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只想当学霸 第536节
听到王一方这么说,王东来也有些不耐烦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家经济不够发达,国防投入近乎停滞,就连成飞这样的单位都需要靠在外面接活才能维持下去,但是依旧咬着牙建立了京城对撞机,毫无疑问这是国家大力支持的一个表现。”
“成果呢,自然是有的,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我就不过多评价,可是同一时期的樱花国,以科技立国,开始了大手笔的研发投入,不过并没有集中在对撞机上面,或者某一个单一重要领域上面,而是分散在生物、化学、医药等不同领域不同项目上面。“
“樱花国这些年的发展,我想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虽说也有不少学术欺诈行为,但是瑕不掩瑜,收获还是相当巨大的。”
“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一个领域上面,无疑会挤压其他领域的科研经费,是一种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的行为,我认为是并不可取的。”
王东来原本想说的更加明显一点,但是看了看环境,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毕竟这里是新晋院士座谈会,还有领导在场,这么做并不合适。
而这个时候,不等王一方院士说话,杨言就注意到了领导的神情,当即就站了出来。
“好了,大型对撞机的事情暂时放下,事后两位院士都可以写一份报告上来,阐述各自的想法。”
有了杨言这句话,王一方院士深深地看了一眼王东来,就收回了目光。
王东来不以为意地笑了笑,这个项目在他重生之前,都没有完成,就可以知道上面的态度。
所以,他根本就不用担心什么。
好似是因为王一方和王东来的针锋相对,使得领导担心还会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所以,接下来的座谈会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
等到座谈会结束,众人离开的时候。
王一方院士主动地走到了王东来的跟前,出声说道:“东来院士,虽然不知道你为什么会这么反对我的提议,但是我想这里面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
“大型对撞机项目,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的,东来院士可能不太了解高能物理这一领域,只看到了耗资巨大的一点,却不知道它所带来的好处。”
“一旦建成的话,我们在高能物理这一领域就真正地拥有了话语权,等到做出成果之后,我们就可以毫不客气地说,我们已经走在世界前列……”
眼看着王一方院士还要说,王东来连忙出声打断,说道:“王一方院士,我明白你所说的内容都是真的,大型对撞机项目的建成,确实是会对国内高能物理领域发展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可是,问题也同时摆在这里,基础零件受制于人,人才队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缺少人才,资金缺口太大,哪怕是让地方承担土地等成本,360亿也未必能覆盖得了,必然还会增加投入。”
“国内的经济发展速度看似不错,可是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均衡,将大量的资金一股脑地投入到高能物理上面,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花费珍贵的4个亿购买欧美淘汰的正负电子对撞机,造成了科研经费透支,大量科研院所甚至是教授和院士们发不出工资,这样的教训有一次就够了。”
“王一方院士,我明白你作为高能物理领域的院士,基于自身的立场,肯定是希望能够发展大型对撞机的,但是我希望能够不仅仅只是站在高能物理的角度上,华国还不是一个发达国家,每一分钱都要发挥最大的价值。”
说完之后,王东来不顾王一方难看无比的脸色,直接转身离开。
王东来没走多远,邓刚院士就走了过来。
“王院士,你是这个!”
邓刚竖着大拇指,一脸钦佩地看着王东来说道。
“好家伙,一个大型对撞机,需要一个一百公里的圆环,起码的占地面积就需要1800平方公里,相当于半个魔都那么大,要是建在京城这样的核心地区,土地成本翻了天不说。”
“我可是听说了,这位王一方院士在获得奖项之后,就一直想要说服上面建设大型对撞机项目,而设备预算,也从最开始的一千亿美元,变成两百亿美元,最后到今天的360亿。”
“也幸亏有你在,不然的话,今天还真的不知道会怎么发展下去。”
“要是领导真的动心了,那可就完了!”
