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461节
“那行,现在没什么事儿,我就先走了。”
夏总编应了下来,然后就把他送到办公室门口。
方言刚要走的时候,对方又把他叫住,对着他提醒道:
“对了,方组长今天发放单位福利,你也去拿一份再走吧。”
说罢还神秘的表示道:
“里面有好东西哟!”
方言一怔,指了指大厅里堆放礼品箱子问道:
“不是冬至或者元旦发的?”
夏总编回应道:
“哪能啊,今天拉过来,就肯定是今天发啊,冬至和元旦自然还有其他的。”
好吧,看来果然自己小看这些重点单位的福利了。
方言点点头:
“那行,我去领一份再走。”
说罢又对着夏总编问道:
“干脆我把孟济民的也领了吧,正好我待会儿要过去东直门医院找他。”
“没问题。”夏总编笑着点点头。
然后他对着大厅里负责点货的人说道:
“小邹,给方言同志拿四份。”
“好嘞!”小邹点点头,立马就抽了四箱货出来。
方言没想到夏总编明目张胆的给好处,他说道:
“这不好吧?”
夏总编笑着摆摆手说道:
“没什么不好的,你们是《中药炮制学》和《华夏药典》两个组的编委会成员,所以有两份。”
方言这才反应过来,原来是这样。
接着他也没客气,直接过去就要抱走。
小邹却喊住他,喊了两个搬运的工人,说着要帮着他抱去车棚里。
方言拒绝了对方的好意,四个礼品箱子自己还是抱得起的。
而且本来就不重,一个箱子大概也就几斤。
方言轻松的就抱走了。
走的时候,夏总编还告诉方言,都是好东西,里面还有使用说明。
方言一头雾水,问夏总编,他又笑着不说。
没办法方言只好带着箱子走了。
这趟过来也不算空手而归,既搞定了征订的事儿,还弄到两箱员工福利。
来到车棚里,四个礼品箱子,车斗里都快塞不下了。
也不知道里面到底是装了什么东西。
刚才夏总编神神秘秘的说是好东西。
还真是勾起了方言的好奇心。
方言看了看箱子上也没写,于是就在车棚里,扯开了其中一个箱子。
然后,他就看到一串晾干的蛤蟆,出现在了眼前。
方言错愕道:
“这算什么好东西?”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16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请早
第396章 长白山八珍之一,医不自治卦不自断
方言继续往下翻,然后看到了一罐蜂蜜。
接着又掏出三十来片切好的鹿茸。
继续往下摸,又摸出一大包松子和晾干的蘑菇和木耳。
最后更是在下面掏出一个有些漂亮的木盒子。
打开一看……好家伙!
里面居然有两根人参!
方言仔细看了下,才确认应该是林下参。
所谓林下参,就是把人参种子播撒在自然环境里,任其自然生长,不搭棚,不施肥、不打药、不锄草、不动土,大约10多年后才上山收取的人参。
虽然没有野生的长白山人参好,但是单位发这个的,方言也是头一次见到。
方言又在里面摸索了下,终于在箱子底下掏出一张说明。
主要写的就是箱子里面的物品名称,还有食用方法。
那一大包的蛤蟆干,名字叫做长白山雪蛤干。
而整个箱子里的东西全都是东北产的。
方言看到雪蛤两个字,终于算是想起来这东西是什么了。
林蛙。
东北特产。
又叫蛤什蟆,动物人参。
长白山八大山珍之一。
黑乎乎的一串蛤蟆,方言刚才还真没想起这玩意儿。
林蛙其实在东三省都有分布,只不过分成不同亚种。
它在自然生态情况下生长3-4年,饮清泉甘露,食百种昆虫,经历雪霜,在10月上旬,天气变冷,便开始冬眠。
耐寒能力强,在-20摄氏度以下四肢都已经冻硬,但胸腹部没有冻实,放在温水中就会苏醒。
由于其冬天在雪地下冬眠100多天,故又称“雪蛤”。
《本草纲目》记载:林蛙油具有“解虚劳发热,利水消肿、补虚损。尤益产妇。”
不过直到1995年才被收录进《华夏药典》。
这种干的林蛙体内,有一种林蛙油,泡发后可以用来制作鲜奶木瓜炖雪蛤,红枣枸杞炖雪蛤,能够调节女性内分泌,改善更年期症状。
对思虑过度,心神失养,还有支气管炎,肺水肿,肺心病的人也有调养作用。
只是肺胃虚寒,腹泻和糖尿病患者不适合吃。
方言想起八十年代的时候,东北招待内宾的宴席上,基本上都有现杀的林蛙,各种做法都有,属于是宴席上的招牌。
很受人欢迎。
就比如李宗仁的妻子郭德洁,就是其忠实拥趸。
今天这一箱里一共十几只,两箱就是双倍。
应该可以弄出不少雪蛤油。
加上其他的山珍换算成钱,那还真是不便宜。
这中医研究院是真舍得给啊。
接着方言放好东西,就要骑着车往东直门医院而去。
就在这时候,突然有人叫他“方组长”。
方言寻声看去,正好瞧见罗回春在远处的实验大楼门口,朝着他打招呼。
见到方言看过去,他就对着方言做招手的动作,方言见状,干脆骑着摩托车拐了过去。
“小罗同志,咋了?”
罗回春现在名义上还是方言的下属,方言这么叫他也没毛病。
罗回春对着方言说道:
“您这正好在呢,干脆把发的员工福利拿了再走吧。”
方言对着小罗指了指自己车上说道:
“我车都里面就是我和孟济民的,已经领了。”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