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华娱之摄影系大导 第92节

  但是电影工业体系不同于学术,纸面上的东西到了现实里,执行起来会很复杂。”

  “这个我明白。”陈国伟坐直身体,认真道。

  吴宸微微一笑,端起咖啡杯:“既然这样,我就不绕弯子了。

  星宸影业刚刚起步,其实需要实战经验的制片人,而不是只懂理论的学者。”

  陈国伟听得心头一紧,握紧了杯子。

  “别紧张!”吴宸见状,压了压手,“但是我想自己培养几位合适星宸影业风格的制片人,所以现在只懂理论没有经验不要紧。”

  “吴导我懂,我这助教老师就是份合同工作,提前上报,要不了多久就能走。”

  陈国伟立马悟了,连忙道。

  “好,晚点我会安排你进组,你先学习学习,我会找个监制先带带你,从这个项目回来咱们签合约,长签。”

  陈国伟眼中闪过一丝惊喜,郑重地点头:“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吴宸轻轻一笑,端起咖啡杯:“那就干杯吧。”

  三人又谈了一番细节,吴宸才和向灼起身回去。

  向灼踏在路上,迟疑问道。“宸哥,我不用去?”

  吴宸笑着摇头:“用不着,放心,等需要你忙的时候,别嚷嚷就成。”

  制片工作可谓是相当繁琐复杂,他当初拍《黑暗面》既当爹又当妈,干的都想骂娘了,这还是一个小成本电影。

  而且让陈国伟去剧组呆呆,一方面是积累点经验,另一方面是看看为人怎么样。

  次日清晨,京城中影大楼,阳光洒在玻璃墙上,透着些许暖意。

  中影办公室里,韩三评端着茶杯,靠在椅子上翻报纸,高成升推门进来,低声道:“韩总,吴导来了。”

  韩三评抬头,低声道:“快请!”

  吴宸裹着外套进来,笑眯眯道:“韩总,早啊!”

  韩三评放下杯子,乐道:“这些天你倒是在柏林出尽风头啊。”

  吴宸笑着寒暄:“谬赞了,主要还是柏林组委会给面子。”

  “哈哈哈”韩三评闻言,笑了起来,“你那电影若是拍不好,你看看他们给不给面子。”

  韩三评抿了口茶,继续说道:“《活埋》好莱坞的上映日期定了吗?”

  吴宸微微颔首:“定了,3月25日,还能吃一波复活节档期的红利!”

  “倒也不错,引进片给你的《活埋》预了一个,你看看什么时候合适,依我看干脆就26号得了,反正你这片子主战场也不在国内!”

  吴宸翻了一下桌台上的日历:“成,就依韩总。”

  韩三评此时不经意的把一份报道拿在手上,“对了,我看报道上说你这是打算拍三部曲,还有最后一部,在国内拍?”

  吴宸闻言,不禁一乐。

  他就知道韩三评不会放过此事。

  “嗯,但是构思还没确定,晚些天还得和张继青老师沟通一番。”吴宸也没瞒着,反正后面若是进入筹备阶段,整个业内都知道了。

  “哦?”韩三评脑子里一时间还没想到张继青是谁,半响之后才恍然大悟,有些不太确定道,“最终章是拍昆曲?”

  “算是吧,借了昆曲艺术的皮!”

  韩三评眼眸精光一闪,这题材文化特性很好,若是让吴宸拍出来,感觉就像是一部冲奖的料啊。

  这部戏不能错过啊,韩三评立马下了判断,随即豪言道:

  “你现在都是柏林最佳导演了,《活埋》版权费估计没少赚吧。

  三部曲最终章怎么也得来一把大的,你有钱,中影也有钱,咱们搞部大制作?”

  “大制作?”吴宸一怔,摇了摇头:

  “韩总,投资肯定会比以往的大不少,但它怎么也算是一部文艺片,就算大投资也大不到哪去啊!”

  “怎么大不到哪去呢,演员阵容一摆,这投资就上去了,你告诉我,国内你想请谁请不到的,我来出面。”

  韩三评满不在乎道,他想搞大制作还能搞不大?

