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624节

他缓缓起身,对着龙椅躬身一礼,才继续说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老臣,至今还记得,先帝二十七年,那一年的冬天,比今年,还要冷。”

他一开口,便将众人带入了一段惨痛的回忆。“早些年,亦是北疆蛮族内乱,朝中主战之声,与今日,何其相似?先帝雄心勃勃,点兵十五万,御驾亲征。结果呢?”

他环视众人,眼中,带着一丝后怕与悲哀:“大军出塞,天降暴雪,十日不止!道路断绝,粮草不继!我大奉的将士,不是战死的,是活生生冻死、饿死的!十五万大军,最终,只有不到三万人,活着回到了大奉境内!那一战,让我大奉,十年,都不敢再对草原,动用一兵一卒!”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啊,陛下!”杜国公脸色凝重,“如今,已是冬日,行军到草原,便是寒冬腊月,北方草原,早已是滴水成冰。我朝将士,多为中原之人,不习极寒。此时出兵,天时,不在我手!这是取死之道!”

他伸出手指,在那张粗糙的地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再者,草原之大,广袤无垠。情报上说,那水月托娅,欲东进黑水山区。这仅仅是一个‘欲’字!若我大军未至,她便已提前转移,茫茫草原,白雪皑皑,我数十万大军,又该去何处寻她?一旦我军,被其诱入草原深处,陷入粮草不济,进退维谷之境地,届时,便是不战自溃之局!此为地利,我等亦不占!”

“天时、地利,皆不在我!此战,名为奇袭,实为豪赌!赌赢了,固然是一本万利。可若是赌输了,我大奉,输得起吗?还请陛下,三思!”

杜国公的话,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所有主战派的头上。

右侧文官队列中,一直闭目养神的吏部尚书王奎,立刻抚须点头,出列附议。

“陛下,杜国公所言,乃老成谋国之言。臣,亦以为当慎重。”王奎躬身道,他的声音,平稳而清晰,充满了文官特有的逻辑性,“微臣执掌吏部,对今年全国的人力、物力调度,还算清楚。今年,可谓是真正的多事之秋。”

“年初,东山省白莲教起事,朝廷调动了白虎营,东山省的兵备道全力配合,耗时三月,方才平定;同时,草原蛮子与高丽、倭国,三路进犯我西青、辽东等地,边军死战,内地亦是征发了大量的民夫,输送军资;前不久,林大人为平定江南,肃清吏治,虽未大战,但其随行兵马仪仗,地方支应,耗费亦是不小。”

“陛下,一年之内,三动刀兵。国库的钱粮,如流水一般花了出去。地方的民力,更是被反复征用,已是人困马乏,怨声渐起。微臣以为,此时此刻,我大奉最该做的,是偃旗息鼓,休养生息,而非不顾一切,再动一场,规模远超之前的灭国之战啊!”

工部尚书何汝明,也紧跟着站了出来,他的脸色,比谁都凝重,因为他掌管的,正是最实际的后勤工程。

“陛下,臣只说两个最现实,也最致命的问题。”他直接道,“第一,保暖。我大奉将士,若要远征草原,此时从京畿之地出发,日夜兼程,少说也要接近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抵达预定的战场。届时,正是草原上一年之中,最为酷寒的三九、四九天!夜里,气温可降至泼水成冰!将士们的冬衣,如何解决?我们现有的棉衣,根本不足以抵御那样的严寒!难道,要让我们的将士,穿着单薄的冬衣,去和那些裹着兽皮长大的蛮子拼命吗?”

“第二,粮食!”何汝明看了一眼户部尚书陈文辉,加重了语气,“从京师,将粮草,通过陆路,运抵数千里之外的草原深处,这其中,车马、人力的损耗,沿途的消耗,大到难以估量!俗话说,千里运粮,十不存一!更何况,方才王尚书也说了,今年国库紧张,各地的粮仓,经过数次折腾,早已是捉襟见肘,哪里还能挤出,足够支撑十万大军,远征数月,还加上那恐怖途耗的存粮?!”

第786章 就算保暖解决了!粮食呢?!

一时间,殿内形成了泾渭分明的两派。以虞国公朱照国为首的军方少壮派,主张立刻开战,认为机会稍纵即逝,不惜一切代价。而以杜国公和几位文官尚书为首的持重派,则从天时、地利、后勤、国力等各个方面,抽丝剥茧,指出了这场战争,近乎不可能完成的巨大风险。

兵部尚书赵玄素,他猛地起身,对着何汝明等人,反驳道:“何尚书,王尚书!你们所言,句句在理,但句句,说的都是困难!困难,是用来克服的,而不是用来退缩的!与彻底平定草原,解决我大奉百年边患这等不世之功相比,这点困难,又算得了什么?!”

