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7大时代 第1337节
方言点头:
“是啊……”
……
过了一会儿,午饭做好,方言解下围裙招呼家里人吃饭。
今天来客不多,餐桌上却摆了好几道菜,红的糖醋排骨、红烧肉,绿的清炒时蔬、白的清蒸鱼,还有砂锅里咕嘟着的菌菇鸡汤,猪肚三鲜,香气顺着门窗飘满了院子,让人口水分泌食指大动。
不管是谁,都能够在桌子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菜。
天南海北的菜肴,方言做出来也是相当地道。
马文茵盯着色泽鲜亮的糖醋排骨,眼睛亮得要发光似的,筷子刚要伸过去,却见朱霖抢先夹了块放进她碗里。
“马小姐尝尝。”
马文茵点点头,刚才试吃正好没吃到。
然后吃进去后的马文茵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比燕京饭店的菜好吃一百倍!!!”
马文茵吃得是一脸陶醉,她顾不得形象,腮帮子鼓得像小仓鼠,说话间漏出点汤汁沾在嘴角。
大姐见状,笑着悄悄递过去一块手帕,马文茵擦了擦嘴。
接着大姐又给她弄了一碗汤。
“谢谢姐姐!”马文茵双手捧住碗,对着大姐感谢。
然后她舀了勺汤吹了吹,刚送入口中,喝了一口就睁大了眼睛,汤里的菌菇吸饱了鸡肉的鲜,咬开时汤汁在舌尖炸开,带出几分山野的清香。
“这好鲜啊!”马文茵说道。
方言记得这个菜放了晒干的海肠磨成的粉,加上菌汤干货,确实鲜的不行。
其他人听到她这话,都打了一碗喝了一口后,纷纷点头。
实在是鲜。
这时候马文茵发现一旁的椅子上,方言家的猫躺着那边,她放下筷子,忽然伸手去摸趴在椅背上的狸花猫,刚一摸到,却见狸花猫尾巴一卷,然后就轻巧地跳上了窗台。
方言对着她说道:
“吃饭吧,不要玩猫了。”
“就是就是……”其他人也劝导她。
知道马小姐脑子不正常后,大家对她展现出了极大的包容。
就连方言家里的孩子都是如此。
方言就看到明珠丫头给马文茵夹了一筷子菜。
给马文茵感动坏了。
这一刻,她感觉方言家里的人简直就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要是能够再摸一把那只叫“呲呲”的猫就好了。
马文茵忽然放下筷子,看着围坐在一起的一家人,眼眶有些发热。
她想起自己在濠江的公寓,冷冰冰的大理石餐桌永远只摆着一份餐具,哪像此刻,有人递手帕,有人夹菜。
“方大夫,”她忽然开口,声音带着些哽咽,“你们家真好。”
方言哭笑不得,见她眼镜片上蒙着层水汽,笑了笑,给她碗里添了块糖醋排骨:
“快吃,菜要凉了。”
马文茵点点头,继续吃了起来。
吃过午饭后。
黄慧婕这会儿心态已经恢复过来,开始商量了下午打麻将的事儿。
本来是打算叫马文茵一起的,不过她倒是非常遵守和方言的约定,表示自己得回去了。
只能后面看机会再过来了。
说的还挺可怜的,不过方言没搭腔,马文茵的出行看似是自己在掌握,其实还是要上报领导的。
所以方言没有做任何许诺,也没改变约定让她多留一会儿。
方言将她和助理领出门,然后去协和开上车,把她们送了回去。
马文茵虽然还是有些依依不舍的,不过也知道什么叫契约精神,没一点要耍赖的意思,只不过上楼之前还是对着方言问道:
“方大夫,下周我还能到你们家去吗?”
方言想起下周是小张的婚礼,摇摇头说道:
“下周我要去参加朋友的婚礼,恐怕不行。”
马文茵有些失落,不过马上又问到:
“那下下周呢?”
