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78节
苏阳在身上擦了擦,满意的扔进化肥袋里,哈孜克在一旁看到,心里的敬意又抬高了几分,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挖玉用化肥袋子的,跟他妈扫货一样。
哈孜克冲他吼了一声:“阳哥,这么快就挖到东西了?”
苏阳举着铲子比划两下:“一块碎石子,不值钱。”
苏阳又开始沿着水库的边缘转圈,河床周围就是大山,叫克邬玛依山,也是昆仑山的分支。
这里就比较容易看到雪山顶,加上今天天气好,阳光洒在雪顶,跟二婶子的大屁股一样亮堂堂的。
这时,山里的动物就会跑出来在山脚下觅食,有些胆儿肥的野猪还会直接冲进农家院里,最后成为饭桌的加餐。
苏阳离得老远就看到有两个晃悠的影子,在附近溜达吃干草。一大一小两只黄羊,可惜这次出门没带枪,不然还能改善下伙食。
不过袋子里带了一些铁丝来,便临时折了几个圈子放在沟槽里,这些沟槽被抛弃后,就成了獭兔的家。运气好的话能逮到一两只。
正弯腰寻找獭兔的痕迹时,系统再次响了起来,位置不远,就在沟槽内的脚下。不过听声音也不浅,苏阳犹豫了下,还是抡起铲子挖了起来。
“不能放过一次渺小的机会,也有可能是一个金包玉。”
苏阳一直下挖了将近一米的深度,累的额头渗出汗,用手翻了几捧土,终于看到了一块拳头大小的料子。
“卧槽好大,真他妈的有好货。”
石头表皮都是黄泥,苏阳肉眼也是难以分辨什么玉种,但是个头够大就有价值。经系统评估后,让苏阳愣了一下,这居然是一块价值四百的粉青。
粉青属于碧玉一类,有一些颜色跟青玉相似,在玛丽艳河床上并不常见,在叶尔羌河床上比较多。
这种一般就是青色玉质,透光上润为上品,绿中带灰为下品。
这块粉青不绿不灰,打灯看的话,透光性一般,只能算作是中品,但是个头比较大,市场价能值四百左右。
苏阳将石头再次丢入袋子里,看来今天运气还不错,一个小时的功夫就挖了两块。
紧接着苏阳又继续在边缘探索。
“滴滴...”
“滴滴...”
系统时不时的响起,苏阳挖起来毫无顾忌,有时抬头看一眼附近的哈孜克,一脸认真的干活,有时候地标被土埋了,就用手撅着腚扒开。
这副认真的态度,苏阳还是很欣赏的。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太阳慢慢聚到了头顶。气温也逐渐上升起来,只能脱掉上衣的棉袖,两个袖子系在腰上,里面只穿着一件毛衣。紫外线太强,脸上也晒的通红,嘴唇子裂了两道口子,苏阳涂上厚厚一层的油膏。
苏阳往化肥袋子里一看,大小已经有六七块了,最有价值的当属那块粉青。其他的都是零碎,三两寸的,值个百儿八十的。
但是加在一起也有五六百块钱。
这一天下来,也能挖上一两千,属实不错了,抵上别人两三个月的工资了。
没过多久,就看到韩明在对面摇了摇红色的三角旗。将两面旗子举在头顶交叉,重复了两遍,表示停止工作,可以休息了。
哈孜克经过一上午的磨合,几个简单的旗语也都掌握了,也就是左右前后,停止,开始几个动作。
“阳哥,下班吃饭了!”哈孜克兴奋的冲远处的苏阳喊了一声。
“行,去前面吃饭。”苏阳拎着袋子抗在肩膀上,拍了拍身上的泥,往前面走去。
这附近开车几公里有村庄和饭店,但是来回太麻烦,还不如就地埋锅做饭方便。
苏阳来到沟槽里,看了看自己下的几个铁丝陷阱,前几个铁丝圈空空如也。
准备要走的时候,听到另一个坑里有动静,苏阳跑过去一看,一只灰白的獭刚巧被套中,正挣扎着往外蹦,但是铁丝被几块大石头给压着,逃是逃不掉了。
巴图尔这次直接带来了半拉羊肉,直接挂在树杈子上,磨刀霍霍的削肉。韩明在一旁卷起了烟叶,舔了一口唾沫星子,粘了起来。
“阿达西,今天吃烤羊排嘛,香的很。”巴图尔手持砍刀,往羊肉上砍了下去,取下了十几根肋骨,连带着肉,一根比手掌还要宽。
哈孜克家里不是牧民,平时也很少吃肉,之前从苏阳那里弄得野猪肉,也被大嫂给捡了便宜,现在能在这荒芜的河床上吃到羊肉,属实是很高兴。
苏阳拎着兔子走过来,大家伙露出兴奋的表情,“这兔子真肥啊,今天可以加个大餐了嘛!”
