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7大时代

重生1977大时代 第742节

  听到这里张延昌和杨景翔纷纷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这一招就是连消带打,炙黄芪确实用的好。

  他们就纳闷了,方言是怎么短时间想到这个搭配的?

  不过方言依旧在继续说着,他指着最后一个说道:

  “红枣就简单了,它用来补脾养血的,有了它,就能帮助脾胃更好地消化吸收,让身体能产生更多的血液,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就像给身体的“造血工厂”加了一把劲。”

  说罢方言张开五根手指晃了晃,说道:

  “这样,我们就完成了……除腐肉,祛寒邪,通脉络,壮阳气,活气血这五步的工作,而以上就是我的内外兼治的思路。”

  听到这里众人纷纷点头,短短几分钟时间,方言就将患者情况查明,然后内外治疗方案都给了出来,思路实在清晰,就连不怎么懂中医的人都听懂了。

  至少他们能明白方言每一步到底是什么样的想法,治疗方案又是如何环环相扣的,两个药方子里,不光是内服还是外用,没有一味药是多开的。

  院长一脸骄傲,感觉自己当初拉方言进来,简直就是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个决策了。

  另外杨景翔和张延昌两个,试着把自己摆在方言的位置上,然后他们想到,自己肯定不会优先想到自己开方子,而是会去寻找前人的成功经验。

  因为这样就算是前人的成功经验治疗起来效果不大,他们也不会担多大责任。

  这是和他们从小在家里受到的教育有关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他们家里经常说的一句话。

  但是方言就不一样了。

  他是直接用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一个全新的组合拼凑了起来。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方子看起来像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的一样。

  你怎么看都会发现里面没有一味药是多余的,就算是换成其他的药,都感觉没他这个好。

  也就是说在刚才那么短的时间内,他用了最短时间找出了一个最优解。

  这家伙脑子是怎么长的?

  杨景翔和张延昌突然发现自己智商再次被碾压了。

  另外一边,老兵的妻子作为一个医生,听到方言这些思路后,也是服气了,她心服口服的说道:

  “方大夫,果然是盛名之下无虚士,那咱们安排住院,然后按照你说的用药吧!”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这章,还欠大家107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第626章 磨练杨景翔按脚,第一次遇到眼病患者

  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方言开始安排治疗。

  按照之前方言排的治疗流程。

  有条不紊的先熏制上药。

  这个过程方言连带着将他好的那个脚也做了防治工作,因为方言记得很清楚他病历上写的是双脚都被冻伤过。

  上完药办理了入院手续,并且把病人转移到了同楼不同层的中医科住院楼层。

  接着方言给杨景翔安排了个按摩的活,反正每天老兵的双脚附近的穴位脉络,必须按摩一个小时,一只脚半个小时。

  用的方法是揉法和擦法,以温热为度,帮助驱散寒邪,畅通气血。

  这活方言不让别人做,就让杨景翔做。

  他不是脾气爆?什么都喜欢快吗?那这事儿就交给他了!

  另外一个艾灸的活儿,本来也是挺考验人的,不过他自己发明了艾灸盒,现在这活儿就轻松了,只需要关注一下温度,免得病人烫伤就行了。

  不过杨景翔倒是一点都不嫌弃这个工作,甚至因为能够给老兵同志按脚,感觉是方言照顾他。

  能够给一位战斗英雄做治疗,并且每天还要给他做物理按摩,这在他之前的人生里是从来没有体验过的。

  随后方言又给患者服用了中药。

  接着在半个小时之后,患者果然发现自己脚伤口处,出现了明显的痛感,从之前的麻木微凉,变成了现在的刺痛发热。

  这是脉络中的气血流动加快,阳气运行散布进入受伤位置出现的效果,虽然疼痛感上来了,但患者也逐渐找到自己脚的感觉了。

  之前他一直感觉腿不像是自己的,只有在用热水烫的时候,才能感觉到脚是自己的。

  方言为了减轻他的痛感,又给他做了个针刺治疗,并且将樟脑和透骨草这两味止疼的药加大了用量。

  尽量让患者明天使用后,将疼痛感压制住。

  方言做的这些,今天都由助手张延昌代笔,将其一步步的记录在了医案上。

  其实老兵的这个脱疽,是比较特殊的一种情况。

  脱疽的临床表现被分成三期。

  第一期是局部缺血期,表现为:患肢末端发凉、怕冷、麻木、酸痛,间歇性跛行,每行走 500~1000米后觉患肢小腿或足底有坠胀疼痛感而出现跛行,休息片刻后症状缓解或消失,再行走同样或较短距离时,患肢坠胀疼痛又出现。

