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7大时代

重生1977大时代 第952节

  国内班的姑娘很少,但是国际班那边的姑娘却很多,但是过来打招呼的就这么两个。

  董艺很热情的介绍了另外一个姑娘。

  姑娘叫高思敏,上次就是她给孟济民留了电话。

  和姑娘们打过招呼后,周围的气氛一下就变了,很显然认识姑娘在大学里是可以被称为资源的,虽然大学里不准结婚,不准怀孕,但是没说不准偷偷搞对象啊?

  周围之前还不认识方言的人,他们都凑了上来,对着方言他们询问,到底是什么情况,有了一个姑娘在那边作为锚点,勾搭其他姑娘的事儿还不容易吗?

  虽然方言没有想给他们介绍对象,但是一个个都热情的叫着“哥”,让方言不得不感慨,春天开学他肯定是有点什么说道的。

  瞧瞧这一个个的同学们,都像是发春了似的。

  本来以为他们都很闷,会比较含蓄。

  结果这会儿他们连自己名字都不知道,就开始叫起哥来了。

  接下来,上次在义诊见过的朱丽娜带着同寝室的一帮姑娘来了,彻底引发了班级上的热情。

  他们可是正儿八经一班的人。

  别看刚才一班的姑娘少,但是这一下来了六个。

  朱丽娜也先看到方言,然后就上来和方言他们打招呼。

  毕竟上次见过一面嘛,而且方言也是班级上最帅的,同时还是京城的名人,所以走过来招呼一下,她在姑娘群里也有面子的很。

  这下班上其他人都感觉方言像是“神”一样的存在了。

  这才刚开学,两个班都有这小子认识的女的,还都是主动过来找他打招呼。

  “哥!抽烟?”有人拿出自己亲口用口水裹好的手工卷烟,递到了方言面前。

  方言嫌弃的摇摇头:

  “谢谢,不会。”

  接着又有人对着方言说道:

  “哥,听口音你是本地人?认识一下,我叫王国庆,你叫我小王就行了!”

  然后陆陆续续的人们开始过来自我介绍:

  “哥,我叫刘体润,认识一下!”

  “……”

  不一会儿,方言周围就挤满了人,都一个个乐呵呵的对方言做了自我介绍,他们都有统一标准,男的,年轻,未婚。

  方言这时候也不得不感慨,谁说这时代的人保守了?

  这时代的人,可太闷骚了!

  ……

  就这么的,方言还没自我介绍,班里大部分人,就都和他认识了。

  这时候学校领导也走上台了。

  这次主持的是任应秋教授。

  在简单的开场讲话后,任应秋对着众人说道:

  “全体起立。”

  全场礼堂人员全部都站了起来。

  任应秋教授说道:

  “听团党官员,宣读六二六指示,学习遵守一根针,一把草的革命医学传统!”

  接着王恩厚书记上台,手持复印件,开始了朗读。

  这个“六二六指示”是华夏探索公平医疗的里程碑,其推动的赤脚医生、合作医疗、中草药运动构成农村医疗“三大支柱”。

  提倡“一根针、一把草”也就是针灸+草药,降低医疗成本,各地建立“土药房”,采集、种植、炮制本地中草药。

  这是个每年开学都必须要走的流程。

  一直到1985年赤脚医生改称“乡村医生”,需通过资格考试持证上岗,合作医疗制度逐渐解体为止。

  目前这还是主流声音。

  后世华夏乡镇卫生院体系,其实都是源自六二六指示的布局。

  可以说是影响深远的一次活动。

  这也算是子任先生留下的遗产之一。

  宣读完毕后,然后就是高年级的学生代表上台讲话了。

  这次讲话的是优秀学生代表,也就是王玉川教授的高徒,谢春荣。

  作为获得协和工作机会的他,成功获得了这次讲话的机会。

  看到他上台后,台下方言周围几个人的表情逐渐怪了起来。

  人家方哥,正儿八经的协和中医科主任在下面,你上去讲话?

