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四合院:我边做科研边吃瓜 第225节

  那肯定会有富余了,高振东不建议出口DJS-60D,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拆开一看,嗨,这不我们卖给你们的芯片嘛,你们焊接焊接,就转头卖我们高价?

  在这里,逻辑门集成电路芯片起到的就是一个原材料的作用,而且电路是比较容易仿的,如果DJS-59的一个壁垒是制造麻烦的话,DJS-60D可就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了。

  DJS-60D一旦流出,基本上被仿制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高振东点点头:“是的,两者运算能力相近,兼容性非常好,对于绝大部分使用者来说,两者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这种替换不会对使用者产生什么重大影响,反而会带来一个好处。”

  “什么好处?”

  高振东指了指头上的电灯:“DJS-60D比之DJS-59,可要省电多了,这对于大部分使用者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一个特点。一是节约资金,二来,较低的电源要求也能带来更好的可靠性与可用性。”

  他又补充道:“至于一些对性能要求非常高,或者是运输不便的地方,就不采用替换的方式了,而是原有DJS-59继续发光发热,DJS-60D只进行补充。”

  他就差说出“比如大漠那边”这种话了,那边的计算机和机器上的程序,可没法这么折腾,每折腾一次都是时间上极大的损失。。

  反正这类单位毕竟不会非常多,里外里一算,还是非常赚的。

  几位领导大家交换一下眼色,小高同志这个建议,可以搞!

  自用一手,机房新拆,免费验机,官方翻新,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价格便宜,性能优越,官方保修,而且是绝对的高技术紧俏产品。

  说实话,你要搁几十年后的小黄鱼上,这种规格的好货,一旦放出来,绝对是被那帮脚本佬贩子秒抢的。

  外商部领导对十二机部这边笑道:“那就要麻烦你那边了,DJS-59的数量和去向,你们是最掌握的,麻烦给我们一份清单,我们再和防工委这边合计合计,看看哪些能动,哪些不能动。”

  十二机部领导点点头:“对,我顺便和相关厂所沟通一下,看看能生产多少新机器,两边加起来能有多少。”

  虽然还不知道结果,但是粗估下来,替换加上新生产,半年之内几百台是有的,这让外商部这边喜出望外,说实话,开会之前,哪怕最乐观的想法,也没想到能有这个数量,虽然还没完全落地,只是个希望。

  外商部领导满意的搓搓手,笑道:“我得去和这帮老外好好的切磋切磋,拉扯拉扯,只要他们愿意按照振东同志的建议走,我想就能有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

  外事部门的人点点头:“我们这边也会配合,高主任选的这个对象,选得非常巧妙,成功率很高。”

  老毛子自己是弄不到这些东西的,他们倒不是完全不用电晶体,不过实话说,技术嘛,也就那么回事儿,而且他们自己还不把这个东西当回事儿。

  所以他们指望不上,现在能有这个东西的,也就只有大洋公约国家阵营里了,而方便行事,又愿意合作的,现在还真就高卢鸡一家。

  毕竟他们一直想恢复旧日的荣光,所以对于花旗佬和约翰牛这对共轭父子,一直都心存戒心,总想对著干。

  简单说就是,它是真正想独立自主,并且有那么一点独立自主的,至于煤铁共同体的其他国家,个个在花旗佬面前都跟孙子似的,不提也罢。

  这也是辱鸡笑话流传甚广的最重要原因:除了他们的确S2打得太菜之外,约翰牛和花旗佬不遗余力的传播,他们才是最大的推手,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想著削弱高卢鸡。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好事情,敌人铁板一块的话,那很多事情就没法搞了,充分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达成我们的目的。

  大方向定下来了,接下来的事情,就基本上没高振东什么事儿了,几个部委的大佬商量就行,他和运算所的两位一边听,一边聊天。

  等大家把事情商量好,也就散会各自工作去了,这小会场里可都是大忙人,没那么多功夫扯闲篇。

  不过散会的时候,几位领导都笑著和高振东握了握手。

  尤其是外商部的领导,还和他开玩笑:“振东同志,这回又得感谢伱了,你放心,到年底,我发你一个大奖状,哈哈。对了,外面的东西你有什么用得上的,给我们说一声,我们还是有一点路子的,也许能有帮助。”

