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震惊了,败家子竟是妖孽国师! 第539节
郭泽道:“朱兄,你还是去找校长看看吧,看下返回学校需要什么条件,这一次机会你错过,可能就真没下次了。”
“我这就去。”
朱彬火急火燎,也来不及告辞,就慌张离去了。
郭泽摇摇头,其实和朱彬一样的士子还有许多,他们都是受不了林校长定下的规则,加上林校长没有兑现教他们科举技巧,所以纷纷选择退学。
不知道其余人知道,是否会后悔。
而且,面对着退学又想回来的这些士子,恐怕程校长的态度会很坚决,拒绝收录。
陛下直接从京师大学堂里选拔教师,要担任税务巡检司官员的消息,很快就是如同风一样吹到了长安。
对百姓来说,他们最多就是好奇,津津乐道,可对于相关的衙门官员来说,这简直就是如同天崩地裂。
比如国子监的新任祭酒,又比如吏部官员,还有朝堂上那老一批的官员,此刻真的全都是天塌了一般。
中书省。
当赵德林得知陛下的圣旨没有走中书省,直接发出,调任京师大学堂的老师为官员时,他猛然站了起来。
“什么?!”
“赵相,是真的,京师大学堂都传遍了,太子殿下也去了一趟京师大学堂。”
“荒谬!哪有这种情况,选拔官员,不走吏部,反而直接从一个民间学堂里提拔,荒谬,陛下这是要做什么。”
赵德林脸色满是凝重和着急。
正在这时,吏部尚书陈枢也是急匆匆来了中书省。
“赵相,事情你听说了吗?“
赵德林点点头,而陈枢着急道:“这一次陛下又绕过了朝廷,而且还是如此重大的事情,税务巡检司、工商司,这两个衙门都没有在早朝上和我们商量,就自行直接确定了,甚至就连衙门的人选,还是直接从京师大学堂里的老师调,这简直闻所未闻啊赵相,那这还要我们吏部做什么,还要国子监做什么?”
赵德林沉声道:“明天早朝,必须要出列了,臣等必须上谏了,不仅仅是都察院,还有其余臣子,都得出来说话。”
“知道,还有针对林尘的弹劾,江南省那边的动静,该怎么办?”
赵德林问道:“司徒元等人押送返京了?”
“嗯,正在返京,现在江南省那边,又是林尘的一言堂了,本来解决完盐场危机后,他应该直接回京的,可他没回来,又要在江南省推行摊丁入亩,还弄了这两个税务巡检司和工商司来压制那些士族,他林尘这是想要将江南省彻底掌控啊,而且,司徒元他们回京,会不会又牵扯出别的?”
陈枢脸色不算好看,司徒元有了银子会怎么做,自然是要打点京师的关系了,做到随时了解京师的动静,甚至为以后调入京师做好铺垫。
而这其中,作为吏部尚书的陈枢,自然也会经常受到司徒元的关照,比如每年冬天的木炭敬,还有各种人情往来,礼物、钱,基本上全都在收。
毕竟,送都送了,总不能不收吧,关键是司徒元送的钱多啊,再一个,司徒元自己本身都是总知府了,调回京师也是迟早的事情,对方投桃,那自己这边在他调入京师的时候给点好评,以后在朝堂上自然就多了一个盟友。
可现在司徒元被押解到京师,还不定在审讯之下,司徒元就要将所有事情都吐露出来,按现在这位陛下的性格,自己这吏部尚书的官职,还能保住吗?
陈枢内心心乱如麻,赵德林沉吟了一下:“让江南省乱起来好了,江南省那边,应该不会蠢到要推林尘的新政吧?”
“不会,那边在想办法。”
赵德林深吸一口气:“为今之计,还有一法,让陛下收回成命,启动大谏议!陈大人,你去安排吧,你要做这大谏议之人了。”
陈枢点头:“我明白。”
陈枢匆匆走了,他们再不反抗,真就要被林尘逼到墙角了,主要是,他们自己就是江南人,让林尘安两个税务巡检司和工商司在江南,他们难道愿意?
如若不争取自由性,那以后捞钱的日子可就没了,再有一个,林尘这个败家子,做事总是草蛇灰线,他安了这两个衙门,肯定还会有配套的措施。
所以,不能再等了!
而大奉所谓的大谏议,乃是礼部和都察院一项尘封已久的谏言活动,是比死谏还要高一级的上谏行为。
太极殿内,御书房。
任天鼎淡淡问道:“事情办的如何了?”
太子道:“父皇放心,人选已经选好,衙门那边林师会开始选址修建。”
“嗯,林尘这一次,相当于将江南犁了个遍,先是盐政体系重建,现在又要给这些江南世家们,脖子上套上一条绳子,好啊,林尘这两个想法很好,日后朝廷要收江南的赋税,可就一目了然了,这就是长久之计。”
任天鼎很高兴,林尘的脑子就是好用,这想出来的法子,直接将朝廷的手彻底伸进了江南,都对那些江南士族们知根知底了,要收税也就简单多了。
任天鼎又是沉吟了片刻,看向吕进。
“吕进,朝廷其余机构可有什么动静?”
“回陛下,没什么动静。”
任天鼎淡淡道:“是吗?朕不信没动静,之前林尘抓了苏家、沈家,消息从江南传回来的时候,都察院的奏折可就没断过,现在朕放出风声,他们还没动静?这是不可能的。”
任天鼎自然知道自己这么做意味着什么,他这种行为,是朝廷大臣万万不能接受的!
