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大唐:开局捡个小兕子公主 第387节

  薛仁贵虽然带领着两千火枪兵,职位也只是个中郎将,却站在一众将领的前面。

  一方面是因为神机营的特殊地位,另一方面,何尝不是因为靳言在朝中的地位呢?

  而且侯君集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因为皇帝本身就十分关注神机营在出征时的表现。

  可以说,这次出征,皇帝最关心的就两件事,一是水稻种子,二是火枪在战场上的发挥。

  至于灭掉并占领林邑国,以及林邑国的财物,皇帝自始至终都没怎么提过。

  “臣岭南道行军总管侯君集奉命出征林邑国,现已领军凯旋,向陛下复命。此次出征,跨越数千里,将士们个个奋勇争先……”

  “好!将士们奋勇争先,战胜敌人凯旋归来,扬我大唐国威,朕十分欣慰!你们是我大唐最英勇的将士,今日长安万人空巷,就是为了迎接你们,朕以及大唐所有官民百姓,都为你们感到骄傲……”李世民说得慷慨激昂。

  靳言的目光扫过薛仁贵,又看向远处的神机营将士们,心里感到格外亲切。

  但在亲切的同时,他也不禁有些紧张。

  虽然知道火枪在战场上经受住了考验,还大放异彩,心里松了口气,可还是忍不住担心神机营将士们的伤亡情况。

  上了战场就难免有伤亡,虽说身为将领必须心硬,但这些将士都是他一手训练出来的啊!

  冗长的凯旋大典终于结束了,李世民迫不及待地问:“君集啊,水稻的种子呢?”

  侯君集自然清楚皇帝对白叠花种子的重视,连忙说道:“陛下,水稻的种子都在这里!”.

第738章 大典上抢风头

  不光是李世民激动期待,朝中一众臣子也都满怀期待。

  在不知道有一年三熟的水稻的时候,他们倒也没觉得有什么,毕竟自古以来挨饿似乎就是天经地义的事。

  时不时的来个天灾大旱,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所以对于挨饿受冻,几乎所有人都习以为常了,可现在靳言突然告诉他们,根本不用挨饿受冻,世上有一种东西叫白叠花,他叫棉花,还有一年三熟的水稻。

  一年三熟啊,白叠花还十分保暖,谁能不激动呢?

  要知道,这时候最让人难受的两件事,一是挨饿,二是受冻,而且这可不是好受不好受的问题,是会出人命的!

  所以魏征、孔颖达、虞世南等朝中一众文臣,对白叠花和三熟水稻格外期待。

  因此,听到侯君集率领大军凯旋的消息,他们都感到格外惊喜,在他们心里,得到三熟水稻种子比开疆扩土重要一万倍!

  这是功在千秋万代的功绩,能惠及无数百姓。所以他们也迫不及待地想亲眼看看种子。

  来到马车旁,侯君集连忙上前打开缠着红绸的箱子,又解开里面系着的布袋,露出了里面密密麻麻的种子.

  “没错,这就是三熟水稻的种子!林邑国果然有三熟水稻的种子!”李世民伸手插进箱子里,捧起一把种子,心中激动万分。

  魏征感慨道:“原来林邑国就有一年三熟的水稻,可叹我们中原百姓却一直不知道,不然这些年也不会挨饿了!”

  孔颖达赞叹道:“这还要多亏了武安郡公啊,要是不是他发现了白叠花和三熟水稻,世上的人还都蒙在鼓里呢!”

  虞世南也附和道:“是啊,不光有白叠花,还有三熟稻,一年能收获三次,就在林邑国,可惜也没人注意到,不然江南能多产出多少稻米啊!”

  孔颖达称赞道:“武安郡公对大唐对百姓的确有大功,而且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功啊!”

  虞世南、孔颖达等人对靳言赞不绝口。

  虽说这位大才子没成文臣反倒成了勋贵,让他们略感惋惜,可对靳言本人却极为认可——既认可他的才华,更认可他的功绩。

  旁边的侯君集听着这些称赞,心里郁闷极了。今天本是他最荣耀的时刻,可这些老臣却都在夸靳言。

  他固然清楚靳言功劳不小,可自己带着大军长途奔袭灭掉林邑国,带回这么多种子,难道功绩还比不上靳言?

  毕竟靳言不过是动了动嘴,真正出力的可是他侯君集!

  可这些老臣全程都在夸靳言,连皇帝都一脸认同,这让他实在费解。

  李世民确实认同靳言的功绩,听着众人的夸赞还觉得倍儿有面子,毕竟靳言是他的女婿。

  侯君集的目光扫过昔日秦王府的同僚,程咬金、尉迟恭、李绩等人竟然也个个点头赞同。

  侯君集既无语又无奈:这是我的凯旋大典啊!你们在我的凯旋大典上一个劲夸靳言算怎么回事?

  这可是灭国之功,足以载入史册的功绩,难道不值得你们夸一夸吗?

