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41节

  由于金属凝固结晶的原理问题,结晶器的深度理论上是在结晶直径的3~6倍为佳,这就让一些长径比很大的金属锭得不到最佳结晶条件,或者需要在铸锭后进行二次加工,比如炮管子、传动轴粗胚等。

  高振东选用滑动结晶器,可以操控结晶器在金属锭凝固后,向上连续滑动,连续铸锭,实际上已经有一些电渣连铸的技术在里面了。

  控制结晶器的滑动,是自动完成的,靠什么自动?热电偶呗,简单来说,设定一个滑动温度,热电偶探测到铸锭的温度下降到这个温度,就自动向上滑动。

  当然,要求更高的连铸,并不是这么简单,不过现在这个阶段够用了。

  至于不成功怎么办?也好说,关闭滑动控制系统,当作一个固定锭模结晶器,连铸模式慢慢研究试验就行。

  其实在研究的开始阶段,高振东就准备把这东西,只当作一个固定锭模结晶器,连铸在后面阶段再搞。

  高振东给出结晶器的总体设计、特性参数和环境要求,制造、试验和细节优化,就交给了课题组的同事们,高振东只负责结晶器的滑动控制系统。

  剩下的就是电渣了,这东西高振东暂时是准备自己直接出配比,别问,问就是天才。

  至于厂内外人员、设备、材料、场地的协调,很复杂也很麻烦,但是这不是李副厂长在嘛,这类事情,交给他做起来,那是如鱼得水,李副厂长也干得挺卖力。

  厂内有什么问题,高振东还没怎么滴,他先冲上去了。

  这人你说他个人操守也许有些问题,可是遇见事儿,他是真上,能爬到这个位置的人,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

  时间很快过去,又是一个周四。

  ESR进展基本顺利,其实高振东给的图和设计,基本就是日后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技术,顺利也很正常。

  不过日后的成熟技术,放这个时候,那就是先进技术了。

  电晶体计算机的私货,也还算顺利,毕竟高振东上辈子和bug大魔王斗智斗勇也好多年,经验还算丰富,vi编辑器都写完了,当前阶段正在用汇编实现一些常用的数学函数。

  唯一不太开心的是,这周没出大货,一本小说,打发时间还行。

  十七机部会议室,几位身著戎装的军人,正和十七机部的一干领导和中层干部开会。

  一位中年军人,讲完了要交流的情况,总结道:“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镍的紧缺,已经对草原拖拉机厂的武器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那边也有预判,提前展开了替代钢种的研究,但是暂时还没有成果出来。”

  另一位军人补充道:“我们仿制的5DL坦克的装甲钢,炼一炉就需要300多公斤的镍,现在的情况是,虽然还有一点存货,国内也有一点生产,但是离需求缺口非常大。”

  十七机部的领导也都在为这个事情抠脑袋,其中一位道:“现在,一是看地质那边能不能找到更多的矿,二来,看看能不能找到替代合金,不用镍,或者少用镍。”

  第一位军人性子急:“你说的这些,我们都知道,可是现在一样都解决不了。”

  大家也都在各自想办法,出主意。

  最后,和三轧厂最熟悉的这位领导,做了个总结发言:“刚才各位同志的想法,都很不错,我们会安排相关单位尽快跟进开展工作。”

  说道这里,他话锋一转:“不过燃眉之急,也不能不想办法,我看这样,我们做个大调查,让下属各厂矿,把自己现有产品的特性参数马上报过来,然后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仔细挑一挑,选一选,有没有能暂时替代一下,基本性能相去不远的材料。”

  这种调查,肯定只有十七机部类似的单位才能做了,军人和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听了,也只好同意,毕竟也是一条路子,十七机部这边也是在尽力想办法,虽然结果不容乐观。

  听见他们点头同意,十七机部的人马上安排人手,开始打电话通知下属各厂矿报送产品资料。

  消息传到三轧厂,老陈把赵副科长,还有高振东叫了过来,毕竟三轧厂在产品方面,创新的拳头产品,全是这位手上出来的。

  到昨天,总算把家里一些家事处理完了。

  大概明天或者后天开始,基本恢复到早上6点更新。

第81章 什么神仙单位

  老陈把电话里记下的报送要求给赵副科长和高振东看过:“赵弘同志,这个事情,你组织人手填报一下,争取明天内送到部里。振东,你配合一下。”

  高振东问道:“好嘞,不论是否量产都报?”