因为皇权集中,直接将大臣踢开到一边,大臣们没了对皇权的制约,也就完全没用了。
在中国历史上,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当时朝中清流把持权利,正德皇帝下的旨根本出不去,出去了也没效果,于是朱厚照玩了一招很牛逼的玩法,修建豹房,在豹房办公,利用宦官逐渐将权利收回,同时封自己为镇国大将军,这样自己左手下旨让镇国大将军去做,右手自己直接成为镇国大将军去执行,就完全跳过了朝中的这帮大臣。
可以说,朱厚照的玩法,是真的牛。
然后,朱厚照的下场就莫名其妙落水患病不治身亡了。
与此同时,吏部尚书急匆匆回到了吏部衙门。
第632章 你们要揍我,我就会还手
其余官员见到陈枢风风火火进来,都是起身,而陈枢沉声道:“诸位,本官等下就去礼部和都察院一趟,等下就发动大谏议。”
听到陈枢如此说,吏部的官员都是吃了一惊,甚至有人直接惊得站了起来。
“大人,上一次大谏议,还要追溯到五十多年前啊,已经许久没有发动了,这可是大事,陛下肯定会生气的。”
“你们懂什么,近日陛下直接绕过了三省,就连赵相都不得而知,直接在江南省设立税务巡检司和工商司,甚至就连这两个衙门的人,都没从我们吏部里调,没有经过我们吏部手,而是直接让太子去京师大学堂选那些老师担任,这不是荒谬是什么?!王奎,你说。”
吏部左侍郎王奎沉吟了一下:“大人,这件事确实重大,可大谏议也毕竟是大事,到时候朝堂衙门停摆,这是两败俱伤啊。”
“哪里还有什么两败俱伤,赵相此前去找陛下,连陛下的面都没见到,到时候,我们六部就都成了空架子!再有,税务巡检司这两个衙门,常设在江南,这如何能行,本来大奉的税收,主要就是江南省,现在江南省被朝廷设立衙门,继续压榨,那到时候江南省也乱了,大奉还有救吗?”
陈枢说得痛心疾首,但实际上,这就是一场权利的争夺。
他们还想像之前一样,把控朝政,控制陛下,让任天鼎乖乖当个傀儡皇帝就可以,可现在任天鼎的所作所为,就是要将他们直接踹到一边。
王奎在犹豫,陈枢喝道:“此刻我与礼部尚书、都察院左御史,还有户部尚书,将会一同担纲大谏议之人,你们若是不跟,等大谏议过后,休怪本官翻脸!”
此言一出,有的官员满是慷慨激昂,有的官员则是有些不太情愿,但终究是附和陈枢。
陈枢道:“很好,现在宫廷里各个衙门,从三省六部,到九寺五监,你们都去联系,太极殿正殿外集合。”
陈枢又是出了吏部衙门,朝礼部匆匆而去,这一次赵相也点头了,那么就要尽可能将朝廷的衙门机构都卷进来!
如此,这才叫大谏议!
翰林院。
魏书明已经是被调到东山省去了,还剩下廖常志在翰林院,他的日常工作仍然是编修书籍,过得倒是枯燥。
廖常志刚将一本书放在桌子上,翰林院外就是有人进来。
“吏部尚书陈大人、礼部尚书石大人、户部尚书蔡大人,都察院左御史召开大谏议,诸位,赶紧去太极殿!”
此言一出,翰林院的那些官员,都是一个个脸色吃惊。
“什么,竟然要开大谏议了?”
“这是好事啊,而且竟然还是陈大人担纲,若是此次表现亮眼,那就能离开这里的故纸堆了!”
翰林院的其余官员,都是要在翰林院打磨多年才有可能被调到其余衙门,可如果被陈枢看中,那升官可就会很快了。
六部是有实际权利的,很多时候都是六部和三省决定好了,上奏给陛下,陛下再批阅一番即可,经常不会对奏折内容做出大的变动。
也有的官员兴奋无比:“大事,竟被我等赶上了,这是史书留名的好机会!走!”
翰林院里,也有好几个编修,这些人都算是陈枢和赵相他们的人,所以在见到陈枢召开大谏议,当即就是起身对其余人道:“一起走!”
有几个官员不愿意去,却没想到这几人怒道:“咱们是读书人,大谏议非不危急召开,你们若是不去,便是没有风骨,就休怪我今日将你们打死!是被我们打死,还是和我们一起去大谏议,你自己选。”
那两人开始撸袖子,一旁的官员也是看了过来,被注视的官员只能道:“我与你们一起去就是。”
有人道:“不用通知掌院吗?”
“如此关头,还通知什么掌院?一起去就是,这一次这么多衙门的官员都会去,少说也有上百号人。”
说着,他们来到了廖常志的案牍边上。
“你也跟着去。”
廖常志抬起头:“我不去。”
“你为什么不去?”
廖常志平静道:“我的书籍编修还没完成,时间紧迫。”
“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管你的编修?你不去,我们就直接揍你!”
廖常志平静起身:“我虽然是贫寒出身,但此前在破庙有人要抢我的住处,我也会与他互殴,你们要揍我,我就会还手。另外,我自幼也干了农活,力气大。”
那官员一愣,随即冷笑:“彼其娘之,如今大谏议在前,身为臣子,就应该万众一心,你竟然却不去,你眼中有没有赵相?”
廖常志道:“没有,我眼中只有林大人。”
那人都愣了一下:“你是那个败家子的人?”
廖常志纠正道:“我老师是天策上将、东宫左春坊大学士、忠勇侯,现在是江南巡抚。”
上一篇:悟性逆天,桃花岛化龙,震惊黄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