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557节
吕进无奈了:“你也不是第一天来皇宫了,怎么就弄成这样呢?来人,去喊太医来,受伤的大臣们,赶紧医治一下,别耽误了早朝,不然陛下会生气的。”
林尘道:“吕公公,这也不怪我啊,你知道,我是最守规矩的了,是他们先动手的。”
吕进无奈:“好好好,林大人,您赶紧带人上朝吧。”
林尘嗯了一声,和陈英等人朝太极殿走去,前面的朱照国低声道:“你小子,就不能不惹祸?”
“世伯,那我问你,你刚才动手的时候,爽不爽?”
朱照国想了一下:“爽。”
旁边杜国公差点笑出声。
而这帮文臣,几乎各个都是衣冠不整,好一些的鼻青脸肿,坏一些的直接躺在地上起不来。
本来上朝是有司礼监的太监来维持秩序,文武百官都是要站好,然后共同进入太极殿内,可现在文官都被打成这样了,也很难做到共同进入。
那维持秩序的太监都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吕进道:“先让文官站好,实在因为受伤站不好的,就先出来,将位置空着,先进去再说。”
“是。”
终于,一大帮文臣武将,算是进入了太极殿内。
而任天鼎,早在龙椅上等候多时。
太子在前面等着,回头看了一眼,见到林尘,眼中不由出现笑容。
而任天鼎见到这一幕,文官连站都站不好,不由哼了一声:“荒谬!你们将朝堂当什么了,科举选拔,吏部考核,是选你们来太极殿斗殴打架的?看看你们自己,一个个像什么话!这叫治理天下?真是让朕太失望了!”
有文官出列道:“陛下,是林大人挑拨在先!”
林尘当即也是出列:“陛下,臣冤枉啊,是他们骂臣在先,臣只不过是骂了回去,然后他们就先动手了,臣也不能白白挨打,就正当防卫了。”
见到林尘如此说,那些文官更是气得咬牙切齿。
“行了,林爱卿,你这才刚从江南回来,真是精力旺盛,下不为例,这次朕就不追究了。”
“多谢陛下。”
见到林尘就这么回到队列,那些文臣更是气得咬牙切齿。
任天鼎又是道:“你们都是朝中大臣,都是朕的肱骨,都是为了治理天下,有什么不同意见,难道就不能心平气和来探讨吗?行了,今日可有奏?大谏议的事,等先处理完政务再说。”
当即就有都察院的御史出列:“陛下,臣弹劾林尘,他在江南省胡作非为,想要榨干江南省商人的血,贸然提高商税,引得江南省怨声载道,陛下,若是将江南省都逼反了,那大奉可就危险了。”
又有官员出列道:“陛下,臣也弹劾林尘,他无故辱骂殴打朝中命官,还将其余人打伤,陛下怎能轻易放过?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
林尘当即道:“你少放屁,我怎么辱骂殴打朝廷命官了,你说说看,我殴打谁了?”
“樊大人,就是你殴打的。”
“那是他先冲过来对本官动手,怎么,就只准你们文官动手打人,不许本官回手反击?”
“那庞大人呢?”
“庞大人我又没动手,是他气量狭小,又要与本官辩论,自己气不过,这才将自己给气晕,这也能怪我头上?要说你家中小妾莫名怀孕怀疑本官,这都更靠谱一点。”
噗!
朱能没忍住笑了出来。
有人怒道:“林尘,我们之所以发动大谏议,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你,若不是你在江南省胡作非为,让陛下圣旨直接绕过三省,我等又怎会发动大谏议?”
林尘似笑非笑:“你们这是拉不出屎怪茅厕啊,既然都是冲着本官来的,那就直接来呗,所谓的大谏议,在本官看来,可笑至极。”
“林大人,大谏议是大奉流传下来的议程,当陛下出现不正之事、出现不常之行,所有文武百官,可用大谏议,纠正之!”
林尘淡淡道:“那敢问,陛下有哪些不正之事呢?”
一个御史直接道:“陛下下旨,绕过三省,设立衙门,不经过朝上百官探讨,难道这叫正常吗?那如此长久以往,还要三省做什么,还要六部做什么?”
“没错!”