“机会!机会一旦错过了,就再也不会回来!难道,真的要等到那蛮子喘过气来,再次兵临我大奉,我等才在这太极殿上,追悔莫及吗?!”

“赵尚书所言极是!臣附议!”齐国公亦是高声应和,唾沫横飞。

双方各执一词,你来我往,争论不休,整个太极殿,仿佛都变成了菜市场,充满了言语的刀光剑影。

任天鼎静静地听着,任由他们争论,他那张威严的脸上,看不出半分喜怒。直到所有人都说得口干舌燥,殿内再次陷入僵持的沉默,他才缓缓地,将目光,投向了那个从始至终,都未曾再发一言,仿佛置身事外的年轻人。

“林尘。”

皇帝的声音,并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魔力,瞬间让殿内所有的嘈杂,都安静了下来。

一瞬间,无论是主战的朱照国,还是主慎的杜国公,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了林尘的身上。

他们心中都清楚,在这场决定国运的巅峰对决之中,这个年轻得过分的英国公,他的一句话,或许,比他们所有人加起来,都更有分量。

林尘缓缓放下手中的茶杯,站起身来,整了整衣冠,对着龙椅,躬身一礼。

他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一种平静,却又无比坚定的语气,吐出了两个字。

“得打。”

简单的两个字,让朱照国和赵玄素等人,眼中精光爆闪,仿佛看到了知己。而杜国公与何汝明等人,则是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脸色变得更加凝重。

“必须得打!”林尘重复了一遍,加重了语气,环视着众人,“诸位大人所虑,皆是实情,句句,都说在了要害之上。但正如赵尚书所言,机会,千载难逢,稍纵即逝!”

工部尚书何汝明,脾气也上来了,他立刻追问道:“林大人!下官并非是怯战怕死之辈!只是,下官刚才所提的两个问题,乃是实实在在的,绕不过去的难题!不解决这两个问题,大军,连草原都走不到,更谈何作战?就说这保暖!天寒地冻,将士们连命都保不住,难道,要靠着一腔热血,去和冰雪搏斗吗?”

面对这尖锐到近乎冒犯的质询,林尘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一种尽在掌握的笑容。

“何尚书,您可还记得,天鼎三年那个冬天?”

何汝明一愣,皱眉思索,随即,仿佛想到了什么,脸色微微一变。

只听林尘不急不缓地说道:“天鼎三年的冬天,臣,便已上奏陛下,在京师及北地各州,推广使用羊毛,纺织御寒衣物。此物,取材于羊,遍地皆是,价格极其低廉。其保暖之效,经过军机处工匠的反复测试、改良,如今,丝毫不亚于寻常的貂皮、狐皮。这两年,这项产业,早已成熟,遍地开花。”

他顿了顿,伸出一根手指,用一种毋庸置疑的口吻说道:“臣可以保证,一个月之内,只需陛下下一道旨意,在京师及周边数个州府,便可收购、赶制出,足够十万大军使用的全套羊毛冬衣!从贴身的内衬,到厚实的外套,再到足以抵御风雪的手套、帽子,乃至保暖性能远超现有牛皮靴的羊毛毡靴!保暖的问题,不成问题!”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何汝明当即哑口无言,嘴巴张了张,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他只记得当初是有这么一回事,朝廷也批了些银子,却没想到,林尘竟已在不知不觉之间,将此事,做到了如此恐怖的规模!

“那……那粮食呢?!”何汝明依旧不甘心,他抛出了最后一个,也是他认为最致命的,谁也无法解决的难题!

“就算保暖解决了!粮食呢?!”

杜国公和王尚书,亦是立刻投来了支持的目光,脸色无比担忧地附议。这个问题,才是根本中的根本!

何汝明继续逼问:“今年,两次大规模调兵,再加上赈济各地的灾荒,国库的银子,花得如流水一般!户部陈尚书就在这里,他比谁都清楚!各地的常平仓、义仓,早已是捉襟见肘,哪里还能挤出,足够支撑十万大军,远征数月,还要加上那恐怖的沿途损耗的存粮?!总不能,让将士们,饿着肚子去打仗吧?!”

这个问题,如同一座无法逾越的大山,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是啊,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打的就是钱粮!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千古不变的至理!没有粮食,一切,都是镜花水月,都是空谈!

就连方才最为激进的虞国公朱照国,此刻的脸色,也变得无比凝重,嘴唇紧紧地抿着。他可以不怕死,可以让将士们不怕死,但他不能让将士们,饿死。

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如探照灯一般,齐刷刷地聚焦于林尘身上。

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怀疑、审视、与一丝丝的期待。

他们倒要看看,面对这个无解的死局,面对这个、束手无策的难题,你林尘,又能变出什么惊世骇俗的花样来!

