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765节
他忍不住对着二姐问道:
“二姐,你在甘肃那边插队,平时都吃什么啊?”
方宁感受到自己这吃相可能有些夸张,只好停下手里的动作,擦了擦嘴说道:
“刚到武威时,主食以杂粮居多。玉米面窝头是常吃的,我们知青的口粮是按工分算的,男的多一点,女的少一点。一个月30斤原粮,脱了壳也就20多斤,根本不够吃。武威的土豆产量高,所以土豆成了我们的“救命粮”,蒸土豆、煮土豆、烤土豆,吃得我后来一闻到土豆味就想吐,一般都是煮土豆最简单,把土豆丢进锅里煮熟,蘸点盐就能吃……”
“除了这些,还有浆水……刚接触浆水的时候,那股酸酸的味道实在让人难以接受。”
“可时间久了,就爱上了用浆水做的酸汤面,把面下进酸汤里,再撒上点葱花、香菜,热乎的酸汤面下肚,浑身都舒坦。”
“冬天的时候,我们还会腌酸菜,把白菜一层一层码在缸里,撒上盐巴,等着它慢慢发酵……”
大姐好奇的问道:
“过年过节的时候,能吃上肉吗?”
二姐听到这个问题后,顿了顿,像是陷入了回忆,她说道:
“插队第二年吧,春节前,生产队杀了一头猪。那是我到武威后第一次吃到肉。”
“肉是按人头分的,一人一小块,人家分肉的照顾我,切了块肥多瘦少。”
“我捧着那块肉,手都在抖……”
第647章 优越感没有了,你考复旦哪个系?
方宁陷入了回忆中,她缓缓说道:
“我还记得那大冬天肉是凉的,可我觉得手心发烫,你们不知道,那好不容易见到一次肉,捧在手里感觉像是捧着一块金子。”
“我现在都还记得,那块肉不大,肥多瘦少,皮上还带着几根黑毛,可在我眼里,它那会儿就是世界上最珍贵的东西。”
其实她这话在场不少人都还是能够感同身受的,插队时候能够分肉,那简直就是像是过年似的。
二姐笑了一下后说道:
“那天回到知青点,我们几个女知青围在一起,商量着怎么吃手里的肉,有人提议炖土豆,有人提议包饺子,最后大家一致决定:炖土豆。”
“虽然已经吃烦了,但是土豆是现成的,直接从地窖里挖出来,洗洗就能用。”
“肉切成很小很小,和土豆一起炖,有油水就是不一样,不怕你们笑话,我吃了那么久土豆,第一次闻到它的香味。”
“和猪肉一起炖,很快香味就飘了出来。”
“那顿饭,我们吃得格外慢。每一口肉都要在嘴里嚼很久,舍不得咽下去。”
“我们几个人围坐在炕上,端着碗,谁也不说话,只顾着低头吃,碗里的汤喝完了,还用窝头把碗底擦得干干净净。”
“那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家里,坐在家里的餐桌前,面前摆着一大盘红烧肉,我夹起一块,放进嘴里,却怎么也嚼不烂,然后就醒了……”
听到这话后,老爹方振华突然感觉自己气消了一大半。
自己家二闺女也是受过苦的啊。
好不容易回来过几天舒坦日子,自己和她生个什么气?
而这话说完后,二姐方宁也回过神来。
她摇摇头说道:
“嗐,喝了一口酒,这话就多了!”
说罢又夹起一筷子粉蒸排骨,轻轻咬下一口,首先感受到的是外层米粉的软糯,入口即化,带着微微的颗粒感,米香瞬间在口腔中散开。
紧接着咬到鲜嫩的排骨肉,肉质软嫩多汁,轻轻一抿,肉就从骨头上脱落下来,每一丝肉纤维都吸饱了香料的味道,咸香中带着微微的麻辣,恰到好处地刺激着味蕾。
骨头也被炸得酥脆,轻轻一咬,便能咬碎,骨髓的香味也随之散发出来,为这道菜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风味。
她咂咂嘴一脸意犹未尽,说道:
“不过说实话,老三这菜做的真是太香了。”
“我一直都以为,我记忆里那顿饭应该是最香的,结果今天这顿饭,直接让我刷新了认知。”
说罢她好奇的对着方言问道:
“你到底是放什么东西了?”
