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停职?我转投纪委调查组 第1080节
“你诅咒杨书记干嘛?什么免一辈子?杨书记干的好,就应该早点去市里做书记。”
有人骂杨东的房东。
杨东咧嘴,不知道该怎么说。
这要是让侯勇听到这话,屁股底下估计会拔凉拔凉的。
“好好好,大家能给我个面子,就好。”
“说明我在庆和县,在你们的心里,还是有点用的。”
杨东笑了,开口。
不知不觉间,群体事件的氛围,好了一点,不再那么剑拔弩张。
趴在树上面的贾丰年也松了口气,但差点摔下去,急忙抱住杨树。
杨树叶落下来,树上面的木屑落下来,全掉在杨东的头上和身上。
专门给杨东找麻烦。
“草,这狗官,咋不摔死他。”
有人看到之后,忍不住咬牙切齿的大骂。
“交出这狗犊子!”
杨东见气势又要剑拔弩张,狠狠瞪了眼树上的贾丰年。
贾丰年表示我也很委屈啊,我又不是死人,怎么可能不动。
“大家伙安静,听我说!”
“我很理解你们的心情,我要是你们的一员,我早就把他拽下来乱揍一顿,岛国人都被我揍了,也不差一个他。”
杨东大声喊着,声音透过高频喇叭,传递出去。
“杨书记,好样的,干死小*本!”
“杨书记,你打的好,别听那些媒体放屁,他们都是脱离人民群众的资本狗!”
“我们国人,都支持你!”
“解气,太解气了啊杨县长,我爷爷知道这件事之后,大腿都拍红了,我爷爷就是老兵啊,一只手臂和一只眼,换来的和平啊,可不能对不起我爷爷这代人的付出。”
杨东转移话题,极为高明,从数千人对贾丰年的愤怒,转嫁到了岛国人身上。
如果说有人是更大的矛盾核心,那就转移过去,这就是转移矛盾。
敌我关系,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如何领导群众,如何发动群众,这些都是杨东从先生的著作上面学习到的。
“我杨东不后悔打人,再来一次,再来十次百次,我还是会这么做。”
“我是一名堂堂正正的国人,我体内流淌着炎黄血脉,更身为一名党员干部,我足以骄傲!”
杨东大声高喊,举起手臂。
“好!!”
“好样的,杨书记!”
“杨书记,你是最嘚儿的!”
“嘚儿!”
吉江省内老百姓夸奖的最高,就是嘚儿,也只有在吉江省这个词是夸人的,其余东北两省都是骂人的。
听着数千人的呼喊夸奖,听着数千人炙热的目光,真诚的脸,朴素的笑容。
杨东仿佛看到了六十年前,站在城楼上面,震碎天地的那一声,人民万岁!
这还只是数千人,就令他热血沸腾。
可当时面对的何止数千人?那是数十万,数百万,数千万,数亿的老百姓。
舆论阵地,我们不去占领,敌人就会去占领,就会反过来利用人民群众对付我们,歪曲事实。
冯家栋面色复杂的盯着杨东,然后转身离开。
“书记,您这是?”
宋晓峰看到冯家栋转身就走,狐疑和不解。
“走吧,事情已经解决了。”
“年轻有为啊,哎。”
冯家栋佝偻着背,背着手走回县委大楼。
宋晓峰脸色阴晴不定,再看向石桌上面站着的杨东,以及周围两千多老百姓,以及警察,消防员,军人民兵,他们脸上都只剩下一种表情。
他突然感觉到如芒刺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如履薄冰。
如此…可怕。
他怕了。
不是怕杨东,而是怕这数千名老百姓震耳欲聋的呼声。
但核心还是怕杨东,因为只有他有这个本事和能力。
他抬起头,眯起眼睛,望着枯灰色杨树上的贾丰年。
贾丰年啊,贾常务,你既选错了对手,也找错了对象。
你输的不冤枉,连你背后那些领导,输的也不冤枉。
我宋晓峰,还是不掺和了。
这样的对手,可怕。
我可不想四十多岁,提前养老。
宋晓峰转身就走,在这里没意义了。
县委组织部长吴三平看了眼杨东,脸上复杂的转身离去。
县委宣传部长边丰,跟着吴三平离开。
县委…
最终只剩下三个人,还守在这里。
县委统战部长王红军,县委人武部长关武,以及县委办主任侯东来。
杨东余光看到离开的县委书记冯家栋,县委副书记宋晓峰,组织部长吴三平,宣传部长边丰,常委副县长陈万军。
这几个人的离去,到底是对自己放心,还是对自己敬而远之那?
这条路,自己走宽了,又变窄了。
同志,越来越少了。
也许从这一刻开始,县委书记冯家栋,县委副书记宋晓峰,组织部长吴三平等等,跟自己要渐行渐远。
哎。
杨东收回目光,看向四周黑压压的人民。
他们里面有农民,有小卖部老板,有饭馆老板,有装修工,有瓦工,也许还有个别教师,医生,体制内干部。
谁说我离开你们,就会孤独?
谁说同志只能在体制内?
五湖四海皆兄弟,天下百姓俱一家。
第1142章 五句话解决群体事件!
其他的常委们走了,但是群体事件并没有完全结束。
两三千人还聚在这里,不仅如此,就连县委大楼院子外面,街道上面,还在不断的聚集更多的人群。
之前可能有个两三千人,但现在绝对不止两三千人,可能至少有个四五千人。
这么多人,像是八九十年代在开摇滚地下演唱会一样。
杨东就像是站在舞台中间的歌手,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和注意力。
但歌手从不会担心会发生群体性事件,但是杨东却不得不担心。
他这次临场应对危机的考核,还没有彻底结束。
只能说开了一个好头,但结尾的作文题目如果答不好的话,分数也不会太高。
因为你不管如何调动老百姓的情绪,如何吸引视线和注意力,最终目的还是得给老百姓解决实际性问题。
最难的一点在哪?那就是这十二栋筒子楼的确影响市政美观了,而且大楼已经很多年了,至少有四五十年了,这样的楼已经不安全了。
无论从哪个方面考虑,都是必须要拆掉的建筑。
所以杨东的回答,也会跟贾丰年一样,还是要拆除。
只是因为杨东所思所想都是老百姓,而不是房地产利益,因此他俩的处理办法,就会不同,最终结果也就不一样。
贾丰年的确有个前瞻性眼光,知道房地产这盘棋,他下了,至少十年之内会赢。
上一篇:权力巅峰之我不是青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