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795节
“这周老板还真是讲究啊,专门挑着过年前,让飞机从那边送了这么大口箱子回来。”
方言点点头:
“也是他有心了,我下午去给他发个电报问候一下。”
这时候打开了最上层干货的包装的朱霖也说道:
“这些干货都是鲍鱼、海参、鱼翅、花胶,还有普洱茶、龙井茶,另外同仁堂这包还有人参、灵芝、冬虫夏草。”
“花胶比上次华夏中医研究院发的还大呢。”
方言看了一眼,有些哭笑不得的说道:
“都是咱们内地出口过去的,现在又转成内销了。”
这些玩意儿都是出口搞外汇创收的。
结果又被老周买到送回来了。
那边的价格应该不会便宜,不过方言感觉,上面这一层东西,更像是老周为了把箱子塞满弄进去的当“填充物”的。
毕竟和下面的比起来,上面的价格就相对便宜多了。
当然最贵重的还是最下面压着的翡翠如意和书。
方言直接就将如意放到了书房里去。
书桌那么大,正好摆在上面,被台灯的光一照,翠绿翠绿的煞是好看。
其他什么干货茶叶之类的,过年期间用来招待人就行了。
还有烟这玩意儿,家里也就老丈人这一个烟民,就留着给他抽。
欧洲进口的巧克力,就给小孩子吃,这年龄的孩子就喜欢吃糖。
吃过最好的也就大白兔,进口巧克力属于童年稀有物品了。
归置好了箱子,方言他们就开始吃中午饭了。
相较于晚上年夜饭,中午这顿相对来说还是要简单一些,不过因为下厨的是二姐方宁,所以也显得比较特别,只不过二姐方宁做饭确实味道一般。
众人吃完这顿饭后,晚上那顿基本上说啥都不让她碰了。
做的很好,下次不准做了!
吃完了饭过后,方言本来想去邮电局发电报,接过去看了一下,发现过年期间发电报的还要排长队。
方言就把内容写下来,然后回家交给小老弟,让他去帮忙发电报。
他则是趁着这段时间,给朝阳区那边的罗老太太送了年货。
然后又去给西苑医院那边的师父陆东华也送了年货。
接着又去给玉川教授,赵锡武副院长,还有程老送了年货。
顺道还给他们看了下老周寄回来的《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和《血症全集》,看了里面的内容后,先验证的是《通真子补注王叔和脉诀》这玩意儿确实和原来的不太一样。
不过没有另外一本《通真子脉要秘括》,这书的研究价值要打折扣,毕竟《王叔和脉诀》研究的人又不止刘元宾他一个人。
只有《血症全集》就比较有研究性了。
书里面以吐血衄血、咳嗽血、齿衄、血汗 4类病症为例分别论述,以治疗大法为纲,罗列出常用治疗药物,每部分药物又以草部、菜部、果部、木部、石部、人部、兽部、土石部、谷部、鳞部等分类。还包括“失血各经药性主治”“失血分经引用便览”,按照失血各经药性主治归纳总结,列出失血治疗的分经用药及引经药。
书末介绍了治疗血症的方剂共 40余首,有孙光裕的自创方,也有名家名方,如葛可久治疗虚劳出血十方,以及四物汤、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等。
只是他们过年任务也重,暂时也没没空搞研究。
不过都认为后面可以展开看看,王玉川副校长同志还表示,可以弄个研究小组什么的。
反正方言他们过年后,要不了多久也要开学了,到时候他们这些医术好,还不好教的学生,就不怕没事儿干了。
方言也是无语了。
随后和一众大佬们告别后,方言回到外交部街。
外边街上已经响起了零星的鞭炮声,男孩子们聚在一起,拿出自己心爱的鞭炮,小心翼翼地燃放着。“啪”“啪”的鞭炮声在胡同里此起彼伏,女孩子们则聚在一起,玩着跳皮筋、踢毽子,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兴奋和喜悦的笑容。
有句话叫“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挣钱。”这句前半段,在这时候具象化了。
又过了一会儿,天色渐暗,一家人开始张罗着着准备年夜饭,今晚方言得晚点才回来,所以他们准备的也比较晚。