方言这会儿正在吃饺子,他说道:
“中药啊,一些香辛料也是中药,要是选道地产区的,比一般食堂里用的都还香,做出来的菜当然就香了。”
方言就喜欢从药房里面捡各种香料,不管是同仁堂还是协和中药房,里面都是道地产区的,用起来做菜味道也是格外的好。
方宁点点头,随后又好奇的问道:
“对了,你这中医道到底是跟谁学的?”
方宁想着方言能够这么厉害,跟着学习中医师父应该也非常的厉害吧?
听到二姐的问题,方言略微思考了一下,才回答道:
“只要愿意教我的人,我都会向他们学习,只要我能看到的中医书,我都会去认真读,反正只要是中医知识,不管是人教的还是书本上的,我都来者不拒。”
方言这个回答很显然让方宁很意外。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这种像是海绵一样,什么都会吸收的学习态度,需要一个非常强大的大脑来处理各种知识。
同时还需要一个强健的身体保持旺盛的精力,来支撑这一切。
方宁她认为自己脑子非常好用,但是只要开始高强度学习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异常状态,就比如高考之前那段时间他疯狂学习,身体就开始出问题,然后导致了她住院。
然后她立马想到,方言成为高考状元的事儿。
如果方言是用这种态度来学习的话,那他获得那样的成绩,好像也并不是特别的稀奇了。
而之所以方言能够保持精力来学习,那么肯定和生活环境有关系。
看着眼前这一桌的丰盛菜肴就可以知道,方言他们平时吃的肯定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自己能够个隔上几天吃上一些油水……
方宁她突然觉得自己如果在同样的生活状态下,应该也可以达到方言的成就。
毕竟都是一个妈生出来的。
而且自己从小就比老三要厉害的多,他能够做到的,自己按照道理来说也应该可以做到,甚至比他做得更好。
这个念头在她脑海里一闪而过,随后两人又继续聊了起来。
聊方言回来后经历的事情,聊那些墙上的奖状,还有锦旗到底都有什么故事。
聊完过后又聊到了小老弟和大姐,聊起了他们在乡下插队的事儿,聊起他们的感情故事,聊起他们回到京城后发生的一切。
方宁发现后面大姐和小老弟回城后,一切开始因为方言而改变了,如果按照他们之前的人生规划,是完全不可能有现在的状态的。
小老弟成了畅销书的作家,并且现在还考上了北京大学中文系。
大姐虽然没有成为名人,但是她也考上北大法律系,并且丈夫也因为方言的关系,成功进入了公安系统成为了一名技术警察。
甚至于大姐家的两个孩子都因为方言的关系,人生发生了改变。
老三像是一个伯乐,发现了身边所有人的优点,并且帮助他们将其放大,然后走上了成功。
只有自己坚持着没有回到京城,然后在这会儿发现,自己的成果好像对比其他人并没有拉开差距。
一直以来她都是一个比较特立独行的人,在兄弟姊妹里有一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
现在这种优越感现在不仅没有了,甚至感觉被反超了。
之前只盯着方言,现在才发现大姐和小弟也同样的优秀。
这下给方宁整沉默了。
她突然感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话具象化了。
一顿饭吃到八点还没吃完,大姐夫就回来了。
大姐先让他和方宁打了个招呼,然后就又去厨房给他把饭菜端了过来,这下子一家人算是凑齐了。
接着大姐夫吃饭,方言他们喝酒聊天,二姐方宁是越聊越心惊。
她甚至忍不住得从心里,冒出了后悔没有早点回来的想法。
想了一下,如果自己也能之前那会儿回来,会不会因为方言现在的关系网已经变得不一样了?
想到这里她就感觉自己当初坚持的一些事儿,看起来就有些可笑了,于是赶忙晃了晃脑袋。
对着一旁小老弟问道:
“不喝酒了,老四有茶吗?我醒醒酒!”
这时候在一旁的朱霖接过话茬说道:
“有茶,二姐想喝哪种?”
方宁对茶叶也没研究,摇摇头说道:
“随便,只要是茶就行,我不挑的。”
然后还不忘了对着朱霖感谢:
“谢谢弟妹,辛苦你了!”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