第787章 在爱卿看来,还有谁,需要削一削?

面对工部尚书何汝明的质问,林尘的脸上,缓缓勾起了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何尚书,诸位大人。”林尘的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种足以安抚人心的奇异力量,“粮食的问题,确实是此战最大的问题。但,也并非是无解的难题。”

他顿了顿,目光越过众人,望向了龙椅之上,那位始终沉默不语的帝王,缓缓说道:“陛下,您可还记得,臣今年在东山省于全境之内,推行的新政?”

“新政?”任天鼎深邃的眼眸精光一闪,“你说的是……摊丁入亩?”

“陛下圣明,正是!”林尘朗声应道。

“摊丁入亩!”

户部尚书陈文辉,那双因为熬夜算账而几乎快要眯成一条缝的眼睛,在这一瞬间,猛地睁开了!他甚至都下意识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脸上写满了震惊、狂喜与不可思议!

其余几位尚书,脸上纷纷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今年林尘奉命去剿白莲教,除此之外,更是强行推行了“摊丁入亩”的新政!东山省四大家,还有不知多少官员士绅,因此而落马。

但同样,此举,也彻底释放了东山省的生产力!无数被隐匿的田产,被重新丈量登记,无数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其耕种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陈文辉声音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对啊!摊丁入亩!臣……臣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他对着任天鼎,拱手道:“陛下!林大人此策,可行!绝对可行!东山省,推行新政虽只有大半年,但这大半年来,风调雨顺,百姓勤勉。根据户部收到的各地呈报,东山省今年的秋粮收成,乃是数十年未有之大丰收!若是能收缴上来,足以……足以支撑十万大军,半年之用!”

就连主战的虞国公朱照国,也满是惊喜。

陈文辉越说越兴奋,他仿佛已经看到无数的粮草,正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北方。

“陛下只需下一道旨意,以朝廷的名义,向东山省的士绅、百姓,‘借’粮!并许诺,将免税之期,再延长一年!臣敢保证,东山百姓,必会箪食壶浆,以迎王师!他们会心甘情愿地,将自家的粮食,都献出来!”

“妙!妙啊!”

朱照国立刻补充道:“如此一来,我们的大军,甚至都不必从京师携带大量粮草出发!我们可以令大军,轻装简行,直接开赴东山省!然后,沿着东山省的边境,一路北上!命令东山省的各地知府、县令,将征集到的粮食,直接在我们大军行进的路线之上,设立临时的补给大仓!我军,可以边走边补给!如此,便可省去那千里运粮的恐怖消耗,又能大大加快我军的行进速度!”

朱照国的提议,瞬间点醒了所有人!

“没错!东山省,本就位于我朝北疆!从东山出兵,是最近的路线!”

“如此,何尚书所虑的粮食损耗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免税一年,换取一场灭国之战的胜利!这笔账,太划算了!”

方才还争论不休,势同水火的两派官员,此刻,竟是前所未有地团结了起来!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围绕着这个“东山出粮”的核心方案,开始出谋划策,完善着各种细节。

太极殿内的气氛,瞬间从冰点,燃烧到了沸点!

工部尚书何汝明,此刻也是满面红光,再无半分愁容。但他还是恪尽职守地,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陛下,诸位大人。粮草、冬衣,都解决了。可……可这银钱,依旧是个大问题啊!打造兵器,抚恤伤亡,犒赏三军,哪一样,都离不开白花花的银子啊!更不用说跟在后面的随军工匠。”

林尘笑了。

“诸位大人,忘了告诉你们——”

“我在江南省抄的家,不是白抄的。”

话音落下,满堂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一阵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

就连龙椅之上的任天鼎,都忍不住,露出了开怀的笑容。

江南抄家!那可是抄了半个江南官场士绅的家啊!其抄没的银两财货,足以让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库,为之疯狂!这笔钱,五分之一,都足够应对这场战争了。

至此,出兵草原的所有障碍,被一一扫平!

“好!”

任天鼎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股睥睨天下的帝王之气,轰然勃发!

“传朕旨意!”

他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太极殿:“着内阁,即刻拟旨!八百里加急,送往东山省!命东山巡抚及各府县,即刻开仓点粮,征集民食,以备军需!凡献粮之民,皆有重赏!东山全省,免税之期,再延一年!”

“着虞国公朱照国,为征北大元帅!齐国公、兵部尚书赵玄素,为副帅!即日起,于京畿大营,点兵十万!十日之后,誓师北伐!”

“着户部、工部,全力配合!所需钱粮、军械、冬衣,三日之内,必须拿出详尽章程!”

一道道命令,从这位帝国君主的口中,清晰而有力地发出!

首节 上一节 624/6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悟性逆天,桃花岛化龙,震惊黄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