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场商战>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081节

但他不懂人心,不懂老百姓的心,说白了他和人民之间有很大的距离感,贾丰年根本不会弯腰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刚愎自用,自信满满,自觉厉害,实则蠢货一个!

“大家伙也都冷了吧,站这么久了。”

“为了不耽误大家伙,我在这里只说五句话,五句话之后,你们如果同意政府的举措,你们就离开这里,各回各家,不要聚在这里了。”

“如果我说完五句话之后,你们还不满意,以楼层为单位,每个楼层派两个代表,跟我去会议室谈!”

杨东开口,握着麦克风,大喇叭响彻他的声音。

杨东的话传遍了整个场域的所有老百姓耳中,一时间鸦雀无声,都翘首以盼,盯着这位让他们印象很好的年轻领导。

“第一句话,十二筒子楼小区,肯定是要拆除的,不管是出于老旧危的情况,还是出于城市美观,又或者其他因素,都要拆除,这是县政府的立场,不会改变!”

轰…

杨东的第一句话说了之后,整个场域的所有人,从内到外,全都炸了锅了。

什么?还是要拆除?难道什么都改变不了?那我们听你哔哔个什么?

“我就说白扯吧?这些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

“连他一起干,揍他!”

“都他妈是官老爷,谁管我们老百姓死活?”

一个个骂骂咧咧的就往前冲。

只是看着一个个凶神恶煞的样子,哪里像是老百姓啊?

哪个老百姓,平时没事刻个纹身,穿个紧身衣,跟社会闲散青年似的。

杨东看了眼蒋虎,意思仿佛询问,社会闲散青年再度出现了,你这个公安局长干什么吃的?

相比较这些群情激愤,凶神恶煞的‘老百姓’们的咆哮和推搡,其余的老百姓没有动,而是继续听杨东说后面的四句话。

只要干部不是傻子,就不会当面挑衅数千名老百姓的火气。

所以他们相信,杨东的第一句话,绝对是引子。

杨东盯着绝大多数老百姓并没有跟着一起闹,反而只有这些唯恐天下不安的混子,一个个群情激愤。

“把他们记下来,人散了之后,抓人!”

杨东看向蒋虎,开口吩咐道。

在这种群体事件上面,还敢当着自己的面,挑衅民情,着实可恶。

这里面,似乎也有一丝丝阴谋的味道。

其实从田启立车祸开始,从爆炸案开始,到今天,这里面无时无刻都能闻到阴谋的味道。

要说背后没有人利用民意,煽动民愤,完全是老百姓自发行为,杨东绝对不相信。

老百姓不喜欢折腾,不喜欢跟政府对抗,他们知道彼此之间力量悬殊。

要不是被逼的活不下去,他们绝对不会举起手中的锄头与镰刀,去杀一条血路。

有些时候杨东觉得这些可爱的人民,其实也挺傻的。

自古以来,王朝建立,开国皇帝做主,但是谁把开国皇帝送上皇位的那?是人民,是老百姓,是无产阶级,是农奴,也是淳朴的人们。

军师再厉害,也手无缚鸡之力,将军再牛逼,没有人也施展不出任何战术。

说到底是人的力量。

可是他们的付出跟回报,完全不成正比。

开国皇帝的确会心向民,因为他就是靠人民建立的朝代江山,可他的儿子,他的孙子,他的子孙后人,以及其他权贵的子孙后代,谁还会把老百姓放在眼里那?

遇到一个心善的权贵子孙,多给你一片肉,一斗米,已经可以称得上大善人。

欺负他们没思想,没认知,没素质,没远见?

到底谁没思想?是谁没素质?

这数千年的万里江山,这数千年的烽火狼烟,王侯将相换了一遍又一遍,他们却依旧是他们。

文明的延续,靠的不是几部典籍,也不是吹嘘的各种子,那些达官贵人的文雅,咱们学不来。

文明的延续,就是人民的延续。

人民才是火,薪火相传的,燃烧火把的,成为燃料的,是人民的血,人民的肉,人民的魂。

杨东其实本不该想这些,这些完全超越了一个县领导所思所想的东西,低于省部级想这个,都是不务正业。

但,杨东一直追求一条,真正适合老百姓活下去的路,活好的路。

先生的路很好,但是杨东走不了,因为他注定成不了像先生那样的巨人。

而且他就是自己,他会用自己的能力去改变老百姓。

“第二句,县政府在拆除十二筒子楼之前,会让房管局发给你们不动产权证,也就是说,今后你们是真正有房本的人,国家认定的不动产权证,就是你们的依靠!”

