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94节

  老陈哈哈大笑:“哈哈,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我该做的,可是我做不到。那你帮我把事情做了,我替你做点事是不是也应该?”

  这话倒是没错,高振东每一项成果,都是老陈这个位置该做的,可是都是高振东做的。

  这么一想,那没事儿了,师慈徒孝了属于是。

  该说的话说完,高振东辞别老陈,走了出来。

  刚出老陈办公室,就碰见了技术处的新人吴副处长和赵副处长,职务是新的,人是老的。

  这让高振东想起前世看到的一个笑话,一对新人物,两个旧东西。

  看见两人,高振东以为他们是来找老陈的:“两位处长要见陈总?他现在正好有空。”

  两个副处长却摇摇头:“不是不是,高处长,我们是专程来等你的。”

  “有事?”

  “没事,就是技术处不是升格了嘛,当时你也不在,我们两就寻思,等你出征归来,一定要请你一起聚聚,这不,听见你回来,我们就来了。”

  对于两位副处长的想法,高振东大概能想得到,也没推辞,人可以清高,但不可孤傲。

  “行,那就中午?”

  赵副处长摇头道:“中午不好,不能喝点,不尽兴,要不晚上吧?”

  吴副处长点头:“对对,下午吧。”

  高振东一想,也对:“嗯,那行,那我们下午见。”

  差不多该打的招呼打过了,该见的人也见过了,高振东一头就扑进了计算机房。

  在京钢厂这段时间,他已经积累了太多操作系统的源代码了,都是没有调试的。

  虽说后世的操作系统非常庞大,可是实际上那是带GUI(图形用户界面)、要维持多代兼容性、保持不可胜数的硬件外设的驱动兼容性的结果。

  而剥离这一切,只是一个命令行界面下的单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实际上就简单多了,甚至进程调度,都可以采用极简的方式处理。

  很多在分时操作系统中需要处理和考虑的问题,在这个系统中都可以留下接口,但是暂时不做任何处理。

  现在高振东完成的部分,是硬件驱动部分。

  之所以这么快,和硬件的简单是分不开的。

  键盘驱动,原来就写好了,甚至都不需要太多的改写。只是把原有代码从汇编转为C,并且封装好就可以。

  这里的封装,和面向对象的封装是两个概念,C语言本身不是面向对象的,C是面向过程的,C++才是面向对象。

  而现在这个硬件环境下,用面向对象无疑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某种程度上说,当硬件能力有限的时候,Linus的那句话一点儿都没错。

  技术从来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一个好技术脱离了环境,也无从谈起它的好来。

  以高振东当前所拥有的计算机条件,他需要的是简洁、灵活、直接面对底层硬件、程序设计师对流程和数据最大程度的直接控制。

  而不是把宝贵的计算机资源浪费在面向对象带来的繁琐冗长臃肿上。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高振东甚至牺牲一定的安全性和程序严谨性也无所谓。

  这个区别,从日后的程序设计师极少使用到的一条语句就可以看出一点。

  C语言中的goto语句,无条件直接跳转语句。

  诞生于早期的高级计算机语言中,往往都有类似语句存在,虽然为了程序可读性,并不提倡使用。

  不过这条语句在搞C语言编程的时候,尤其是嵌入式编程的时候并不少见,因为直接面对底层的时候,有时候这玩意真的挺好用。

  可是在后来的java、python等语言中,甚至是默认情况下根本没有这条语句。

  话说回来,高振东的键盘驱动只需要封装,或者说包装好就行。

  而磁带机的驱动,高振东已经从运算所取回来运算所升级的最新的版本。

  磁芯存储器作为主存储器的驱动,是现成的。

  作为高振东规划中要首先实现的四个底层硬件驱动,上面三个是在他正式入手操作系统的时候,已经解决了或者摇人解决了的。

  剩下这个显示器的,高振东就只好自己写了,运算所的人对C语言达到能熟练运用的人还是太少,不够用,根本不够用。

  因为高振东不仅要解决字符输出的驱动问题,他还写了一个简单的图形驱动,顺便在上面一层的C编译器中,实现了C语言最基本的graphics.h头文件,把基本的像素函数、直线和线型函数、多边形函数、填充函数都实现了一遍。

  其实这个工作在短期来说,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纯数值计算不太需要这个东西,而各种科学计算图形的输出,又受限于XS-59显示器320*240分辨率那有限的表现力。

  可是高振东还是干了,无他,作为前世习惯于计算机强大展示能力的他,无论如何,也想尽早的把计算机的稚嫩的图形能力展现出来。

  别问,问就是任性!

  他绝对不是为了打游戏!