那些文官附和起来。
“陛下圣旨,走中书省,经门下省审批,再由尚书省执行,这是大奉的祖制。”
关宁也有些担忧起来,之前他出来为陛下辩护,可这帮文官,的确是太能说了,他完败。
林尘眼皮都没抬一下:“诸位大人,你们跟我说祖制?那好,我倒是有两个问题要问问诸位大人了!敢问诸位大人,为何这加急公文、能分为八百里加急、六百里加急还有四百里加急呢?”
第660章 若不是本官快速下江南,你在京师,连一口盐都用不上!
“这还用问,自然是事有轻重缓急,不同的公文,自然要用不同的等级。”
“好!”
林尘沉声道:“既然诸位大人都知道,事有轻重缓急,那为何到了江南省这件事上,就无法接受?祖制规定,若是事出有因,事情紧急,陛下圣旨,绕过三省,直接施行,合情合理,怎么到了诸位这里,陛下绕过三省下圣旨,反倒成了十恶不赦之罪?敢问,诸位是陛下,还是陛下是陛下?亦或者,诸位想取代陛下耶?”
朝堂一片哗然,有文官当即怒斥:“林尘,话别乱说!我等都是为陛下效力,为陛下尽忠!”
林尘冷笑:“本官话如何乱说了?你这话简直是放屁,如果你们是为陛下效力,为陛下尽忠,那为何你们要举行大谏议,要将陛下架起来,不胜其烦骚扰陛下?”
都察院左御史站了出来:“林大人,本官来告诉你为什么,因为陛下不是第一次,更何况,江南省乃是大奉赋税重地,成立新衙门,如此重大的事情,更应共同探讨,事缓则圆。”
林尘看向对方:“孟大人,你身为都察院左御史,也还知道江南省是大奉赋税重地了?好,既然如此,本官倒是要问孟大人几个问题。第一,在本官下江南之前,朝廷是不是在江南收上来的赋税,越来越少?”
孟大人淡淡道:“不错。”
“第二,江南省是不是盐政体系崩坏,官盐盐场,直接被毁,无论是盐税,还是商税,甚至乃是田税,江南省加起来上缴的赋税,甚至都一年不及一年?”
孟大人微微皱眉:“也不错。”
“既然如此,孟大人,江南省局势是不是危如累卵?既然江南省危如累卵,有倒悬之急,那么陛下绕过三省,直接下达圣旨,成立两个新衙门,为的就是稳住江南省的局面,这明明是陛下雄才大略、果决聪明,乃是有明君气魄,为何到了你们口中,反而是陛下不尊祖制,还要对陛下发动大谏议?”
林尘越说越快:“孟大人,你们难道是想要自己当皇帝吗?”
卧槽!
关宁人都看傻了,这就是林大人的含金量吗?
之前在东山省的时候,关宁对林尘的了解还比较粗略,可今天一看,林大人这简直就是在朝堂都横着走啊,而且口上功夫,当真了得,三寸不烂之色,明明大谏议是这帮群臣占据有理一方,可到了林尘这里,三下五除二,就是立场转换,反而是陛下占据了有理一方。
而且林尘这个指责,反而就让孟大人陷入了不义之中。
任天鼎嘴角都有些微笑,他朝后靠了靠,只要林尘一回来,他就不用和这帮大臣吵架了,吵架这种事,自然有林尘,怪不得古代的皇帝。
孟大人咬牙道:“林大人,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是臣,又怎么会想自己当皇帝?我们都是为了大奉的江山社稷!”
“哈哈哈,放屁!”
林尘冷声道:“孟大人,你们是为了大奉的江山社稷,还是为了你们江南官员的金银财宝,想必孟大人对此心知肚明,至于当不当皇帝,孟大人,当朝廷的权利,集中在你们这帮文官身上,陛下的所有旨意,都要经过三省六部,都要你们来审核,那皇帝的权利,岂不是在你们手中?既然皇帝的权利在你们手中,你们岂不是就是事实上的皇帝?你们想要架空陛下,你们想要通过大谏议,让陛下让步,你们想要当夜天子!”
孟大人气得胸口起伏:“林大人,你当真是巧言令色,在这颠倒是非,将莫须有的罪名往我们身上扣,好大的帽子啊,那按林大人所说,陛下以后下旨,直接绕过三省六部,陛下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这样就叫皇帝了吗?你这不是在让陛下当明君,纵观历史,哪个朝代的昏君,不是无拘无束,想做什么做什么,大修土木,与民争利,蓄养妃嫔,没了朝中三省六部,大部分皇帝,都会变成如此,我等,是想要让陛下当明君,这大谏议,辩的就是是非黑白!”