  “等剧本出来后咱们再商榷吧。”吴宸说罢,岔开话题,“对了,韩总,有件事,想请你帮个忙。”

  “哦?说来听听。”韩三评诧异。

  “我想培养个制片人,打算让他先从《疯狂的石头》积累点实战经验。

  张强在这一块算是行家,能不能让他带一带?”

  韩三评笑了:“我还以为是什么事呢,这种小事,你直接找张强就行,他不会拒绝的。”

  吴宸点头:“人是中影的,我总得跟你打声招呼!”

  ……

  离开中影后,吴宸立即拨通了张强的电话,说明来意。

  张强没有犹豫爽快答应。

  “没问题啊,你直接让人过来吧,我正好缺个帮手。”

  吴宸笑道:“那可得辛苦你了,张哥。”

  “行了,别来这套,等以后你再请我喝酒就行。”张强笑骂。

  挂断电话后,吴宸还不忘给宁浩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这事。

  “想培养自己的制片班底?”宁浩问到了核心。

  “嗯!”

  “成,我懂你意思了,人我帮你瞅瞅,说实话我拍第二部电影时候也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自己都没做起来,没人跟我。

  不过你这整起来,未来我借人,你得借我使使,制片这块确实还是自己人好用。”

  宁浩嘿嘿笑了笑。

  “靠,我这班底还没搭起来,你都朝我打借条了?”吴宸笑骂,随后寒暄了两句后才挂了电话。

  “.”

第100章 研讨表彰,搁这唱双簧?

  《黑天鹅》的剧本吴宸交给了国内代理注册的机构,终于回了消息,《黑天鹅》已经顺利完成了好莱坞编剧协会的注册手续。

  随后,他找到了杰森·布朗姆。

  杰森看着剧本,脸色瞬间变得复杂,紧接着便给吴宸打来了电话:

  “吴,你要用这份剧本来试探?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做?

  砸锅卖铁我觉得我们都可以搞出来!”

  吴宸笑了笑,解释道:“这份剧本的确不错,一开始我确实有拍它的想法,但是奈何后面从这份剧本里衍生出第二份剧本.”

  “我懂了,你的三部曲最终章!”

  杰森深深地叹了口气,仍觉得可惜,但职业素养让他很快进入工作状态。

  第二天,他给吴宸带来了制片成本评估。

  “如果极致压缩成本,或许不到一千万美元能拍完,但我不建议这样做。”

  杰森摊开预算表,一项项给吴宸说清楚,“这部戏最大的变数在于女演员,如果邀请一位优秀的女演员,成本会上升到一千五百万美元。”

  “好,你帮我放出去看看!”吴宸点头,成本和他想的差不多。

  “给我一个星期。”杰森语气认真,“但是正如我上次和你说的一样,期望不要太高。”

  “嗯!”

  吴宸也不着急。

  几天后,2月28日清晨,广电总局大楼会议室,空气里飘着股淡淡的茶香,窗外阳光洒进来,照得桌子泛着微光。

  会议桌旁坐满了人。

  《孔雀》剧组的顾长未,制片人董平、王鸿以及剧组几个主要成员都在场。

  《活埋》这边只有吴宸。

  其余人分别是京城艺术高校的各大校长以及一些文化领域的老教授,当然业内几大影视公司国企民企的负责人也在此。

  坐在主位的自然是总局的几位领导。

  墙上投影打着主题:“从《活埋》与《孔雀》柏林获奖看华语电影的国际化突破与文化输出”。

  童钢端着茶杯,低声笑道:

  “这次会议,主要是总结《活埋》和《孔雀》在柏林的经验,看看华语电影未来怎么往外走,文化怎么输出。各位聊聊吧,要不先从主角开始?顾导,你先说说经验.”

  顾长未先开口,低声道:

  “《孔雀》能拿评审团大奖,我觉得是现实主义的根扎得深。咱中国故事,细讲慢熬,外国人也能看懂.”

  一位人大的老教授随即点头,“对,柏林喜欢这种扎实的叙事。”

首节 上一节 92/1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片:开局润女特工,爆兵就变强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