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1354节
飞机继续下降,跑道上的白色标线逐渐清晰,两侧的防风林整齐的排列。
一下就感受到和上海不一样的风景了。
随着引擎的轰鸣转为低沉的怒吼,机身猛地一震,主起落架率先触地,轮胎与跑道摩擦发出尖锐的啸声,激起细碎的白色烟雾。
紧接着前起落架重重落下,机身剧烈颠簸,方言感到一股向前的冲力,安全带紧紧勒住肩膀。
窗外的景物飞速后掠,防风林变成模糊的绿色条纹,远处的厂房和农田快速退向地平线。
随着机长熟练的操作,飞机逐渐减速,引擎声减弱。
客舱里响起此起彼伏的安全带解锁声,有人开始整理行李,周秘书从行李架上取下帆布包,拍了拍上面的灰尘。
沈怀民掏出钢笔,在一张便签上匆匆写下一串数字,塞进方言手里:“这是我家电话,到了广州记得联系,我带您去见师父。”
“好!”方言答应下来。
舷梯车缓缓靠近,舱门打开的瞬间,一股湿热的空气涌进机舱,带着岭南特有的草木清香。
方言望向远处的候机楼,红色的“广州”二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楼前的凤凰树开得正艳。
廖主任戴上墨镜,对着身后的一众老同志们说道:
“走,诸位,广州到了!老杨都在外边等我们了!”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毕。
晚点还有加更。
第1002章 高规格接待,七十年代末的广州
廖主任说完,在场的二十几号人都陆陆续续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
沈怀民朝着外边看去,发现停机坪外边有军乐队,还有几个穿着军装的人在等待。
这明显是市里和军区的人来接机了。
他有些错愕的看着方言以及他身边的一众老干部。
“先走了!”方言从行李架上拿下自己的行李,对着沈怀民说道。
沈怀民有些懵逼的点点头。
接着看着方言跟着一众老爷子们走出了飞机舱门。
一出舱门,广州那股独有的湿热气息汹涌袭来,里头裹挟着浓郁的亚热带植物芬芳。
方言抬眼望去,停机坪上,数名的干部正严阵以待,为首的正是一个国字脸的老者,他身材中等偏瘦,腰板挺直,目光坚毅有神。
他身旁站着几位身着军装的人,目光满含敬意与期待,紧紧盯着舱口。
不远处,排列整齐的士兵身姿笔挺,组成庄严的仪仗队,在烈日下,枪上的刺刀闪烁着寒光。
这啥规格啊?
方言随着廖主任一行徐徐步下舷梯,鞋底与金属阶梯碰撞,发出清脆声响,在空旷的停机坪上回荡。
忽然方言听到远处响起:
“预备!”
“奏乐!”
接着,军乐队奏响激昂的迎宾曲,鼓点和着号声,气势磅礴。
为首的老杨快步走了过来,和队伍最前面的廖主任双手紧握,用力摇晃着,热情说道:“老廖,一路辛苦了!我可盼着您呐!”
廖主任笑着回应:“老杨,又见面了,广州这变化,一年一个样啊!”
接着又是其他的老干部们,一个个上去和老杨同志握手。
众人寒暄之际,方言的目光被四周景致吸引。
南方气候确实比北方温润。
初夏的景色也比北方更加绚丽多彩。
湛蓝天空下,高大的木棉树矗立,满树红花似燃烧的火焰,热烈而奔放。
机场周边的绿地里,三角梅肆意绽放,红的、紫的花朵簇拥成团,将这片土地装点得色彩斑斓。
等到方言下到地面后,看到廖主任在向他招手。
等到方言走过去后,廖主任对着老杨介绍道:
“这位是我提过的方言,帮我干成了不少事儿。”
老杨笑道:
“哈哈,知道!你手下第一干将嘛!”
方言赶忙对着老杨同志招呼:
“首长好!”