  防工委领导闻言哈哈大笑:“对对对,振东,有需要你尽管向他们开口,总不能老是坑你老丈人嘛,不利于你家庭团结。”

  高振东摸摸脑袋,嘿嘿一笑:“没事儿没事儿,我爱人根本不管这个,不过如果有需要,我肯定不和领导们客气。”

  外商部毕竟是国家部委,除开它不方便出面的情况之外,正常情况下能量和渠道可不是振兴电产能比的,这便宜,不占白不占啊。

  不过想想也不对,这特么也没占便宜啊,又不是为自己谋私利,高振东心里更理直气壮了。

  等外商部领导也走了,高振东却主动请防工委领导留步:“领导,以前我们说的那个事情,技术条件比较成熟了。”

  他说的,就是以前提起过的,类似SAGE(北美的半自动防空指挥系统)的东西,当然不一定是防空指挥系统,以现在国内的防空武器现状,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指挥。

  不过反过来想,恰好这种情况,更适合现有技术条件。

  一来,可以更好的整合有限资源,利用好现有装备,让手上为数不多的高技术装备结合传统高炮,发挥出更大的效能来。

  二来,船小好调头嘛,要是一上手在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里去搞这种系统,反而会因为对象的复杂度太高,极难研制和推行。

  具体怎么决定,在哪个领域、哪个范围去搞,还是要看接下来的工作结果。

  领导笑道:“我就知道你憋著大招呢,以这个DJS-60D的性能和个头,还真的是既具备深入一线的潜力。”

  虽然说不出日后“态势感知”一类的专业术语,不过领导的目光还是敏锐的,一眼就看出来高振东的想法:不能把触角深入一线,那这个东西就没有什么意义。

  没有及时、可靠的消息来源,做不到态势感知,那也就别说什么半自动指挥了。

  而这个信息,必然不能是传统靠喊的手段,得是充分结合了信息技术,可以进行包括识别、分类、统计、转发、分析等自动处理的数据。

  而现在,DJS-60D的出现,才算是补齐了这个设想中最重要的一环,毕竟对于指挥中心来说,DJS-59不是问题,但是对于前端节点来说,这玩意就略显不便了。

  高振东笑著点点头:“您说得对,我一直在等的,就是这个东西,没有它,我们的触角既不够广,也不够深。”

  防工委领导道:“嗯,你的考虑是很周全的,前期我们委里也小范围的做了一些论证工作,但是都因为情报获取和处理的难度、数量、方式等等问题,暂时不具备解决条件而搁置。”

  他指了指黑板,那个方向什么东西都没有,但是他仿佛他指著的就是DJS-60D一样:“而现在这个装备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曙光,虽然有很多东西我还想不明白,但是这个工作可以推动起来了。”

  其实他以及相关工作人员最想不明白的,不是大方向上的问题,而是太多的技术细节一片蒙胧,导致整个想法根本无从著手。

  说人话就是:技术一片空白。

  现在有了单板机,他总算是透过重重迷雾,看到了一点东西。

  高振东笑道:“那我就等您命令了。”

  和领导道别的高振东,骑车飞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非常愉快。

  如果说DJS-59解决的是低成本、可普及的计算机有没有的问题的话,那DJS-60D的出现,就基本上彻底解决了普及性计算机的普及深度和广度的问题。

  到了这一步,高振东预想中的信息技术环境才算是正式的创建起来,他日后在信息技术方面所作的每一步努力,都能影响、帮助到各行各业的人,而不是只能在小范围内受益。

  如果说他以前在计算机方面的所有成果,都只能算是对工具的改进的话,那现在随著DJS-60D的推广应用,信息技术才算是真正的起势,能正儿八经的作为一门新技术、新领域而存在。

  这不论是对高振东个人、还是对信息技术领域,都可以说是打开了一篇新的篇章。

卷尾结束语(另:今天只有一章)