有羊有兔的日子,再累也值了。
苏阳取出刀子将兔子给剥了皮,直接用铁丝捆在了棍子上。随后用铲子在地上挖了一个火槽,去附近拾了一些柴过来。
韩明引着火,取了一根火棍戳在鼻头下面点上烟,嘬了两口便燃了起来。
“阳子,今天挖多少啊?”韩明问道。
苏阳的袋子放在那里,也没有隐瞒的必要,“五六块吧,都是碎石子,不值什么钱。”
“五六块?”巴图尔将刀砍在羊肉身上,好奇的撑开袋子看了一眼,“我的乖乖,这么多!还有一块那么大的!”
巴图尔用手比划了一下。
几个人立刻围过去看了看,韩明是老玉农了,自然是识货的,“阳子,这是碧玉吧?”
“好像是吧,看着挺亮堂的。”苏阳讪笑着,“刚才也是运气好,在沟里给碰到了。”
“真可以啊阳子,我跟你说,这就是正经的碧玉,能卖不少钱呢,你算是给捡着了。”韩明抽着烟,兴奋说道。
一旁的哈孜克听到这,立刻上前补充道:“你们不知道,我阳哥运气可好了,就在前段时间,阳哥跟着村里去挖玉,头一回下坑就挖了两千,在交货的路上说要撒个尿,直接呲出一块金包玉来!”
大家昂着头听的神乎其神,齐齐看向苏阳,巴图尔割着肉问道:“阿达西,这都是真的啊?”
苏阳尴尬的笑笑,“这也是瞎猫碰着死耗子,后面就放了好几回空炮,不信你问哈孜克。”
哈孜克点点头,“是嘛,阳哥后面就不行了,放空炮了嘛。”
几个人笑笑,觉得也在情理之中。
“就是说嘛,哪有回回都碰大运啊,那不就是财神爷了嘛,不过你这也很不错了,顶我们一个月的补贴啊。”韩明眼里露出羡慕,自己也想挖,但是茫茫河床,也不知从哪挖起,好的话挖一天能碰到一块,不好的话,挖几天都是打水漂。
“好嘛,等回头卖了钱,我就请大伙喝酒,管够。”
苏阳从巴图尔手里接回羊排,连带着兔肉,放在火槽上面的铁架子上,火星子在底下冒着热气,羊排在上面滋滋冒油,这回韩明从家里带了一包辣椒面,抓了一把爬上去,这下够味儿了。
烤肉的功夫,苏阳来到河床边缘,今天上午测量了三个坐标点,这块还有四个点没有测量,最起码要一天的功夫。
苏阳准备下午在里面先走一边,捡一些浅层好挖的石头,把速度再提升一下,争取能多挖几块。当然如果系统能升级到识别具体物体就好了。
想到这,苏阳在简易的系统中搜寻了一会,看到了系统目前的数值,加上昨天那六千块的米达料,目前的数值是四万四。
在系统到达五万的时候可以再升级到lv3,到时候扫描距离和深度,以及精确度都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届时再承包几十亩河床,可以对更深的地表进行针对性开采,可以最大程度的节省人力物力。
第101章 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中午吃过饭后,大家在简易的帐篷下面休息了一会,韩明跟苏阳聊起了承包河床的事,韩明啧啧说道:
“按照现在的河床情况来看,河床的出货量已经非常少了,免不了赔钱赚吆喝,就算是现在那些单位的大矿开采,除去机械人工费用,有时候一个月到头都要赔本。挖不到好货,靠那些零碎,还是赚不到钱。”
现在玛丽艳河床有两个大矿,但是不在河床上,是在改道前的河道里,如今都被开荒成了耕地或果园,一般人没有权利去开采,只有那些公家矿有开采资质,等于说独一份。
并且有开设的公有玉器厂,里面都是流水线作业,将玉石评级鉴定后,再送到玉器厂进行加工,随后再进行出售。
但是玉器厂对于玉石料子的要求比较高,首先个头小的就没有价值,除非是羊脂玉。否则加工后,还卖不出成本价。
苏阳点点头,“明哥,你是老玉农了,又在河床上搞测量,对玛丽艳河床最熟悉了,你觉得哪个地段的出货量最高?”