其余文官,也是不由心中喝彩。
关宁也看傻了,不愧是都察院左御史啊,这辩论能力,也是直接拉满。
朱能和陈英,也是看得一愣一愣的,朱照国皱眉:“耍嘴皮子,还得是这帮文官啊。”
之前武将和文官辩论,真的要憋屈死,说又说不过,打又不能打。
林尘冷笑:“孟大人,本官看你这话,才是真正的莫须有,当今陛下所作所为,哪一样不是明君,他有大修土木吗,他有与民争利吗,他有蓄养妃嫔吗,这些事,陛下都没做过,你就将这个帽子往陛下身上扣,无非就是想要分出陛下的权利!”
“那敢问林大人,日后陛下所有圣旨,想绕过三省就绕过三省,朝廷没了规矩,而且陛下又要重新设立一套衙门,这对国库是否是沉重的负担,整个官僚体系运作是不是会臃肿?”
“敢问孟大人,本官在一开始是不是说过,事有轻重缓急,江南省已经是有倒悬之危,这是特殊情况,孟大人非要拿特殊情况按照一般情况来对待,那敢问孟大人,你爹去世你需要回家乡丁忧,那你家仆人病逝也要回家丁忧吗?”
两人之间唇枪舌战,周围的文官在看着,武将也是在看着,朱能小声嘀咕:“尘哥这也太猛了。”
舌战群儒,真正的舌战群儒!
太子也是在飞快认真听,廖常志也是如此。
“林大人,你不要胡搅蛮缠了!”
“孟大人,是你不要再胡搅蛮缠了才对!现在陛下下的这道旨意,绕过三省六部,就好比是你爹去世,乃是特殊情况,你非要说成一般情况,那我问你,陛下其余圣旨绕过三省六部了吗?陛下下的圣旨,是不是其中有九成都是通过三省六部来运行?嗯?回答我,看着我的眼睛孟大人!”
孟大人怒道:“林大人,事缓则圆……”
“你说事缓则圆,那为何那些公文都是十万火急,八百里加急?耽误一秒,都会发生大事,那孟大人我问你,此前江南省传来官盐盐场被毁,为何不事缓则圆,陛下非要让我迅速下江南?孟大人,本官告诉你,若不是本官快速下江南,你在京师,连一口盐都用不上!”
第661章 现在,回答我!
孟大人气得不轻,这个败家子的嘴上功夫是真的了得,从天鼎三年到现在,他就没有吃过亏。
而且,他说到现在,也是有些隐隐处于下风了。
但好在,旁边一直围观的其余人出手了。
“林大人,你说陛下绕过三省下圣旨,乃是特殊情况,但大奉祖制规定,就算陛下的圣旨绕过了三省六部,那陛下也得在事后与朝廷百官探讨,看下后续的方案是否要完善、修改,可陛下并没有。”
林尘转头看向石俊:“你是?”
“新任礼部尚书石俊。”
“哦,怪不得说不熟悉,原来是新任的,行,既然石大人喜欢说祖制,那本官就和你说说祖制,祖制,是你们这帮文官很喜欢用的一个法子,本官回来时,就特意去问了一下我爹,没想到我爹还真给我说了一些大奉前些皇帝的事迹。
永嘉三年,军情如火,越三省直抵天听;元狩年间,镇国公八百里加急奏本直呈御前案例,这两次事情,两位皇帝连朝会都没召开,直接下达圣旨,当时文武百官,也没说半个不字,诸公今日所议之事,一百多年前永嘉皇帝、八十年前元狩皇帝、已躬身践行,那为何到了现在天鼎年间,陛下绕过三省六部,下的一道旨意,却值得诸位同僚,兴师动众召开大谏议?看着我的眼睛,回答我!”
“陛下下的一道绕过三省六部的圣旨,你们就想口诛笔伐,说是不按流程规定,本官都要听笑了,就说天鼎二年,肃远二省饥荒,流民遍地,这份奏折,却因三省周转,延误了足足五日,每耽误一日,你们就知道要死多少百姓么?这个时候,你们为何不召开大谏议,反省检讨自己?”
林尘真的是口若悬河,舌灿莲花,怼了左御史,现在又开始和礼部尚书打擂台。
上一篇:悟性逆天,桃花岛化龙,震惊黄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