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第427节
吃饱喝足,秦大河就先出发了,秦父在后面随时准备去接货。
因为大船装货之后动起来耗油,来回跑着收的话,一天油钱都得搭进去不少。
一直到庞各庄,总算是有人卖棉了,现在收棉花是真不好收啊。
问价的人还挺多的,但是大家都在等涨价就很操蛋。
李厂长可是研究过市场的,觉得年底棉花最多涨一毛钱就不得了了。
这还说不定,因为随着产能增加,棉锭掉价的话,棉花指导价也会下降。
“阿婶,先收你家的,我爸等会来,不急。”秦大河笑呵呵的开始叉棉。
旁边的一家,秦大河派了根黑松过去,人家就愿意等着了,本身卖棉也不差这几十分钟。
这次秦父来的快了许多,上了岸立刻帮忙装棉。
看到雪白的棉花,父子俩对视一眼,微微点头。
这个棉花晒晒勉强能达到一等棉的程度了,前面秦大河单独装着的那七百斤也一样。
这些个棉花收回去先不卖,多晒晒,把家里的一等棉掺点进去,送到扎花厂起码三块七八样子。
当然,把家里的次棉掺点进去也行,反正好的二等棉同样价格能赚的更多。
像这种顶级的二等好棉,一天收个一千四五百斤,起码能赚个六七百块,算是收棉过程中的额外收获。
父子俩默不作声的开始过秤算账,然后和前面那七百来斤放一起。
过了一会儿才开始收另外一家,这家品相差点儿,但也是二等棉范围内。
湿度什么的差不多就行,收棉不用那么讲究。
虽然说父子俩前些年也没干过这些活计,但做收起来和老油子一样。
两家一起是一千四百斤,等主家都走了,秦父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看向儿子。
“还收不收?”今天都三千斤了,还有一千四百来斤好棉呢,利润惊人哦。
“继续收呗,一船起码装个五六千斤吧。”
“新坝那边让你收这么多?”
“按照额度算的,咱家一个礼拜两万斤棉,早点收完我还得鼓捣大鲫鱼去呢。”
艳艳的肚皮已经很夸张了,预产期就在十一月份中旬到月底样子,大鲫鱼没个影儿他天天挨老娘说。
这玩意平时也没地方买,昨晚在二舅那里买了两条大的。
先把这个礼拜的额度收完,然后找人去钓鱼去了。
地里的果子也没摘完,不过这个是老爸的活儿,他有空帮忙干一下就行。
点着香烟,美滋滋的坐在拼接船上面抽烟,秋风吹拂在脸上极为舒适。
一路吆喝着,在庞各庄再收一次八百来斤的棉花之后,开始到湖湾了。
这里就是一个大湾还有水系交汇,类似于上次钓鲢鳙的小河口。
打眼一看,全是迷魂阵,他便失去了探索的乐趣。
此时已经三点半了,想了想他打个电话给娃儿,让他去把羊拿回来,今天约好了烤羊,这会儿人家估计都把羊杀了。
最后收一波把棉花卖了,然后回家吃饭了。
差不得搞个四五千斤就行了。
没想到湖湾这边卖棉花的还挺多,湖口就有人卖棉。
秦大河直接让老爸过来,准备把这一家收完就撤。
没想到隔壁也要卖,那就更好了,反正大船能装得下。
父子俩想到今天能收到五六千斤棉花就充满干劲。
叉棉装棉利索的很,此时虽然已过中秋,但身上还是流了不少汗水。
出门带的两万块现金都给的七七八八了,满船的棉花看着就喜人。
两人脸上露出畅快的笑容,把两家干完,点燃一根香烟,坐在船头喘了一口气。
虽然棉花也就五千六百多斤,来回跑确实麻烦,比收一万斤粮食还累呢。
“两万斤棉,看咱这架势,三天就能搞完哦。”秦父笑着说道。
“下个礼拜用不到三天,越往后收的越快,卖棉大部队还没来呢。”
现在才哪到哪啊,卖棉花的都是家里缺钱的。
