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无定河捞尸提取词条 第393节
若为假,自己无非损失些喜钱,掉脑袋的也是那些负责此事的官员。
若是为真,无论文武,高低也是个举人,是个官身。
怕只怕,是赵元那小子使了什么手段。
不过谢屠户也不是个什么胆小怕事的人,他一咬牙心一横,就当是自己的女婿中举了。
正当此时,一群人也熙熙攘攘地拥簇着一个身高九尺有余的壮硕男人而来。
这男人披散着黑发,胡须至了胸前,身上穿着粗布衣裳,看似颓废,却是遮挡不住其衣服下虬结隆起的肌肉。
“武举人来咯!”随着一串鞭炮声响,几声锣鼓跟随着赵元一路走到肉铺面前。
何提辖见正主来此,也忙不急地将手中大红衣衫展开:“赵举人,您看看合身否?这是裁缝连夜根据您的身材缝制的。”
赵元面色淡然,接过红袍随意套在身上,随即又捧起托盘内的槐木笏,骑上了何提辖为其牵来的高头大马。
谢屠户有些欲言又止,总感觉今日的女婿似乎和以往并不一样。
赵元坐在马上,看着谢屠户道:“泰山大人,二十年寒窗全靠您不辞辛苦,今日终得以金榜题名了。”
谢屠户闻言,不由激动地点了点头。
虽说不知道自己这女婿有何秘密,但现在看来,应还是个知恩图报之人。
加上赵元来其家二十多年,也从未干过什么坏事,他对此还是极为放心,不担心赵元会过河拆桥。
赵元随即转过身子,由何提辖为其牵着马,在街上转悠起来。
阍城出了个武举人,这还是头一遭,不少百姓也都出来看起热闹。
反倒是马上的赵元,并无喜色,反而是有些忧虑。
他嘴唇轻动,只有几个他方才能够听清的字节灌入耳中:
“谢缺……审死图箓……秘宗……”
在前几日时,他在睡梦中总是能够梦到自己似乎变成了一个名为谢缺的捞尸人。
其身怀异宝“审死图箓”,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便近乎成为了仙人一般的人物。
他醒来之后,亦是久久不能忘怀。
毕竟在这梦境之中,许多经历皆是历历在目,牢记脑中。
他有些分不清真假。
但在扇了自己几巴掌,并且尝试修行一门名为《菩提心证》的神通道法失败之后。
赵元也便恍然醒悟,那些都是梦中之物。
只不过其中武学,自己却是有所体悟。
加上自己本就强壮至极的身躯,竟是三日之内便真如梦中一般,体内生出热流。
自己也就成为了所谓的入境武者。
这不由让他再度怀疑起梦境的真实性。
但他也很明白。
梦中或许为真,但也只有可能是那位名为谢缺的仙人,给予自己的一些恩赐。
自己不过是一介普通人罢了。
靠着脑中一门名为“燕青拳”的武学,赵元偷偷苦练半个月后,竟是进入到了记忆中的先天境界。
也正因如此,到了恩科之时,他便毅然决然地报考了武科。
虽说骑射一流,自己并不擅长。
但靠着对身体强大的控制力,却是依旧取得了足够漂亮的成绩。
在最后的擂台赛上,赵元更是力压群雄,无人能是自己的一合之敌,成功夺得武科魁首。
如今看来,自己虽非仙人,但也身怀绝顶的武学天资。
赵元心底叹了口气,但在自己的及以内,武道一途终归有尽头。
而那些道法,自己每一门都有所尝试。
但无论如何,就是无法进入到传说中的入定状态,更无法做到感应灵气法力。
只不过自己也受这记忆影响,终究是得了很大的好处了。
自幼通读儒学经典的赵元也知晓,君子应当知晓取舍,不可贪心。
赵元看着周围的乡亲百姓,也举起手来,不断挥舞。
