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咸鱼艺术家,整顿娱乐圈 第223节
察觉到周孝愚的视线停留在这首歌上的时间颇长,小艺主动询问。
周孝愚查看了一下个人面板中的经验值,一共就5000左右,这还是他回归主世界后,经验值又开始了缓慢的增长。
差不多一天能长个七八千的样子。
上次进入剧本空间,将面板上的所有经验值消耗一空,现在又沦落到‘缺钱’的地步。
即便现在想买这首歌也买不起,不过,两三天后就能买得起了。
至于《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部剧的剧本,购买经验值需要30万,完全没有买的必要,因为这部剧目前已经在蓝星这处时空被人拍摄出来了。
他的视线从《知否知否》这首歌上挪开,继续浏览其他根据诗词改编的歌曲目录。
歌曲名:《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
改编自宋词:水调歌头/苏轼。
购买价格:2万经验值每首
……
歌曲名:《月满西楼》
改编自宋词:一剪梅/李清照
购买价格:2万经验值
……
歌曲名:《独上西楼》
改编自五代十国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购买价格:2万经验值
……
歌曲名:《涛声依旧》
改编自唐诗:枫桥夜泊/张继
购买价格:3万经验值
……
歌曲名:《忆江南》
改编自唐诗:忆江南/白居易
购买价格:1万经验值
……
歌曲名:《别亦难》
改编自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
购买价格:1万经验值
……
歌曲名:《满江红》
改编自宋词:满江红/岳飞(宋)
购买价格:3万经验值
……
周孝愚浏览了一遍,其中刚好有两首李清照的词。
这部剧既然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做剧名,那自然是和李清照撇不开关系了,说不得只有找李清照借两首词用用了。
两首歌曲,购买经验值一起要4万。
他和对方承诺将在一周内交作品,时间差不多刚好够。
周孝愚继续道:“小艺小艺,查询一下,这些根据诗词改编的歌曲名单中是否有和蓝星时空的已有作品重复或者相似的。”
小艺:“好的宿主。”
“经过查询,发现几首相似或者重复的歌曲,歌曲名《独上西楼》,演唱者邓丽君,该歌曲在蓝星时空中已经存在。”
“歌曲名《涛声依旧》已经存在,歌曲名《明月几时有》已经存在。”
有了人工AI辅助后,的确方便不少。
周孝愚继续道:“小艺小艺,请将系统商城文艺作品库中,已经在蓝星时刻存在的作品标明出来,包括不限于歌曲和剧本。”
“好的,宿主。”
忙完这些后,接下来只能静等个人面板中的经验值增长了。
不过,周孝愚早已不是那个只知道轻松搬运的无脑搬运工,他现在正在学习作曲填词,在正式购买这两首歌之前,他自己也需要凭借自己的现有水准,写出两首符合对方要求的曲子来。
这也算是一种学习和进步。
理论必须和实践联系在一起才能进步。
想到这里,周孝愚从系统空间中退出来,再次拿起桌面上的《唐诗宋词》课本,开始认真的研读。
而剧组和赵小刀经纪人那边给出的要求是:其中一首歌曲演唱难度要低,到时候男女主角说不定会合唱一个版本,便于宣传和推广。
歌曲风格必须契合宋朝背景的大女主剧,不要轻佻,最好厚重一点,国风最佳。
既然要国风,那就要追求‘三古三新’,不管是对作曲还是填词都有更高的要求。
这300万的高价版权,放在任何人身上赚起来都不容易。
第183章 我,李清照,放荡不羁爱自由
周孝愚将李清照的所有诗词给单独抄写下来。
一一研读。
随后发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和《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两首词的风格差异变化很大。
在前一首词中,可以看出词的作者饮酒、酣睡,字句之间充满了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还带着一丝小天真。
而在后一首词中,则充满了浓浓的相思之愁。
想要彻底了解一个人词曲中的意境,就必须先要了解这个人,以及这个人在写这首词时的生活状态。
否则,周孝愚和李清照相隔上千年,所处环境决然不同,如何读懂对方和对方的词?
他随即打开电脑,在电脑上搜索李清照的个人资料,和人生经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享年71岁,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SD省JN市章丘区)人。
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
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被誉为“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
名副其实的千年第一才女。
华夏历史中,上一个有如此才情的才女叫蔡文姬。
【出嫁前的幼年和青年时期。】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苏轼的学生,“苏门后四学士”之一,藏书甚富。
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所以才华过人,“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6岁时随父到东京(今河南开封)生活,学习文化。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
除了作诗之外,她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
在她16岁时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7岁时,经常写诗讽刺当时的朝政,借唐朝的‘安史之乱’引发的历史教训,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
这个时候还写了另外一首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总结,出嫁前的李清照,才女,有名气,酷爱喝酒,经常出门郊游,喜欢写诗作词,也有忧国忧民的思绪,偶尔当一下键盘侠。
【嫁人后,虽然穷,但安静和谐,高雅有趣,充满着幸福与欢乐。】
李清照18岁时,通过相亲认识了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随后在汴京成婚。
当时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任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赵挺之任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
但两家一向节俭清廉,所以小两口子的日子过的也不是很富裕。
属于啃老族。
上一篇:开局馋哭天仙妈,我在娱乐圈集邮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