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7大时代

重生1977大时代 第159节

  另外,要论师承这块的关系,他和朱老还算是同门。

  朱老的师父章次公,和王玉川的师父陆渊雷是师兄弟,两人都是章太炎的门生。

  而同时王玉川的师父陆渊雷,还是医学函授学校创办人。

  王玉川虽然没有朱老那么名震一方,但在中医教育界,他绝对属于是金字塔尖的那几个人。

  他在1957年被卫生部调到京城,担任首都中医药学院的教学工作。

  现在已经有二十年的教学经验了。

  并且还主持负责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第一、二版。

  后来在1978年更是直接升任学校副院长。

  方言上学看过的不少书都有他参与编撰。

  比如《内经讲义》《中医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运气探秘》《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医养生学》……

  没想到以前教授没见到,见到教授的教授了。

  “方大夫年轻有为啊,这几天我都听程主任提过你好几次了,据说朱兄把他的医案笔记也送给你了,前途不可限量。”王玉川握着方言的手没松开,表现出一副非常欣赏的模样。

  方言赶忙说道:

  “朱老的医案笔记只是借给我阅读,后面我还要还给他徒弟的。”

  王玉川笑呵呵的说道:

  “我看的出来,这已经是他徒弟待遇了,看来以后京城也要出一位小五毒医生了。”

  方言听闻,连说不敢,医案笔记也就只是朱老治疗手段的冰山一角,自己还得努力学习才行。

  对于方言的谦虚,王玉川很满意的点点头。

  然后他就转过头,对着几个徒弟指着方言说道:

  “看看人家多谦虚,再看看你们一个个的,尾巴都快翘上天了。”

  “刚研究出的治疗方案都还没实施,效果都还不知道,就已经在想一些有的没的了,医学成果是那么好拿的吗?”

  听到这话,那几个学生,立马低下头连忙认错。

  一个个乖的像是鹌鹑似的。

  方言这才看出来,这哪里是学生啊,这明明就是带出来开小灶的徒弟。

  很显然他们都是王玉川特别看中的学生,要不然也不能带到这里来。

  怪不得自己不认识呢,这些人以后十有八九都是卫生部的或者研究院的大佬,人家就压根不会出来讲课。

  他也不敢托大,赶忙对着王玉川表示,自己也在学习中,还打算考大学深造呢。

  谦虚,反正在这种时候,谦虚就完事儿了。

  一旁程老听到方言这话,笑着对着他透露到:

  “你不是以后要考大学吗?我跟你讲,王老师他就是负责主编全国中医院校教材的人。”

  方言虽然知道但是依旧要表现出一副很惊讶的表情。

  王玉川说道:

  “那些教材都是针对之前工农兵推荐的学生,后面恢复后教材还会改,特别是前面几届的学生,有大量跟着名师出来的学生,甚至还有你这种拿了医学成果的存在,基础的东西你们早就知道,教材不好编啊……”

  程老听到后,他说道:

  “教材肯定是照顾大多数人,方言他们这些人,就该重新弄个更高等的教育,要不然他们在大学里就是浪费时间。”

  王玉川点点头,他说道:

  “没错啊,所以学校已经在开会讨论这事儿了。”

  听到这里,方言突然脑子里闪出两条前世的信息来。

  ‘1978年,首都中医药大学首开中医药研究生教育的先河,1981年又成为首家中医药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他一下将线索串联起来,突然想明白为什么高考恢复后第一年开始授课,这所学校就首开研究生教育,这就是针对他们这种人啊!

