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331节
这作为组长已经是合格的了,而且更加重要的一点,他还身兼数职,是组长,是主要作家,还是中药临床专家,古籍资料顾问。
同时他居然在组队之前就已经开始工作,创作总论了。
“……感谢大家,我要说的就这些。”方言讲完对着众人点点头。
接着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年轻一些的,已经对着方言叫“方组长”了。
最后玉川教授带头也叫了一声“方组长”,印房山和时振声也跟着招呼了一声,方言来者不拒,都笑着对他们回应。
这个时候程老拍了拍手,说道:
“好了,现在大家也都互相认识了。”
“现在就去咱们的工作地点吧!”
……
接下来众人就跟着程老一起,来到了研究院另外一栋稍微矮一些,但是新很多的大楼里。
这里就是大名鼎鼎的人民卫生出版社,以及华夏中医古籍出版社,首都中医杂志出版社所在的办公大楼。
程老直接带着众人来到了二楼的一间写着器材室的地方。
“这里就是大家以后的办公点。”他对着众人介绍道。
说完就带头推开门直接走了进去。
“程主任。”
一开门房间里的两个中年女子就站起身,对着程老招呼道。
看着两人面前的双鸽牌舒氏打字机,不用猜就知道,这肯定是程老安排的打字员了。
程老笑着对众人说道:
“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两位就是接下来配合工作的打字员同志。”
说罢他对着两人说道:
“两位都做下自我介绍吧。”
两人对视一眼,长得高一些,留着短发的中年女子率先开口:
“大家好,我叫邓敏。”
另外一个带着厚重眼镜片,看起来有些紧张的麻花辫中年女子说道:
“大家好,我叫雷玉兰。”
程老对着众人说道:
“这两位都是我从出版社里调过来的宝贝打字员,可是费了我不少口水才求过来的。”
明显更加开朗也更年轻的邓敏笑着说道:
“程主任您说笑了,您开口我们肯定配合的。”
程老接着又对着二人说道:
“来,我再给你们介绍下他们……这位叫方言,组长,他是除了我之外这里最大的领导,你们主要配合的人也是他。”
“对了,他很厉害,也会使用打字机,并且已经打了不少内容出来了。”
听到程老这话,邓敏率先走了出来对着方言招呼道:
“方组长您好!年轻有为啊!”
雷玉兰也紧随其后,对着方言点点头:
“您好!”
方言回应道:
“两位好!”
然后程老继续说道:
“接着这位是……”
接着程老又把人给介绍了一遍,过程中方言注意到这里器械室柜子里的器械都被搬空了,就剩下空荡荡的柜子,很显然这地方是他们来之前没多久才腾出来的。
看样子老程应该确实是花了不少功夫才弄到手的。
除了器械被搬走,这地方的办公桌应该也是新买的,甚至方言都还能闻到油漆味。
上面也没有使用痕迹。
接着方言注意到两位打字员,很显然邓敏明显是更加自信,身材比较瘦长,穿着连衣裙,她手看起来见筋见骨,很像是男人的手,相面学里面说,这种女人业务能力很强。
雷玉兰看起来是比较害羞的,不太敢和人对视,属于是丰满型的,看不出业务能力如何,长相也比较普通,不过她应该是非常好说话的类型,安排工作的话,方言应该会优先选她。
两人都是三十岁出头的年龄,应该都已经是已婚已育,这种打字员就比年轻人工作经验要多,而且工作也更加负责。
方言已经在心里评价一番后,想着以后什么样的工作交给谁比较好了。
这边程老终于算是介绍完毕,接着就交给方言安排工作了。
方言拿出了自己编书的大纲。
这个大纲是按照前世他用的《中药炮制学》制作的。
那书本来也是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所以大纲非常严谨,方言把总论和各论的目录都写了出来。
总论作为方言自己的部分,他把里面法规,目的,关系,影响,基础理论,分类,原则,质量控制,储存保管,七七八八的都写了出来。
然后就是其他人负责工作量最大的各论。
里面先是最开始实操选料,切料,说明净选加工的目的,切制前的软化处理,饮片切制方法……
然后就是各种详细炮制方法目录,如炒法里面还细分了:清炒法,辅料炒法。
又比如炙法里面细分的:酒炙法,醋炙法,盐炙法,姜炙法,蜜炙法,油炙法
煅法里面细分的:明煅法、煅淬法、扣锅煅法。
还有七七八八的:蒸法、煮法、复制法、发芽法、制霜法、烘焙法……
这些方法过后,就开始介绍炮制设备,炮制技术流派。
最后开始正儿八经的实战也是最干的干货,按照中药名称开始一味一味的写上他们的炮制手段和药效,还有古今医案,还有古籍出处,以及他们的图。
方言也提醒,这里面一些内容,可以直接拿那本《中药炮炙经验集成》里的内容来用,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
……
方言逐步将目录梳理出来展示在了众人面前。
作为给意见的王玉川和他的四个徒弟,这会儿一个个都听愣住了,不光是他们听愣住了,其他人也愣住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方言,居然已经把目录分的这么科学细致了。
这简直就像是工具书就该这么写似的。
方言说完后,对着王玉川说道:
“……我的初步打算介绍完了,玉川教授您是这方面的专家,还请提提意见!”
王玉川张了张嘴,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这目录也太科学了。
组建团队一个小时不到,自己工作好像就结束了?
第293章 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会就精(3K)
王玉川和他四个徒弟是过来干什么的?
主要任务就是给《中药炮制学》做著书顾问。
顺利引导团队将这本书写成一本符合要求的教材和工具书。
王玉川提供的是他多年来编写教材的经验。
学生们则是提供他们读书看书的经验。
有些书写得好,但整本书的内容就不适合做工具书。
所以他们就是为此而存在于团队中的。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出现了一点“小问题”。
他们发现,方言提出的设想,专业性科学性都远超他们设想。
王玉川甚至有种感觉,这本书要达到要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但是这思路实在清晰的可怕。
简直就像是早就在脑海里把这本书写出来了一样。
王玉川自己编写教材这么多版了,都还没这本事在写之前就想好全部内容。
都是一边写一边改,增补删减好几遍过后,组建靠拢他要求中的教材。
现在他却发现,好像没啥可改的。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