  把DJS-59接上磁带存储器,高振东开始一行一行的输入代码。

  写是写完了,可是调试还是要一点一点调的。

  这个事情,是个体力+脑力活儿。

  好在磁带驱动器驱动是运算所调试好的,如果这玩意都不可靠,那高振东可就真麻烦了。

  一直忙活到下班,前面三项算是完成了,不过显示器的驱动调试,才刚刚进入到字符输出显示部分,麻烦的还在后面呢。

  收拾东西,下班!找老吴老赵吃饭去。

  第三轧钢厂关于高振东具体在干什么,是不管的,技术处研究室日常工作的管理,如果高振东忙不过来的时候,是陈总直管,至于高振东自己,连老陈都不管。

  大家都有一个共识:研究室一般的事情,就不用去找高振东了,高振东忙得很,事儿多。

  高振东三轧厂继续他的操作系统大计和C语言教材编制的时候,防工委领导办公室,防工委的领导拿著手上的一份文件,眉头紧皱。

  “你们这是怎么搞的,5DL那边捷报频传,他们也集合了众多厂所还有军工院校,简简单单一个装甲车却磕磕绊绊,迟迟不能定下最终方案。”

  “领导,我们本来都弄得差不多了,结果592轧制装甲钢一出来,我们又调整使用新钢种,新钢种密度不太一样,而且性能更好,所需厚度和重量也不太一样,车辆重心变化很大,就耽搁了。”

第145章 当专家的高主任(3k)

  4DL是要考虑在水中的浮渡性能的,原本的4DL,在几年后解决了这个问题,其实总体性能还是不错,某些方面比花旗国那个铝合金盒子M113强,这不是国内的人说的,是搞到4DL的袋鼠国的人在测试后说的。

  不过这个时候,4DL很多问题还没解决好。

  防工委领导闻言更生气,一拍桌子:“乱弹琴,我看你们这就是锣鼓不响怪唢呐手。”

  “啊,人家冶金战线的同志想尽办法,废寝忘食,给你们提供了更好的装甲钢,你们反倒怪上人家了?什么重心变化?我看你们就是做设计全靠运气,设计条件稍有变化,你们就跟不上形势了。”

  “不稳的不是重心!而是你们的基础!!你们这就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也许是自己都知道自己找的理由有些离谱,负责4DL装甲输送车的同志被领导这一顿火,喷得话都说不出来。

  防工委领导的通信员在外间听见里面的情况,站了起来,这个时候就是该他出面的时候了。

  他提著暖壶走进来,给领导根本没喝过的杯子里,添了一点水。

  又给4DL负责人杯子里也添了一点水,轻声道:“同志,请喝水。”

  有人打岔,气氛缓和了下来。

  按住太阳穴,防工委的领导皱著眉头问道:“说说吧,你们想怎么推进4DL的问题。”

  4DL的负责人迟疑了一下,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领导,伱看看我们是不是开个会,请相关专家在一起,一是评审一下我们现有样车的设计,二是看看能不能出出主意?集思广益嘛。”

  防工委的领导想了想,点头同意了:“这也是个办法,你们暂时不要回去,就在京城等著,把相关材料准备好,我们这边安排组织会议。”

  等4DL的负责人离开办公室,领导把通信员叫进来,吩咐他安排组织会议的事情。

  待通信员快要出门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什么:“等一下,你再看看第三轧钢厂的高振东同志在不在,方不方便,如果方便的话,邀请他参会。坦克他都有那么多想法,装甲运输车未必就没有。发了他影纸壳壳,就要发挥起作用来嘛,哈哈。”

  通信员记下领导的要求,转身出门联系人去了。

  厂办的人找到高振东,要他和防工委联系。

  高振东不知道防工委找他什么事情,最近坦克方面好像没什么事情找他。

  当他打通了防工委领导通信员的电话,对方只是告诉他,第二天早上,到防工委某某会议室开会,具体什么事情,并没有在电话中说明。

  那看来就是和兵器相关的事情了,本来这就是防工委的本职工作,又不在电话中说明,除了这个方面的事情,高振东想不出别的。

  第二天早上,高振东经过层层盘查,终于赶到了约定会议室。

  在会议名册上签到,防工委领导的通信员没见过高振东,只知道有这个人,但是并不知道他的相貌年龄,虽然在电话里听见对方的声音很年轻,却只以为是电话话音质量不好或者天生的。

  看见高振东走进会议室,还以为是哪个参研单位的工作人员。

  却没想这个看起来更像是学生的人径直走到标有“高振东”名牌的位置上坐下,心里还在抱怨这个高振东同志,自己不来参会也就罢了,却派了个小年轻过来。

  一个很年轻人坐在第一排带名牌的位置上,还是很有些瞩目,尤其是这个时候,这种情况并不多见。

  防工委领导的通信员走上前,悄悄的问道:“请问你是?”

  高振东知道自己面兼容易让人误会,也没在意,笑著指了指面前的名牌:“我是高振东。”

  通信员暗自暗自乍舌,没想到啊,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这位看起来年纪轻轻的人,还真就是高振东本人。

  和两边坐位上的人微笑点头致意,然后大家一起等待会议开始。

  不多时,人员到齐,防工委的领导也到了场,他环视会场,当看到高振东的时候,虽然知道高振东的年龄,心里有所准备,但是当亲眼看见本人的时候,还是被高振东的年轻给惊讶了一下。

  随著会议开始,4DL的设计人员开始汇报整个设计情况。

  这辆装甲车于58年开始设计,第一辆样车是59年制造出来的,然后发现不少问题,于是推翻了重来。

  从59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在改进,新的样车,也是根据新方案制造的。

首节 上一节 94/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