  也就是说,他们这类学生进去,只要是医术和知识积累是够的,直接就可以开始读研究生,听程老和王玉川的对话就能知道,因为这就是给他们这类人准备的。

第161章 神偷现形,相面术加持(3K)

  方言想到这里,突然一下前世的记忆就清晰了起来。

  他想起来,前世他学校有位老教授就是1978年的首都中医药大学的中医研究生。

  因为他大学的导师是著名华夏中医研究院,研究生班主任教授岳美中。

  所以方言对这位老教授印象比较深刻。

  现在想起了他以前说过自己的事情,1969年他毕业于沪上中医学院,然后进入家乡的安庆卫校当老师,后来在1978年首都中医学院和卫生部中医研究院联合招生的时候,选择了报考。

  他说过当时报考的有一千多号人,后来复试只有102人。

  复试考生除了他那种1966到1970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之外,还有已经考上中医大学的学生,这些人大多数都是中医名师的徒弟和已经自学中医成才的医生。

  也就是说,如果方言他们这种有人今年参加高考,考上了大学后,明年研究生招生的时候,只要他有那个本事,完全就可以报考研究生。

  虽然最后只招了不到一百个人,但是这一届出来的基本上都是牛人。

  比第一届的大学生都还牛逼。

  现在看来这个也很适合适自己啊。

  而且到时候自己还可以和学校老教授当同学了。

  “诶,想什么呢?”这时候方言被拍了下,原来是程老发现他在发呆。

  方言回过神来,赶忙找了个借口随口道:

  “哦,我在想也不知道高考怎么样,万一没考上被拦在外边了,那岂不是就丢人了。”

  听到方言的担心,程老说道:

  “这个你放心,你那么多医案古籍药典都能记下来的人,考试肯定没问题。”

  “而且按照道理来说,十年刚恢复高考,也不可能弄多难的题目,要不然就违背招生的初衷了。”

  “政策上的一些事情,就像是看病一样,得结合实际情况辨证着看。”

  王玉川接过话茬说道:

  “对,程主任说的没错,一般人高考只要认认真真的复习一下,我相信考过应该没问题的,况且你年纪轻轻的能够拿到两个医学成果,脑子肯定不是一般人能比的,你要是都被考题难住了,那就只能说明他们出题的出的有问题。”

  “我相信他们肯定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程老点点头,对着方言说道:

  “就是,说不定后面王老师还得去参加出题呢,有他在应该不会出现这种错误。”

  “你这个心理压力不要这么大。”

  方言可没想到自己就随便编了个借口,两位国医大师就对着自己一顿安慰,生怕他心里压力太大导致后面发挥失常了。

  方言赶忙对着两人表示,自己在认真复习,肯定会全力以赴应对的。

  听到方言这么说,两人这才松了一口气,他们都看的出来方言是个人才,要是研究生这个项目落实下来,结果他因为其他原因没有考上大学,那这事儿就尴尬了,考试是筛选人才,不是把人才拦在外边。

  接下来他们也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聊了,重新讲回了中风恢复的针灸手段上。

  收针之后,方言看到病人确实有好转,说明这些王玉川的学生确实还是有两把刷子。

  所以后面让方言说说意见,他就说自己在针灸方面还在学习。

  然后旁敲侧击的打听程老手里的“十四经穴点穴法”现在研究到什么程度了。

  结果一问才发现,现在这个理论都还没出来。

  程老现在手里是前些年研究出来的,针刺“新三才法”“一窍开百窍法”“通调四关法”“八穴镇痛法”。

  听到方言现在还在学习针灸,程老也没藏私,直接拿了一本他自己撰写并且装订的针灸精义给了方言。

  这不光是方言有,今天来的学生都有,这东西现在是针灸研究所里人手一本的东西。

  不过法子拿出来了,最后运用上还是要看个人,毕竟下针之前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辨证。

  只有辩证准确了,才能知道接下来该怎么下针治疗。

  就像是今天这个患者一样,辨证是王玉川这个老师来的,针灸的方案才是学生们讨论出来的。

  这个里面最难的其实就是找准病人到底是什么地方的毛病。

  中风后遗症也分很多种的。

  可不是针灸什么地方都行。

  等到治疗结束,方言又指导了一下关于黄芪虫藤饮的使用方法,这样就结束了今天下午的过来见程老的任务。

  今天过来总的来说收获还是相当可观的,结识了未来首都中医药大学的副院长,还有他的一帮徒弟。

  另外还知道了个中医研究生的重要消息,最后还薅到了程老手里的非卖品《针灸精要》。

  下班前,方言和众人告别,然后就坐上了公交车返回协和。

  他离开后,程莘农对着一旁王玉川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59/10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