  靳言虽然也有灭国之功,毕竟那时候的大总管是李靖,被分走不少。

  先前被皇帝任命为岭南道大总管时,侯君集还为自己受宠而骄傲,知道很多人都羡慕他。

  可现在,他却羡慕起靳言的圣眷,不止是圣眷,还有靳言在朝中的地位。

  他自己虽说也受宠,位居国公,可朝中国公众多,还有不少资历深厚、开国时功勋卓著的老臣,所以他在朝中地位并不算高,对此他也认了。

  但说起后起之秀,就不得不提靳言了。

  靳言比他晚出道得多,也年轻得多,却大有凌驾于他之上的势头。

  在自己的凯旋大典上,侯君集心里竟有些发酸。

  “好,好!这么多种子,今年春天种下去,秋天定能结出足够多的种子,明年就能种满整个大唐!朕的百姓再也不用挨饿了!”李世民激动地说。

  除了白叠花,今年春天关中还会种满玉米,明年种满三熟水稻,可想而知,到了秋天又是个丰收的好时节。

  孔颖达摸着花白的胡子,笑得满脸皱纹:“再过两年,咱们大唐就再也没有饥寒了!”

  虞世南赞叹道:“有圣明的君主在位,又有靳言这样的贤臣辅佐,才能迎来这天下无饥寒的盛世!”

  侯君集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这可是他的凯旋大典,不能让靳言抢了风头!

  于是大声邀功:“陛下,臣知道咱们大唐从没种过三熟水稻,不清楚种植方法,所以从林邑国押回来了几百个熟悉水稻的农夫……”

  正捧着种子的李世民听了,顿时又惊又喜。

  虽说得了种子,可他本还担心怎么种,没想到侯君集竟带来了有经验的农夫,这连他都没料到!

  李世民惊喜地大笑:“好,很好!侯君集你有心了!朕正担心怎么种,你就把有经验的农夫带来了,这比活捉林邑王还让朕惊喜!”

  不光李世民惊喜,魏征等一众文臣也很惊喜。

  原本大家都担心司农寺的人不懂种植方法,没想到侯君集带回了林邑国的农夫。

  皇帝说得对,带回有经验的农夫,可比带回林邑王让人惊喜多了!真没想到侯君集这个粗人还挺有先见之明!

  听着皇帝和众重臣的夸赞,侯君集心里得意极了,总算抢回了风采,挽回了颜面。

  他恭敬地说:“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

  李世民点头道:“好,好,朕再为你记一功!”

  自始至终,靳言都只是站在李世民身后静静看着,脸上挂着淡淡的微笑。

  即便孔颖达等人一直夸赞,他也没显得得意,这类夸赞他听得多了,都快麻木了。

  既然是出征将士的凯旋大典,他觉得自己还是低调些好。

  “等会儿好好跟朕和众卿讲讲出征的事!”李世民饶有兴致地说。

  侯君集终于找回了凯旋功臣的风采,这才是有功之臣该有的待遇啊!他恭敬地应道:“是,陛下!”.

第739章 我给你当先锋

  接下来的流程便是犒赏出征将士,李世民会在宫中设宴款待领兵的将领,礼部也会犒赏其他出征将士.

  御驾启程回宫,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跟着,靳言骑着马慢慢落到了后面,到现在为止,他都没能和薛仁贵说上话。

  一来凯旋大典是正式礼仪,大家都很郑重;二来他和薛仁贵距离太远。

  薛仁贵毕竟只是个小小中郎将,原本根本没资格面圣,在朝中众多国公重臣面前,只能跟在后面。

  所以靳言只能慢慢落到后面去找他,不然一会儿到了御宴上,两人的位置也会隔得很远。

  “公爷!”薛仁贵看到靳言,不禁有些激动,仿佛有一肚子话要说,这毕竟是他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出征。

  “仁贵啊,辛苦了!”靳言笑着说。

  “不辛苦,一点都不辛苦!”薛仁贵憨厚地笑着说。

  领兵出征本就是他一直以来的梦想,所以这次虽说路途遥远,他心里却满是激动和期待,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旁人说不累或许是自谦,但薛仁贵说不累八成是实情。

  这家伙壮得像头牛,又年轻力壮,靳言心里清楚,只要让他吃饱喝足,是真能不知疲倦。

  如今的薛仁贵已是中郎将,不再是当年连饭都不敢吃饱的穷小子,在军营里怎么也能吃得饱饱的。

  靳言笑着说:“得知你们顺利归来,我真是太高兴了,一直都在为你们担心呢。”

  薛仁贵激动地回应:“公爷,末将等人没给您丢人,您的火枪在战场上真是大显神威,威力比弓箭强太多了!”

  靳言点头笑道:“这在预料之中,火枪威力大、射程远,在战场上自然能派上大用场。”

  薛仁贵仍难掩激动:“只可惜没机会试试火炮,不过也多亏公爷有先见之明,就算带了火炮也没用,根本派不上用场,真搞不懂林邑王是怎么想的!”

  还能怎么想,都是自欺欺人惹的祸,没有一个能认清自己实力的,就像后世的三哥,还有猴子也想当三哥,都被狠揍了一顿。

  靳言关切地问:“将士们伤亡情况如何?”

  一说起伤亡,薛仁贵更激动了:“公爷,咱们神机营的将士无一伤亡,出征的人全都平安回来了!”

  竟然是零伤亡?靳言虽猜到神机营伤亡会很少,却没料到是毫无损失。这可真是意外之喜,而且是天大的惊喜。

  “好!太好了!真是太好了!仁贵,你没辜负我的信任,这次出征你功不可没!”靳言不吝赞美之词。

首节 上一节 387/3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华娱:最强练习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