方言一想下下周,那就是香江那边霍代表的婚礼了。
虽然还没问廖主任能不能去,但是他认为应该问题不大,所以说道:
“下下周……还是有个朋友的婚礼,恐怕也不行。”
“……”马文茵无语了,怎么每周都有朋友结婚?
不过她还是说道:
“虽然听起来很像骗我的,但是又感觉像是真的。”
“那我就下下下周吧!”
方言对着她说道:
“我也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空,到时候再说吧。”
马文茵只好答应:
“好吧!”
“方大夫再见!”
“再见。”方言挥挥手,和她告别。
接着方言回到家里,按照和小老弟的约定,这会儿方言要给他提供几个日本人偷中医的故事。
“哥,快讲讲日本人怎么偷咱中医的,我连标题都想好了——《汉方背后的掠夺者》!”小老弟一副等不及的样子。
“先别急,得从根儿上捋。”方言拖过竹椅坐下。
然后对着小老弟问道:
“你知道遣唐使吧?”
小老弟点头。
方言说道:
“这些人表面上是来学文化,实则是有计划的‘知识盗窃’。从七世纪到九世纪,他们派了十九批遣唐使,每批都有‘医师’‘药生’跟着,专门蹲在唐朝药铺和太医院里抄方子。”
“最澄和尚更绝,他不光学佛法,还顺走了《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这些典籍,装了满满几大船回日本。”
“天平三年(731年)日本仿抄的《唐本草》,比咱国内现存最早的宋刻本还早 200年。你猜他们怎么做到的?”
小老弟摇摇头。
方言继续说道:
“遣唐使里有个叫丹波康赖的,在长安太医院当‘留学生’,白天跟着药工认药,晚上就偷偷拓印药典木版,连咱们辨别‘乌头’与‘附子’的显微描述都一字不差地抄回去。”
“空海法师编的《篆隶万象名义》,里面收录了 1700多种中药名,连咱们《神农本草经》里的别名都抄得一字不差。那时候咱们当文化交流,谁能想到他们是在打地基,为日后偷梁换柱做准备?”
小老弟听到后,赶忙写了上去。
接着方言又开始对着他说起了关于历朝历代,那些出现在宫内厅书陵部的书,是怎么来的故事。
方言用指尖敲了敲桌面,压低声音道:
“你以为他们只偷民间药方?宫里的宝贝才是重灾区。”
“就说日本宫内厅书陵部,那里面藏着咱多少宝贝,唐朝的《黄帝内经》手抄本,每页都有太医署的朱砂批注;宋朝的《千金方》活字印本,连孙思邈的眉批都被他们拓下来研究。这些书怎么去的日本?大部分是明末清初那会儿,跟着传教士和商船偷偷运走的。”
“记得崇祯年间吧?日本派了个叫林罗山的儒学者来咱这儿,名义上是交流儒学,实则带着个‘药材鉴别团’。他们在南京住了三年,把太医院的藏本抄了个遍,连紫禁城御药房的‘秘密炮制法’都用重金买通宦官搞到了手。”
“最气人的是《御药院方》。这书是宋徽宗让太医局编的宫廷秘方集,里面 180个方子,有 62个被日本津村药业做成了专利药。”
“你知道他们怎么拿到的吗?1900年八国联军进BJ,日本军队第一个冲进太医院,把藏在金匮里的抄本抢了去,现在这书锁在东京都立中央图书馆,连咱中医研究院想翻拍都得交使用费。”
“1930年,日本‘东亚医学协会’派了批学者来咱这儿,美其名曰‘学术交流’,实则是‘药方普查’,后面调查清楚后,他们部队一到一个地方,就能准确的找到当地中医传承,然后给人来个连锅端。”
小老弟听到这里是真的有些忍不住了,骂到:
“王八蛋,真踏马不是东西。”
带着愤怒,小老弟开始对着这些故事开始加工,要用小说的方式告诉读者们。
方言讲完后,感觉心里好多了,文化宣传就是要让更多人想起历史。
上一篇: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下一篇:港片:吉米?请叫我李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