  这对吗?这合理吗?

  啊?

  谢春荣表情也有些古怪的看了一眼下面,最终目光落在方言身上,见到对方冲自己笑了笑,谢春荣尴尬的点了点头。

  然后清了清嗓子,拿出自己的稿子开始读了起来。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学们……”

  嗯,他声音有些跑调,看样子有点紧张。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64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第775章 不同的待遇,方哥教你赚外汇(二合一章)

  随着谢春荣讲话完毕,接着就是任应秋教授做结束致辞了。

  方言看了一眼手表,发现他们时间是卡的相当准。

  马上就是十二点。

  等到任应秋教授讲话完毕,就开始从礼堂门口开始有序撤离。

  方言他们拿着刚才发的东西,在人流中一起朝着外边走去,其实本来今天方言可以回家去吃饭的,但是毕竟是第一天上学嘛,他就决定先体验下。

  这时候的食堂是没有餐盘的,所以打饭的家伙事儿还得自带。

  有人用铝制饭盒,有人用搪瓷碗,还有人用大茶缸子。

  上面都打着自己独特的记号,免得拿错了。

  方言他们新生坐在最前面,走在最后面,等到他们拿着自己的东西去食堂的时候,其他年级的学长学姐们都已经吃上了。

  不过也没关系,食堂中午开餐时间1个小时,只要是这一个小时内过来,都有吃的。

  学生需持BJ市粮票,粗粮票每个月30斤,细粮票每个月5斤排队打饭,此外荤菜票每月仅发2张。

  不过今天不一样,今天开校,学校给每个同学都加餐,红烧带鱼段,每个人限量两块儿。

  至于今天的主食,有玉米面窝头和高粱米饭可以选择。

  配菜副食有白菜炖豆腐,萝卜丝炒粉条,土豆片可以选择。

  汤类是清水煮白菜,有一些零星豆腐渣飘在汤上面,让人不得不怀疑,这应该是白菜炖豆腐洗锅版本。

  此外食堂后门存在粮票换鸡蛋的活动,一斤粮票可以换两个鸡蛋,教师家属区也可以买到高价白糖,两块钱一斤,注意这白糖外边市价是七毛八一斤。

  方言他们新生打饭的时候,打饭的阿姨还给他们介绍,这里除了普通窗口还有隔壁病号饭窗口,那边提供面条和鸡蛋羹,当然粮票也是需要单独拿的。

  此外这里荤菜每周限量购买,每周两次,多是肥肉炒菜,价格在两毛到三毛不等。

  方言也没搞特殊就和其他同学一样,打了一份萝卜丝炒粉条,用了一毛钱和一两粮票,一份高粱米饭二两粮票。

  汤在食堂角落有个大铁桶,走过去就能看到上面飘着几片白菜叶子,清得能照见人影,不要钱,管够。

  另外一边鸡蛋汤和豆腐汤站着有人守,鸡蛋汤含零星蛋花,要五分钱和0.1粮票,豆腐汤要三分钱和0.1两粮票。

  粮票最小流通单位为市两也就是50克,食堂自制“分餐券”,将1两粮票拆分为10张“0.1两券”,仅限本食堂使用。

  这是强调“精确计划”,体现分配科学性。

  反正方言嫌弃兑换太麻烦了,干脆打的清汤。

  看着铝饭盒里的高粱米饭,还有没什么油水的萝卜丝炒粉条,方言实在有点没啥胃口,不过看到学长们都在热火朝天的吃着,方言也吃了起来。

  “嗐,协和吃习惯了,刚才我票都差点忘记给了。”一旁的杨景翔说道。

  张延昌也说道:

  “你别说,我刚才把白菜炖豆腐、萝卜丝炒粉条、土豆片三个菜都打了才想起来,这仨是分开算钱的。”

  “哈哈哈……”这话惹的一旁的小彭嘎嘎直乐。

首节 上一节 952/10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