方言趁着这会儿还没人来找他,就先做了好些菜出来,到时候晚上老胡两口子还有他们那助理也要过来,所以得多做一些。
小老弟在刚才就被叫去参加联欢晚会了。
等到方言做的差不多的时候,院长也来叫他去北京饭店参加晚会。
方言和家里人交代几句,说是大概晚上七八点就回来。
然后就和院长一起出门朝着北京饭店去了。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92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老凤努力码明天的去了
第674章 “远东唯一豪华酒店”,波指数28
京城饭店的饭菜方言吃过好几次了。
但是从来都没有进去。
改开前,京城饭店作为百年老店,主要承担外事接待任务,是服务于外事活动的“高级招待所”。
其运营宗旨以服务为核心,所有服务任务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下达。
目前往来宾客以各国政要为主,普通人难以进入。
饭店长期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饭店运营以完成任务为导向,不追求经济效益,也不进行成本核算,属于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
之前方言能够吃到里面饭菜,都全靠这几个侨商找廖主任协调。
今天算起来能进去也是因为侨商的原因。
现在的京城饭店,主体建筑有三栋楼。
中楼是最古老的,是一座七层法式洋楼,1917年修好,早年享有“远东唯一豪华酒店”的美誉。
许多重要人物都曾下榻于此,如国父中山先生和妻子宋女士,还有少帅张学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哲学家罗素、印度诗人泰戈尔等。
1940年中法实业银行把京城饭店的股票按美金出售,62%的股票到了日本人手里,由法文股票改为日文股票,饭店董事长换成了日本人,管理者将京城饭店改为日本俱乐部。
1945日本投降后,北平市长熊斌接收了京城饭店的日本股权,此后,京城饭店先后成为美军的招待饭店、军调处执行部的第二招待所等。
1949年,“开国第一宴”在这里举行。
另外一栋是西楼,饭店于 1954年进行了第一次扩建,在原址西边又建了一栋七层的大楼。
最后还有一栋1974年动工1975年建成的东楼,这是因为外事活动增多,再次扩建,最初设计的 21层,后来确定为 19层,但是最终修完是14层。
另外,14层高的新东楼,也是目前京城最高建筑。
不过在协和“方言楼”修成之后,它就不是最高了。
现在想来,好像还是有点僭越了……
加上两栋楼相隔也就一公里,遥遥相望非常显眼。
不过这又不是方言想要做的,是老周负责给钱,官方负责设计的,方言也就挂个名字。
而且等到方言楼落成的时候,已经到年底开始改开了。
反正不关方言的事。
今天方言他们来到的是西楼,也就是之前那一栋老的楼。
这地方是之前经常招待外国贵宾和举行大型宴会的国家级宾馆。
后面逐渐东楼取代,所以今天活动就在西楼办。
此时天色已晚,街边的路灯都点亮了。
方言下车后,就看到眼前的两栋楼都被灯光点亮成了金色。
门口的寒风里,还站着穿着厚重大衣的迎宾。
见到方言他们一下车,立马就领着他们往西楼前厅走去。
方言小声对着院长嘀咕道:
“都不查个证件啥的?”
院长说道:
“我不是第一次来,都是老熟人了,你还上了这多次报纸电视,查个什么?”
方言听到这才恍然大悟。
前面带路的迎宾将他们领进了前厅后,就由另外两位穿着民族服装的工作人员接手了。
前厅有 12根圆柱,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上面装饰着红色的绸带和花环,撑起了一片庄重的天地。
方言仰头瞄了一眼上方,五盏大宫灯散发着柔和而明亮的光,暖黄色的光晕洒在地面上,映出一片温暖。
从前厅走过,进入一楼宴会厅的走廊。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