第339章 认知障(中)
七日之后。
赵元前往凤新郡城,受郡守召见。
郡守虽说是凤新郡中地位最高之人,但恩科之日,其并未参与武科环节。
只不过事后听闻,有一考生武艺冠绝,无论骑御、谋略还是武功经纶,都是远胜其他考生。
甚至于当日的考官许子夫都对那人赞叹不已。
要知晓,这许子夫可是四十多年前的武状元。
其年轻之时,也是悍勇无畏,深得皇帝赏识,甚至于在御林中官拜至侍中,专门负责皇帝的车乘安全。
只是年事已高,才辞官回了家乡凤新郡,算是坐上了个军中闲职。
不过其麾下弟子遍布军中,几乎是从整个凤新郡走出的武官们,几乎都承受过许子夫之恩。
即便是当今凤新郡的郡守,也曾是出自许子夫门下。
不仅如此,就连许子夫的一房侄女,也因生得貌美,被许子夫推荐之后,为当今圣上召入宫中为妃子。
这也使得整个许氏家族至此平步青云,不仅是在军中关系深厚,就连宫中也有人在。
而且许子夫虽说年近七十,但整个人看起来没有一丝一毫的迟暮之感。
反倒是因为习武多年,整个人看起来高大威武也不佝偻,显露出一丝精神烁烁,走起路来也是雷厉风行。
他步入郡守府邸,直入大堂。
郡守见许子夫到来,也不敢怠慢,连忙起身招待,并让侍女端上两杯热茶。
许子夫也毫不客气,坐在许子夫对面的太师椅上,抓起茶杯并不在乎其滚烫倒入口中。
呼出一口热气之后,他方才开口说道:“那赵元可否是今日到来?”
郡守点了点头,说话的语气也是慢条斯理:“是的老师,若是这赵元真有您说的这般厉害,我打算将至留在郡中。”
许子夫摇了摇头道:“老夫今日前来,便是所谓此事。”
郡守眼珠一转,不由开口问道:“老师的意思是?”
许子夫站起身子,不断徘徊:“赵元的武艺,虽说并非是老夫所见过的最强。”
“但其学起武功的速度,却是老夫生平罕见。”
郡守闻言,不由沉思起来。
武科之中,有一门考试名唤“辩武”,便是将所有的考生关在一处房间内三日,吃喝也在房间之中。
并且留下同一门军中武学供其学习。
毕竟如今大蔡朝前方吃紧,南方越奴屡次试探大蔡底线,正是缺少类似十人长、百夫长这般军中的低级军官。
而这些参加武科的考生,即便是落选,也会挑选一大批人涌入军中。
到了那时,他们要学习的便是如何在战场上学会保命,并且杀敌。
所以快速学习一门军中武功,是很考验人的一个事情。
这虽说是天赋占了极大因素,但军中武学亦是讲究极多,也还考察小队合作,观察局势等。
但能够走到这一步的三百武科考生,三日能够将这门“太祖长拳”修行至小成的也有八人。
这八人算是万里挑一的武学天才了。
包括这八人在内,能够以太祖长拳感应体内气机的武者,也还有六十多人。
毕竟凤新郡算是一个繁华之所,人口近乎百万。
而这六十多人,便是整个凤新郡武者集中起来的力量。
大蔡朝采取的乃是中央集权的制度,天子拥有的权力至高无上。
所以大蔡朝境内,并无什么武功宗门派系。
几乎是有些能力的武者,都会投身军中,为朝廷效力。
毕竟家中一人参军,便可免除家中十口人的税,这算起来算是几位划算的一件事情。
所以家中有男孩的,基本都会送一个出去参军。
加上如今的皇帝好大喜功,已然是将领地向外开辟了百余里,并且仍旧不断向前。
这也就导致了大蔡朝中虽说参军率极高,但也是不够用,仍旧在不停地招兵,颇有几分穷兵黩武之意。
上一篇:同时穿越,全是主角公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