“出货量最高...这个嘛。”韩明皱眉沉思了一会,“肯定还是25号坐标那块嘛,去年就出了很多红皮白肉,还有玛丽艳新村那里嘛。再就是150号那边,靠近戈壁滩,前几年出了一些好料子,其中去年的‘石王’就是出自那里,三十公斤的黄玉,后来被京城的一个大老板用自己的小轿车换走了。”
韩明对河床上的事很了解,说起来滔滔不绝,最后看向苏阳:“阳子,你问这个干什么?”
“没什么,这不是跟您学习学习嘛。”苏阳尴尬的笑笑,如果说自己想承包河床,那韩明也不会相信,光是成本就不是普通老百姓能承受的。
下午的时间,韩明他们继续测量着剩下的坐标点,苏阳则在里面快速的过滤一遍,将好挖的石头清一色的挖到了自己的口袋里。
“我像是鱼儿在你的河床,只为和你守护那茭白月光...”
苏阳嘴里哼着曲子,在河床里四处开花,碰到不好挖的直接放弃,这样的效率显著提升了不少,一下午的时间,袋子里已经多出了十几块石头。
眼看着太阳就要落山,苏阳已经彻底瘫倒在河床上,累的跟狗一样,随后跟韩明他们打了一声招呼,就先骑着车离开了。
苏阳骑上摩托车,准备先去城里找大胡子交货,从曲达六组那里上高了速,花了只用了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城里。
一到城里,苏就直接去了鸽子巷,大胡子此时正在吃晚饭,看到苏阳的时候,又惊又疑,“阿达西,你怎么现在来了,你不是在河床上嘛。”
回头看向苏阳摩托车上的尿素袋子,立刻放下手里的碗筷迎了上来:“看样子,又出了不少好货嘛。”
大胡子现在对于苏阳的出货量,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每次来的时候都能带来惊喜。
“没什么好货,都是一些零散的石头,你看看能值多少钱。”苏阳手里拎着袋子走了过来,手里沉甸甸的,大胡子已经拉出了两个板凳,准备好了手电筒。
苏阳直接一股脑的全倒了出来,倒在地上一摊子,大胡子一时愣住了,他想到苏阳会有惊喜,但没想到惊喜这么大。
这些石头摊在地上,聚成了一小堆,少说也有二十块。
而且现在距离苏阳上次交货才不过两天的时间,今天头一天去河床,就挖出这一堆来,干了一辈子的玉石生意的大胡子,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胡子是小本生意,现在家里的钱基本都给苏阳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
“巴郎子,这都是你的?”
苏阳点点头,给自己找了一个借口:“是嘛,现在不也是利用职务之便嘛,河床上现在没有人,所以挖起来没有顾虑。”
大胡子长呼了一口气,虽然现在没有人挖,但石头也不可能自己跑出来吧。他皱着眉头想不明白,只能开始打灯照了起来。
先是拿起了那块最大的蓝青石,冲掉上面的泥垢,最后给出了一个合乎情理的价格,五百。
接下来的半个小时,大胡子拿着手电筒开始鉴定的流程,有的石头需要看很久,有的一眼就能鉴定。
这段时间,苏阳在一旁看着,大胡子的婆娘给苏阳倒了一壶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