  第二期是营养障碍期,表现为:患肢发凉、怕冷、麻木、坠胀疼痛,间歇性跛行加重,并出现静息痛,夜间痛甚,难以入寐,患者常抱膝而坐。患足肌肉明显萎缩,皮肤干燥,汗毛脱落,趾甲增厚且生长缓慢,皮肤苍白或潮红或紫绀。

  第三期时则是会进入一个分叉,可能会坏死,也可能会坏疽。

  那时候患肢由于严重的血液循环障碍,发生溃疡坏死或坏疽脱落,多由足趾开始,逐渐向上蔓延,坏疽呈干性或湿性,合并感染时,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

  但是患者是属于刚要进入第三期,但是又还没进入第三期,就因为意外出现了一次外伤感染,做了手术截趾,然后就开始再次进行干预治疗了。

  虽然没有康复,伤口也还在恶化,但是他没有进入第三期。

  然后就送到这里来了。

  其实如果他不出现那次外伤,按照这军人的脾气,他肯定就不管这事儿了,直到脚彻底进入三期,他可能才会想到治疗。

  那时候就更加难治了。

  所以,还是那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别看他家里有个军医老婆,其实这位也和孟济民家里那位一样,整天忙的不得了,根本没啥心情关注丈夫的事儿。

  这次安顿好了这边之后,人家就立马回单位了。

  说是晚点家里会有人来陪护。

  这段空闲时间就麻烦医院的同志帮忙照顾。

  方言这时候突然有点理解老孟了。

  ……

  中午十一点的时候,院长告诉已经有人来医院找他看诊了。

  方言听到后就带着两个助理去诊室。

  这次来的患者不多,只有三个。

  方言还专门分辨了一下家属和患者。

  确认只有三个。

  这三个人如果方言看得快的话,应该能够在一个小时内将所有人都看完,然后回去吃饭。

  下午的时候他就可以去三间房乡的双桥,找罗老太太了。

  第一个上来的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女性。

  她戴着个墨镜,看起来拽拽的。

  陪她一起过来的应该是她丈夫,当方言叫他们看诊的时候,丈夫搀扶着妇女来到了方言面前。

  方言一看这好像是盲人,于是问道:

  “女同志,说说你的情况吧。”

  女患者对方言说道:

  “我姓向,今年34岁,我眼睛从三年前出现看东西模糊,到现在已经完全看不清东西了。”

  方言听完后恍然大悟,原来戴墨镜是这个原因,于是方言对着她说:

  “你把眼镜取下来我看一下。”

  患者说罢将自己墨镜取了下来。

  然后方言就看到她两只眼角处的赤红色的翳。

  翳是指眼睛上出现的异常的膜状或片状混浊物,而“赤”是这种翳伴有红赤的颜色,一般就是带着炎症。

  另外右边眼睛靠近瞳孔的地方,靠外侧有一堆白片云翳。

  说详细点就是黑睛(角膜)等部位出现的白色片状或云状的翳。

  “白片”其形态类似片状,“云翳”则形容其像云朵一样,边界相对模糊,质地较薄,颜色呈白色,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角膜混浊表现。

  就是黑睛上可见白色的片状云状混浊,颜色为瓷白色和灰白色,边界不太清晰,如云雾状,就像是谁在上面涂抹了一层霜似的。

  这情况一下给张延昌和杨景翔看得眉头皱了起来,张延昌是完全不知道怎么治疗,杨景翔是发现这又是个疑难杂症,并且已经进展到很深的程度了。

  “你能正常的闭合眼睛吗?”方言对着患者问道。

  他们表现不一样,反观方言却依旧非常的淡定,一直在观察患者的情况。

  患者将眼睛闭上,然后又缓缓睁开。

首节 上一节 742/10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