“第三句,确保你们拿到不动产权证之后,按照你们房屋的使用面积,分发新房和新的产权证!”

“第四句,如果有进一步住房需求,比如子女要结婚用房,觉得面积小想换大房子,或者不想要房子的,都可以找政府解决!”

“对于要大房子的,以市场价去购买商品房,等价置换你的房子,补一个差价即可。”

“对于不要房子的,政府会按照地段位置,综合商品楼的价格衡量,退现金,但选择现金的也要交出不动产权证,这算两清!”

“最后一句!”

杨东深呼口气,然后再次开口。

“所有曾在庆和县破产过的国企厂子工作的,以及被动下岗失业的,政府从现在开始,会增加你们的下岗补助。”

“对于那些不到退休年龄就下岗的人,政府会酌情安排你们找工作!”

“五句话说完了,有谁不满意,站出来!”

第1143章 杨东的掏心窝子话!

杨东望着在场的所有人,几乎鸦雀无声,持续了至少半分钟以上。

然后渐渐的有小范围的议论声,逐渐的扩大,蔓延全场。

他们在商量,在讨论。

讨论完了之后,不得不承认,杨东给的条件着实丰厚,涵盖了他们所有的需求,无论是住房需求,住房保证,新房愿景,下岗补助,工作需求。

杨东全都说到位了,任何人挑不出毛病,哪怕是那些不好相处,性格古怪的老百姓,也都得竖大拇指。

他们信杨东的承诺,因为杨东是一个一诺千金的干部,说到就会做到。

如果换一个干部来说,甚至县委书记冯家栋来说,效果也不会比杨东说更好。

政府这次亏大了。

但是没办法,贾丰年乱搞,如果真的搞成群体性的流血事件,他们这一票常委的政治生命,都会提前结束。

而且还会破坏来之不易的庆和县发展大局。

因小失大,犯不上。

花个几千万,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财富和人心稳定。

“大家别着急走,我还有一番话,想跟你们聊一聊。”

杨东继续开口,握着麦克风,声音透过高处的高频喇叭,传出去。

原本那些看热闹要回家做饭的,都停留下来。

那些原本打算不再闹事回去的,也都停下脚步,纷纷看向杨东。

“我想跟大家伙说一说心里话。”

“这些话,你们也可以用手机录下来,给你们外出务工的亲人看一看!”

“咱们庆和县啊,地处东北内陆地区,右边不靠海,左边也不挨别的国家,所以经济成长速度缓慢,咱们老百姓都喜欢外出打工。”

“一到过完年,拎着包,打着铺盖卷,就离开咱们县,去大城市打工去了,留下来的都是咱们这些五六十岁,六七十岁的老人,以及把守农田种地的农民。”

“咱们庆和县虽然一共有四十万人口,但是公安局和民政局的统计内容,我看了,只剩下不到二十五万人。”

“一个县城,所需要的建设发展,离不开人。”

“今年我们县委县政府的领导绞尽脑汁,招商引资了137亿,一开始挺开心的,觉得能发展起来了。”

“但是看看走出去的人,看看现在剩下的劳动力,我心里其实挺难受的。”

“这里是东北革命老区啊,三十年代初就在抗争敌人,游林跨雪,吃草跟树皮,跟敌人展开周旋,著名的老赶山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老赶山不是山,而是累累白骨,赶山这个词对于老东北人来说并不陌生,不是摘山货的意思,那是当年敌国士兵对我们实施残忍暴虐的恶行,烧杀抢掠等等行径,我们的老百姓没办法了,一批一批的被赶走,时间久了,这里叫老赶山。”

“回来吧,乡亲们,回来吧,庆和县的家人们。”

“回来一起建设庆和县,和我们县委县政府一起,把我们庆和县建设好,这里是你们的家啊!”

“建设家乡,需要你们。”

“今年开始注定是激增就业岗位的开始,瓦工,水泥工,装卸工,货车司机,饭馆,农民,我们的招商引资,为的就是你们。”

“今年至少要建设五个大厂子,至少要建十几个大企业分公司,要盖很多很多楼。”

“钱就在这里,希望就在这里,大家回去跟外出务工的家人亲人,儿子,爸爸,丈夫说一说,让他们都回来。”

首节 上一节 1081/181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