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言情>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224节

  彼时丈夫赵明诚还在太学读书,每月的初一、十五告假回家与妻子团聚,常先到当铺典质几件衣物,换一点钱,然后步入热闹的相国寺市场,买回他们所喜爱的碑文和果实。

  然后两夫妻在家一边吃饭,一边欣赏碑文。

  一年后,李清照19岁,丈夫太学毕业,有了工作和独立的经济来源,两人的生活依旧过的很节俭,因为但凡有钱都拿出来买字画和买书了。

  【遭遇挫折,其父陷入党争,被贬官,年仅19岁的李清照受到牵连,被迫夫妻分离】

  婚后第二年,李清照19岁时。

  其父陷入党争之中,被贬官,而公公却一路升迁,六月升尚书右丞,八月升尚书左丞。

  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

  均未奏效。

  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

  之后党争越来越厉害,刚刚成婚一年半,年龄19岁的李清照受到牵连,被赶出了汴京,不得不回到老家投奔娘家人。

  彼时,夫妻分离,19岁的李清照写下了另一首词。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之后,随着党争继续,其公公也被入狱,不久后病逝。

  其丈夫身上的官职也被追夺而丢失,被迫离开汴京,李清照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SD省潍坊市)的私第,开始了屏居青州乡里的生活。

  此时的李清照25岁,学陶渊明开启了隐居生活,给自己取了个名号,叫【易安居士】,夫妻俩没事做,但在老家有些田产,虽不富裕,也衣食无忧,于是李清照开始帮助丈夫编书《金石录》。

  【山河沦陷,北地被侵占,被迫南逃,丈夫病逝,被迫改嫁,国仇家恨,词风大变】

  之后,随着党争落幕,其丈夫开始复出做官。

  好景不长,金人南下,北宋河山沦陷,“靖康之变”发生,此时的李清照44岁。

  随着丈夫一起南逃到江宁(南京)。

  逃难途中兵荒马乱,收藏的图书大部分丢失,彼时的朝廷主战派和投降派互相争吵,路过乌江时,李清照借写诗来怀恋项羽,讽刺朝廷。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45岁时,其丈夫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途中染病,卒于建康。

  李清照安葬完丈夫后,大病一场。

  之后流徙两浙,投奔亲戚。

  48岁时,抵达杭州,此时的她深陷痛苦之中,家人死了,国家完了,故乡丢了,回不去了,连带在身上的藏书也在逃难途中大部分被遗失。

  走投无路,孤独无依。

  经人介绍,再嫁张汝舟。

  张汝舟早就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

  张汝舟的野蛮行径,使李清照难以容忍。后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罪行。

  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2年徒刑,故亦身陷囹圄。

  后经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9日之后获释。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

  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侵略、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完成前夫遗愿,晚年凄凄惨惨】

  李清照50岁时,完成了前夫赵明诚的生前遗作《金石录》,取名《金石录后序》,随着战事不顺,又逃到金华去避乱。

  51岁时,李清照在金华做诗。

  【题八咏楼】

  【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

  52岁时,李清照由金华返临安,此后一直居临安。

  59岁时,李清照将前夫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

  71岁时,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

  【声声慢·寻寻觅觅】就是这时候所写。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看完了李清照的平生后,周孝愚突然感觉鼻子有点堵。

  心里憋的难受。

  他掏出手机,给小区门卫室打了个电话过去。

  “我是17号别墅的周孝愚,能不能帮我带点东西过来?”

  “好的,谢谢了。”

  挂断电话后过了二十分钟,门口一名50来岁的保安骑着电动车,带着一个硕大的塑料袋过来。

  周孝愚刚才在电话中就感觉对方的声音有些熟悉。

  他盯着这名保安,“昨天那个封绍峰的明星开车进来时是不是你在值班?”

  50岁保安连连点头,“就是我。”

  周孝愚掏出手机,接过对方递过来的小票,瞅了一眼,消费金额一共145元。

  他没多想,直接给对方扫码付款200元。

  “昨天的事,我替我朋友对你说一次抱歉。”

  保安瞅了一眼微信上的到账信息,当下客气道:“周先生,不用给这么多。”

  “你们不是要收跑腿费吗?”

  “是要收,但是每次差不多就20元,不用这么多。”

  周孝愚在塑料袋中翻找了一下,拿出一包华子烟,拆开,递给对方一支,“多的30元就当是为昨天的事表示的一点谢意,也不多,你就收下好了。”

  保安一脸庆喜的接过烟,高兴着点头道:“周先生,你如果还需要带什么,可以随时给我们电话,今天白天都是我值班,下次我就不收你的跑腿费了。”

  等到保安离开后,周孝愚将塑料袋中的食物拿出来。

  除了一包华子烟外,里面还有几罐易拉罐500ML的青岛啤酒,以及一斤炒好的油炸花生米,一斤兰花豆。

  还有两斤猪头肉,两斤鸭翅,一袋切片的卤藕和海带。

  周孝愚收拾了一下,从厨房中拿出来碗筷,将食物一一盛放好。

  随后打开啤酒,狠狠的灌了一口,又点燃一根烟。

  一般情况下,他是不抽烟也不喝酒的,因为要保护嗓子,也没有烟瘾,同时酒量也不好,几乎是2瓶啤酒就醉的量。

  但是现在,心里堵得慌。

  周孝愚微微仰着头,闭上眼,脑海中似乎出现了一个明媚利齿的年轻宋朝女子身影,她的身影渐渐地开始和阿炳重叠。

  特殊的时代和人生经历,既造就了他们的不凡成就,又给他们留下了一些让人唏嘘不已的遗憾。

  李清照虽然生活在北宋末期和南宋初期,但她的人生至少前半段是幸福美满的。

  周孝愚又想到了另一段资料上对李清照的评价。

  李清照,她的名字来自王维的一首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在那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她却一反常态成为了社会上的一个另类,才情超过了同时代的很多大家。

  她喜欢喝酒,从10几岁喝到70几岁,作品里有一半是关于喝酒的。

  她是个赌鬼,据说精通20几种赌博方式,而且逢赌必赢,世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人。

  她改嫁,休夫,坐牢,手撕渣男。

  她是个收藏家,金石书画装满了几十间屋子。

  她喜欢怼人,如果上奇葩说节目,肯定是稳拿冠军!她在《词论》里把各位大佬都怼了一遍。

  说柳永:俗不可耐。

  说苏轼:不懂音律。

  说王安石:文章写的可以,作词就完全读不下去。

  16岁的李清照以一首《如梦令》红遍京城,迷得她后来的丈夫不要不要的,屁颠颠的央求父亲主动上门提亲。

  她十分喜欢喝酒,有25首作品提到喝酒,少女时期是这么喝酒的:

  《如梦令一》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如梦令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首节 上一节 224/4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馋哭天仙妈,我在娱乐圈集邮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