“好好好,年纪轻轻医术精湛,前途不可限量啊!”老杨同志上下打量方言,点了点头,先不说别的,光是这外在条件就让人赏心悦目了。
第一眼就让人心生好感。
“首长夸奖了!”方言笑着回应道。
老杨笑着看了看手表,说道:
“行了,时间不早了,后面人还等着下飞机呢!”
说罢他对着身后的人招呼:
“把车开过来。”
很快,好几辆红旗开了过来。
老爷子们先上车。
方言坐到最后一辆上。
接着前往迎宾馆的车队缓缓启动,行驶出了机场。
车队打头的是挂着警备车牌的吉普车,车顶的警灯闪烁,却未拉响警笛。
方言坐在黑色红旗轿车内,透过车窗,看向1978年的广州。
驶出机场,是白云机场至市区的城郊段也就是机场路。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大片绿油油的农田和鱼塘。
水牛在水田里慢悠悠地耕作,戴着斗笠的农民弯腰插着晚稻,竹制的“戽斗”放在田埂边,偶尔有赤脚的孩童追逐着打闹着。
道路两旁是高大的桉树和木麻黄,枝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偶尔还能看到骑着重型自行车的邮差,车后驮着已经送空了的绿色的邮包,车铃“叮铃”声清脆悦耳。
这会儿是十一点出头,这是完事儿骑车往单位赶了。
随着车队驶入市区后,速度相对慢了下来,方言回忆了下,认出这里应该是进入解放北路了,此刻看到的骑楼建筑逐渐密集起来。
骑楼是广州最具特色的街景,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形成底层廊道,既遮阳避雨,又美观大方。
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骑楼上,形成明暗交错的光影。
街道两旁的榕树枝繁叶茂,气根垂到地面,仿佛天然的遮阳棚。
方言注意到,骑楼底层多为商铺。
裁缝铺橱窗里挂着蓝布工装样衣,裁缝师傅脚踩缝纫机,“哒哒”声此起彼伏;副食店门口摆着大缸装的腐乳、腌菜,店员正用草纸包裹顾客买的糖果。
当然了,少不了还有这边的特色凉茶铺。
铜制大壶在炭炉上冒着热气,柜台上摆着“癍痧茶”“夏枯草”的搪瓷牌。
理发店门口,老式的转灯慢悠悠旋转,几位大爷坐在里头,闭目享受着剃头师傅的服务。
路上,时不时能瞧见身着蓝色工装的工人,骑着自行车匆匆而过,路边的宣传栏上,张贴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标语,旁边还配有最新的工业生产数据图表,展现着广州蓬勃发展的工业势头。
偶尔驶过一座石拱桥,桥下的河涌里漂着几艘小木船,船尾的炉灶上,粥香混着河水的腥气扑面而来。
路过越秀山时,能看到五羊雕像的轮廓在绿树中若隐若现,那是广州的城市象征,1960年建成时曾轰动一时。
车队在解放北路603号缓缓停下,迎宾馆的青砖大门两侧,两名卫兵身着草绿色军装,站姿笔挺。
廖主任他们从车上下来,方言也同样走了下来。
他跟在队伍最后面,提着自己的行李,东张西望。
这时候已经有服务生过来,接过方言的包裹,然后递给他一把钥匙。
这是他房间的钥匙,包裹会直接送到房间里去。
他们这会儿是直接去宴会厅吃接风宴。
跟着队伍进门后,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荔枝花香,方言抬头,庭院里的荔枝树正值花期,白色的小花簇生在枝头,蜜蜂嗡嗡作响。
穿过九曲回廊,便能看到主楼的飞檐斗拱,檐下挂着红灯笼,廊柱上贴着“热烈欢迎”的红底标语。
庭院内,假山怪石林立,潺潺流水环绕其间,鱼群在清澈的池塘里自在游弋。
除了有点热,一片南方的生机盎然。
走进餐厅,岭南风格的装饰让人眼前一亮。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港片:吉米?请叫我李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