  老陈想了想:“只要有的都报吧。”

  高振东点点头:“好嘞,那在做3Z-591的时候,我自己顺便瞎捣鼓的几种我也报上去吧,虽然没量产,但是生产工艺和材料特性我都是掌握了的。”

  老陈笑了:“报吧报吧,也显得我们厂产品丰富一点,哈哈。”

  此话正中高振东下怀,回到办公室,高振东把自己捣鼓的特材也放进了上报的产品清单。

  到这个时候,高振东凭著自己强大的记忆,捣鼓出来的特材已经有两种了。

  把技术科这边的清单报给了赵副科长之后,高振东又从存储库中取出制作好的特材样品和测试记录,标记好3Z-T1,3Z-T2,放进了自己小组办公室的样品库,又给梁发明他们打了个招呼,说明了一下大致的情况。

  第二天是周五,高振东请了个假,他需要好好的休息一下,写数学工具包这个事情,实在是非常耗费精力。

  有个段子说得好,你的眼睛会骗伱,你的耳朵会骗你,但是数学不会,数学不会那就是真不会。

  每一个数学工具的实现,都是在高振东自己先学懂了这个工具的前提下,再去在一台字长仅有8位的计算机上想办法实现出来。

  不过好在高振东并不准备自己包打天下,他只是想实现一些基本的工具,能展示出这台机器的能力就可以,其他的由其他人来完善。

  高振东请假很顺利,原因不言自明,能力就是硬道理。

  当高振东正放松了自己,在院子里逗小孩玩儿的时候,他们的产品清单已经报到了十七机部。

  草原拖拉机厂的同志们正在筛选陆续报送到的产品清单,情况不容乐观,产品重复程度很大,没有什么值得眼前一亮的东西,要达到替代含镍装甲钢的程度,远远不够。

  和他们一起的军人同志也在帮忙筛选,虽然太详细的指标他们没有拖拉机厂的同志们熟悉,但是硬度这个指标做粗筛还是没问题。

  毕竟装甲钢嘛,先说硬不硬的问题,硬度不够,其他力学指标就一切免谈。

  时间在枯燥的“哗啦哗啦”翻页声中流走,除了翻页声和偶尔的小声交流,现场一片安静。

  突然,一名军人同志“啊”的一声叫了出来:“啊,这个材料是不是他们报错了,这个合金钢硬度这么高?”

  其他同志全部来了精神,放下手中的事情,七嘴八舌的问他。

  “你发现什么了?”

  “多硬?”

  “我看看我看看。”

  这名同志拿著材料,念了一遍:“布氏硬度,HBW 10/3000,大于等于370,小于480。”

  这一下现场全炸了,布氏硬度在370~480之间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5DL坦克的仿制对象,北方原版的T-54/55用的74n、75n高镍装甲钢,布氏硬度大概在300左右,国内1960年代搞出来替代的601无镍装甲钢,布氏硬度大概是290。

  “多少?多少?”

  “给我给我,我看看我看看。”

  “不可能吧?是不是报错了?”

  “看看别的力学性能,看看别的力学性能。”

  “看什么力学性能!都叫钢了,其他力学性能不会太差。看材料配比!看材料配比!”

  现场一下子一团乱麻,不过大都是兴奋的。

  这个时候,草原拖拉机厂来此的技术领头人,关总,把手一伸:“给我,我看!!!”

  拿到材料,他迫不及待的仔细看了起来。

  “3Z-T1合金钢,硬度写的确是这么高,力学性能完全符合我们的要求,甚至还超出了。”

  “轧制材料,可用于各种厚度的钢板。炮塔用不上了,但是车体那一半就可以解决了,太好了!!”

  5DL的炮塔,是铸造炮塔,铸造钢和焊接钢的要求不太一样。

  “材料配比,嗯,没写具体的配比,只写了成份,铁、碳、硅、锰、磷、硫、硼、钛没了?这就没了?没有镍,没有铬,没有钼??!!!”

  这几样东西,无一不是受到国外严格管制,同时现阶段国内又产量不高的。

  听到这里,大家反而不敢相信了:“什么?镍、铬、钼都不需要?这别是.”

  后面的话,没说出来,但是含义不言而喻。

  关总看了看材料的报送单位,京城第三轧钢厂,这倒是让他有了几分信心,四九城里面的大厂,出么蛾子可能性比较小,看了看,材料还没完,然后往后翻了一下。

  这一翻,眼睛就又直了。

  “什么?还有一种?3Z-T2铸造钢?”

  大家一听,麻了,这是什么神仙单位,轧板的有了,还有铸造的?

  “关总,看看,看看,这个铸造钢是个什么说法。”

  “硬度300hb力学性能没问题,碳、硅、锰、镍。”

  大家一听,没了兴趣。

  “含镍啊,那没用了。”

  “可惜可惜。”

  关总又补了一句:“不过材料里指明了低镍,也许是个路子。就是不知道这份材料,是不是真的啊。”

  看到这里,一起的军人坐不住了:“京城第三轧钢厂,就在这城里啊,真不真看看就知道了。”

  关总一想也对:“林参谋,这样,我们去找十七机部领导,请他们协调一下,我们马上去看看。”

  说完,回头吩咐大家继续工作,和林参谋一起出了门。

  领导办公室,郑秘书带著两人坐定,两人拿出三轧厂的报送材料,把情况说了一下,同时也侧面透露了一下自己的担心。

  领导拿过材料一看,笑了:“第三轧钢厂?哈哈,如果是别的厂,我不好说,不过如果是第三轧钢厂报过来的,那把握还真的挺大。”

  关总和林参谋对视一眼,喜意溢于言表,十七机部的领导都这么说,那应该是有根据的。

  关总笑道:“那太好了,看来这个京城第三轧钢厂很有实力啊。”

首节 上一节 41/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