入,没有钱办事。

以至于去化缘,去各个市委领导面前,甚至省委领导面前去化缘,这个申请几十万经费,那个单位跑来一百二百万经费。

黑岩林能够在脑中幻想出这样的画面,一个年轻不像话的副处级干部,在市委和省委的各个部门化缘,又吃到了闭门羹,面对各种各样的刁难,可以说是艰难的很。

但是即便如此,这位年轻的干部也没有放弃过,反而越挫越勇,最终帮庆和县讨到了很大一笔钱,帮助庆和县度过危机。

“杨书记,我们看到这几年吉江省的招商引资,发现你们庆和县的招商引资数额不断的增长,甚至呈几何倍数增长。”

“您能跟我们聊一聊,招商引资吗?”

“比如,招商引资工作重要吗?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国内资本和外资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还有,是不是没有招商引资,就没有发展?”

黑岩林一下子就问出了好几个问题,让杨东回答。

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面,把既定问题全部问出来,让杨东回答。

而且这是循序渐进的采访,专访。

如果没有之前这些问题的铺垫,那么后面一些比较复杂深奥犀利的问题,就没办法抛出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779/1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