“你不用担心,没有多少人会同意的,八十年代科研经费被京城对撞机所占用,饭都吃不上还要上街摆摊的那些教授和院士都还在,他们肯定不会同意的,让这样的事情再来一次。”
邓刚年龄大一些,所以对于学术界的有些事情了解的很清楚。
通过之前的接触,邓刚和王东来相谈甚欢,所以就在此时主动地找了上来,出声宽慰着王东来。
“建设大型对撞机有利有弊,从目前来看,绝对是弊大于利的,我之所以会站出来,只是不想看到国家的科研经费白白糟蹋,影响到国内的科研进展。”
“如果时机合适的话,进行大型对撞机实验,其实也是可以的,高能物理的研究也是很重要的。只不过,眼下并不是一个好时机而已。”
“至于我本身,其实无所谓,毕竟我只是一个数学家,而搞数学,最大的花费无非就是买纸笔了。”
王东来并没有全盘否定王一方院士。
提出建设大型对撞机项目,王东来也不好说王一方院士的公心大还是私心更甚。
“哈哈,王院士这番话就太客气了,我看你在空气动力学上面的造诣就相当的高,估计都没有人能想得到。”
邓刚哈哈笑着说道。
“邓院士,晚上有空没有,不妨找个地方我们好好聊聊,我对航天技术还是挺感兴趣的,正好向你讨教讨教。”
王东来主动出声,邀请起来。
邓刚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就答应了王东来的邀请。
之前的交流,虽然短暂,可是也让邓刚有着不小的收获,只是交流的时间太短暂,多少有些意犹未尽。
本来他就想着座谈会结束后,和王东来约个时间再聊聊。
结果王东来主动出声邀请,邓刚自然不会拒绝了,当即答应下来。
另一方面。
这一次被增选为院士的足有六十多人,人一多,自然不可能保守住秘密。
所以,座谈会结束,没有用到半个小时,国内学术界该知道此事的都知道了此事。
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一方和国内最年轻的院士,因为大型对撞机在领导的面前,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再加上,大型对撞机建设需要360亿的建设成本。
这样的信息叠加到一起,顿时就吸引了国内大多数学者的注意力。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消息传播的越来越广。
很快,事情就有了新的变化。
一本新书,忽然发行出来,铺天盖地宣传起来。
书名赫然正是《从万里长城到巨型对撞机!》
该书作者正是……
第418章 火箭核心,火箭发动机
很多人只知道我国对于航天事业发展极为重视,但是却很少有人能说出来这里面的原因。
除了航天事业代表人类未来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现实因素。
那便是航天事业的发展,能够带来我强大的经济效益。
天上的航天事业,其实也是为了地上的发展,航天领域每投入一块钱,将会收到7到12块的回报,投资回报率达到了10倍之多。
这个结论并不是某位专家信口雌黄出来的,而是多家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模型得出的评估结论,极具权威性。
在我国,有1000多种新型材料,其中的80%都是由航天技术研发而来,空间技术正在广泛应用于通信医疗等行业。
比如说,高铁上硬币能够屹立不倒,根本感受不到震动,背后就是航天技术引伸而来的减震系统。
尿不湿、耳温计、微波炉、太阳能电池板、记忆海绵、喷发定型摩丝,以及泡面里面的脱水蔬菜包等衍生产品都是航天科技应用到生活的体现。
航天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卫星技术、高端设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疗、粮食等产业的发展和进步。
更何况,航天事业还代表着未来。
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什么?
是可利用的资源!
资源是客观的存在,受到空间尺度和限制,因为能量和物质守恒,任何有限的空间内资源都是一定的,其可开发的价值也是有边界的。
‘可利用’则是取决于我们的技术能力,需求方向和资源丰富程度。
就像是黑洲的土著,他们不会想着去探索宇宙星河,既是没有需求,也是因为没有实力,而需求还在实力之前。
他们首先要完成的目标是吃饱饭,填饱肚子,只有等到吃饱了,才能有更高的追求。
技术能力是实现需求的基础,如果国内没有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那么根本就不会有航天事业的发展。
航天技术发展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了解地球之外的客观世界和物理规律,可以探知广阔宇宙中的新资源、新能源、新环境,可以提供大量的资源来解决人类社会发展的矛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航天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将会是生存的机会和权利,谁先发现,谁先占据优势,谁先开采,资源就是谁的,这是放到宇宙都正确无比的准则。
全球各大国家,发展航天技术其中就有出于这方面的考量。
我们发展航天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拥有这个优先权,随着人类在作死道路上的狂奔,研发出各种各样的恐怖武器,地球环境变得越来越脆弱。
遍数人类历史,战争如影随形,现代战争只要掌握了制空权就基本上控制了战局,而太空更是必不可少的战略节点。
同时,航天事业的发展,也能极大地激发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可以说,航天事业除了烧钱这个缺点之外,剩下的全是好处。
王东来之所以选择发展航天技术,其实就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而之所以不准备走官方路线,选择自己创办公司,则是之前提到过的原因。
通过商业手段,控制减少消灭贫富差距等问题。
国家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邓刚作为实验室主任,自然是有资格邀请王东来到这里做客的。
毕竟,王东来已经通过院士考核,身份地位已经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上一篇:直播科普许愿神龙,国家疯狂打榜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