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重生1977大时代

重生1977大时代 第135节

  方言看着床上老实的丁剑,拍了拍他手臂,对着他说道:

  “行了行了,好好养着吧。”

  然后,和丁剑告别,方言离开了协和。

  他打算先去把之前看上的手表给买了。

  这样自己也有个看时间的工具。

  至于自行车这玩意儿,他打算把房子给落实好,到时候再买。

  毕竟现在回海淀那边还是坐公交车最快。

  骑自行车反倒是慢的多。

  出了医院,方言直接就来到了百货大楼。

  结果一看上次的沪上牌手表,从112的价格变成120了。

  “售货员同志,怎么回事?这表怎么涨价了?”方言对着售货员不解的问道。

  虽说8块钱对于方言来说,并不是一笔巨款,但他也不是冤大头,莫名其妙被人多收8块钱,总得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年轻的女售货员听到方言这个问题后,脸上有些不耐烦。

  不过看清楚方言的长相后,莫名的又多出了几分耐心,她看了一眼方言说的手表,然后拿出了一个记录本,翻了一下,接着对方言说道:

  “哦,你说的那块手表有些瑕疵,所以当时降价处理,标了112。”

  “现在这块手表是全新无瑕疵的,所以就是原价120。”

  “……”方言被整无语了,原来之前自己看上的是一块有问题的表。

  自己可是给人看病的,怎么就没瞧出手表有毛病?

  想了想,然后还是对着女售货员说道:

  “那麻烦你帮我把这块表拿出来,我要了。”

  对方拿出手表,然后看着方言,两人对视了三秒后,对方才问道:

  “票呢?”

  方言这才明白过来,人家等他拿票呢。

  他把身上的票和钱全部都递了过去。

  “前面收款台交钱拿回执,然后过来取表。”售货员对着方言说道。

  方言拿回钱,跑去收款台,按照说的流程做完。

  然后回到柜台,这才完成了交易。

  拿到手表后,方言就对着墙上的挂钟,给自己的手表上的发条,调好了时间。

  看着手表指针跳动起来,他感慨了一下,回来这么久,自己终于也算是混上一块手表戴了。

  而且还是这年代最吃香的“沪上牌”。

  这年代的沪上货以品质款式享誉全国,因为这会儿的沪上作为全国轻工业最发达的地方,它生产出来的所有日常用品不仅经久耐用,而且外观精美,在全国都属于金字招牌。

  能够比他逼格还高的,就只能是那些更少见的外国货了。

  方言家里老爹用的永久牌自行车,还有老娘的蝴蝶牌缝纫机,还有家里进门处摆放着的红灯牌收音机,甚至的确良布,这些都是沪上货。

  京里的人到沪上出差,总会有一些亲朋好友,托帮忙买一两件需要的用品。

  去沪上那儿出一趟差回来,好像去进货似的,大包小包的东西层出不穷。

  朱霖就说自己老妈去沪上出差,一个人就得扛两大包同事带的东西,回到单位还来不及休息,就得去一个个的送。

  没办法,全国人民都对这里推崇有加。

  质量好,款式新,价格合理,没有假货,属于这年代真正的金字招牌,算起来这应该就是国内改开前,最早的品牌效应。

  买好了东西后,方言就打算去涉外部门聊聊房子的事情了。

  虽然乐苗说晚上帮他打听别的四合院,但方言可没全把希望放在她身上,还是要看看涉外部门这里,能给自己弄个什么样的房子。

  那个部门离他现在这里也不远。

  方言直接就走路过去也没多久时间。

  上次他们找自己的时候就告诉了地址,让有事随时可以找他们。

  于是方言直接就走了过去。

  地址就在协和附近的朝阳门南小街。

  等到方言到了涉外部门的门口,就被两个警卫叫住。

  他只好拿出自己的工作证,说要找里面的领导。

  很快他的工作证就被带了进去,过了几分钟,里面就走出来上次来找方言的那个人。

  这个人姓夏,四十多岁,他让方言叫他夏秘书。

  他看起来应该是喝过洋墨水的,上次方言还听到他和巴丘卡耶夫说过俄语。

  出来后夏秘书立马对着方言笑呵呵的询问,是不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

  方言也没废话,直接说了自己的来意。

  夏秘书明显有些错愕,没想到方言居然让他给找房子。

  他对着方言说道:

  “唔……这方面你可能需要等我帮你问一下才行。”

  “稍等我一会儿,很快就给你答复。”

  方言看他这样子应该也不是敷衍自己,于是直接就答应下来。

  果然等夏秘书进去了大概七八分钟后,他就走了出来,对着方言招招手说道:

  “走吧,房子已经找到了,就在外交部街。”

  说着他就指了指一个方向,带头朝着那边走去。

  “这么快?”方言跟了上去,有些不敢相信他们的效率。

  夏秘书笑的很神秘:

  “我们部门手里有些资源。”

  “你如果是别的要求,我们可能需要一些时间,但是要找住的地方,您放心绝对不缺。”

  听到他这么说,方言问道:

  “不会是什么凶宅鬼屋吧?”

  夏秘书一愣:

  “怎么会问这种问题?”

  方言说道:

  “哦,我猜只有那种死过人的凶宅鬼屋,才会被空出来吧。”

  夏秘书摇摇头,说道:

  “当然不是了,就是那边的四合院。”

  说完还特意强调了一句:

  “还是独门独院的。”

  方言没想到,这涉外部门这么给力,直接在外交部街给找了一套四合院。

  来到外交部街,从这里直接就能看到对面的协和医院。

  这地方东边是朝阳门南小街,西边是东单南大街,南边是西布总胡同,北面就是协和胡同。

  明朝的时候这里因为是武清候石亨的宅邸,所以最初的名字叫石大人胡同,清朝这里是造币局,后来在民国的时候在这里设立了外交部,所以现在叫外交部街。

  1949年后外交部最开始也在这条街办公,后来1974年才被拆除,建成了员工宿舍。

  现在就只能看到剩下的豪华大门了。

  胡同西口从街中间割开,一边是大杂院,一边是协和的专家独栋别墅群。

  别墅群是当年洛克菲勒基金会,修协和医院的同时一起修建的。

  别墅是外国乡村的那种常见的建筑风格,里面住的都是协和的专家,比如今天和方言聊天的那个主任,应该就住在这里。

  另外一边的大杂院,就是京城里常见的那种,一个院子住上好几户人。

  院子没关门,从门口往里面看去,还能看到院子里黄泥砖头为墙,油毡稻草为顶的简易“地震棚”。

  这是去年大地震后留下的建筑,有些人修好就舍不得拆。

  毕竟能让家里多一间房出来,谁都不愿意拆。

  只是反正这玩意儿一修,四合院的院就彻底被占完了。

  也就勉强能过个人,更是让拥挤的大杂院看的乱糟糟的。

  和对面的别墅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首节 上一节 135/10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