等这些人确认了棉花价格平稳,大量出售的情况下,一天收一万斤都行,只要能装得下。
可惜,扎花厂给他们司机限额,这就很操蛋了。
一根烟抽完,直接把小舢板搬到大船的船头,随后就返回新坝那边的扎花厂去了。
今日三章,求月票
第334章
到了新坝的扎花厂都快五点了,不过今天收棉的司机还两个在交棉。
现在棉花上来的慢,大家收的自然墨迹一些。
父子俩去扎花厂把拖车拿了出来,开始拖棉进去。
“策,你们父子俩一天就搞这么多啊?”李厂长也有点惊讶。“正发愁没棉花开工呢,他们收的太慢了。”
“这秦大河就是牛逼,收棉都比别人多。”
面对大家的夸赞,他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开始先过秤了。
扎花厂收棉都是先过秤,然后再倒出来检查,检查无误直接上垛。
不过秦大河看到场上寥寥无几的棉花以及机器轰鸣声,就知道晚上要停工了。
“还有那些怎么不卖?”李厂长挑了挑眉毛,指着最好那十几袋棉花。
“那个棉花品相好,我琢磨带回去晒晒,再过来卖一等棉。”他如实说道。
“哈哈,你小子。”他摇了摇头,他干了好几年厂长,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也没多说什么,一等棉就一等棉,厂里等着就是,现在不差这么点儿。
现在不忙,他就亲自过秤。
他当厂长,对棉花的品相要求可是很严格的,厂里收棉的人只有定二等棉的资格。
只要是一等棉,必须要三个以上股东认可或者他亲自过目才行。
这就杜绝了人情社会带来的高价收棉,虽然息了很多股东的心思,但大家心里反而高兴。
现在都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欠款加股份,一个个恨不得扎花厂多赚点钱才开心。
总共卖了四千一百多斤棉,现金结账,收入一万四千多。
这些棉花的利润已经达到三百八十多块,除去油钱也有个三百出头,还有一千四百多斤的一等棉呢,这可是大头。
父子俩结了账,乐呵的踏上大船回家了。
“妈,你们先吃,我来把羊腌制一下。”到了家里,他先忙活羊的事。
今晚吃烤全羊是九点钟,晚饭得早点吃。
“行,你去忙活吧,这羊还挺大。”秦母乐呵的说道。
小羊放人家家里养了这么些天,现在净羊还有二十多斤呢,算是大羊了。
不过只要不是老羊就行,老羊没法烤。
秦大河看到边上的羊腰子和羊蛋露出苦笑,这特么自己也用不上啊。
阁楼上面还有那么多药酒呢,丫头怀肚子太快了,策。
先把羊腌制好了之后,用剩下的羊尾油把腰子和羊蛋包起来放入冷冻了。
等成型了晚上烤出来给娃儿吃,他们三个都不能吃这玩意。
上了饭桌,秦大河把今天收棉的事简单讲了一下,听到赚了这么些钱,秦母反应一般般,那段时间钓青鱼才叫赚钱呢。
“大鲫鱼给我抓点紧啊。”
“晓得。”他悻悻的点点头,就知道要催这个。“对了,妈你,今天遇到祥子大舅了。”
先把话题扯开,过俩天自己有空了再去钓。
“怎么了?他家也收棉啊?”
“没有呢,说是抽签抽不到名额,要等十来天才能开始收。”
“不关我们家的事,他家不是牛逼蛮,上门借钱胸脯拍的邦邦响。”秦母有点不乐意,不想搭理那边了。
自家搭了五千块,弟弟搭进去两万,想到这里她就生气。
“老头真是闲得慌,借钱给人做生意。”
正常来说,农村都是救急不救穷,特别是亲戚之间。
上一篇:华娱及时雨,她们逼我做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