  因为卷尾,今天只有这一章,我休息休息,其实也休息不了,本职工作还要做的(T_T),顺便想想下一步的事情,明天恢复正常。

  这一卷算是结束了,前面都是技术的铺垫,一直到现在,很多零零散散的技术才开始集中起来,形成一定的合力,可以有一些影响了。

  同时,国外的一些事情,也开始慢慢发生,能有一些布局和切入点,而此时开始切入这些,也不至于把事情拖得太长,乃至让人失去耐心。

  在我看来,单板机的出现,才是把前面所有的信息技术,以及主角涉及到的各领域捏合起来发力的一个标志点,因为它是真正可以普及的东西,而前面所有的技术,虽然各有特点,却都有这样那样的桎梏,无法在足够广的面、足够深的在线发挥其作用。

  其实前面有一个可以分卷的地方,那就是主角结婚的时候。

  不过我觉得,那是主角人生的分界点,却不是他事业的分界点,所以就忍了一手,把分卷放到这里来了。

  这是一个好消息,看这分卷架势,明显是不会烂尾的嘛,对吧?

  另外,有明显的分卷节点,也能让大家看起来不那么累,免得想跳看都不知道怎么跳,是不是很暖心,^_^?我真的,我哭死。

  别的,好像也没什么了,反正写就是了,不论多少,总有读者会看的吧。

  嗯,另外,谢谢大家!

第308章 西边与南边

  祖国西境,高原边陲,我边防哨所里的几名战士,拿著望远镜,看著几百米外的山坡上,一群包著头巾的人正在修筑工事。

  虽然已经是五月,可是雪山之上,可不管几月,风该大还是大,气温该冷还是冷。

  一名小战士观察了很久对面,转过头对身后另外一名战士道:“班长,这群脏三都把据点修到我们背后了,我们还不做点儿什么吗?”

  班长摇摇头:“上级有安排,我们坚守我们的阵地,守住哨所,一步不退就好。你怕了?”

  小战士笑得非常轻蔑:“呵呵,我怕什么,别看他们闹得欢,真打起来,他们不行。不是有通知嘛,去年10月,他们在胜利山60多人对我们13人,被我们击毙9个,打伤3个,俘虏7个,俘虏里还有一个副司令呐。”

  班长笑了:“你倒是记得清楚,对,他们都是纸老虎,不行的,我们只要注意观察,把他们的据点、火力配置这些都记下来,也许什么时候就能用上了。”

  小战士坚毅的点点头:“嗯,班长放心,我盯著呢!只可惜去年有一位同志因为敌人的无耻行径,牺牲了。”

  班长也面露惋惜:“我们是希望和平的,我们不开第一枪。记住,就算敌人先开枪,我牺牲了,你们只要狠狠的打击敌人,为我报仇就行,但是我们不能先开第一枪。”

  他们说的那件事,牺牲的那一位就是一位副班长,身先士卒,在我们部队里,可不只是说说而已。

  小战士点点头,两人继续在望远镜里观察对面的情况。

  ——

  同时,京城某地,有几人正在商量著什么事情。

  “中南半岛那边,南交趾是闹得越来越厉害咯。”

  “是呀,北交趾的同志,一直在向我们提起这个事情,我们也做了一些回应。”

  “我看呀,他们这样子搞,是不行滴,南交趾滴事情,不动动刀枪,是好不了滴。”

  “有消息说,南交趾的同志,也在筹备成立武装力量,开展武装斗争,北交趾的同志也会支援。”

  南交趾的武装力量,或者说游击力量,是在1960年年底成立的。

  “我们周围啊,乱不得,更不能让帝国主义的脚再伸进来咯。”

  与日后有人觉得为何要帮助南北交趾统一,给自己塑造一个对手?其实从战略大局来说,交趾是必定要帮的。

  因为与一个交趾体量的对手相比,花旗人把手伸到交趾并且站稳脚跟,进一步收紧海上的那条封锁我们的锁链无疑是更大的隐患。

  交趾这种东西,只要自己不犯错,他们就翻不了天,最多就是“小朋友不听话,该打屁股了”这个级别。

  而花旗佬如果进了交趾,哪怕只是南交趾,那可就更加难受了,要知道一个事情,深水良港金兰湾可是在北纬17度线以南,花旗佬如果进了那里,整个南海将彻底暴露,也就不存在日后的什么南海堡垒海域了。

首节 上一节 225/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开局何大清离家,去帮人养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