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64节
洗衣粉,搓衣板,晾衣架,晾衣杆这是一个都没有……
程开颜跟在女孩身后,“我来打水吧,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行。”
……
打完水,回到房间。
刘晓莉坐在床上,弯着腰认真搓洗着手中单薄的衣物,绵密的泡沫沾在白皙修长的胳膊上,坐在那里就有种娴静淑良的气质。
虽然是个才二十岁的小姑娘,单单从性格和待人接物上来看,却表现的非常成熟。
对待舞蹈事业非常坚定,对待生活和家庭她也是一个很认真负责的女人。
程开颜坐在一边,看到她耳边垂落的发丝,轻轻将其捋到女孩白嫩的耳后,“小心点,别碰到伤口了。”
“嗯。”
刘晓莉抿了抿嘴,感受到来自身体的颤栗,脸颊一抹红霞升起,她不知道为什么才是第一次见面,怎么感觉像是相识多年一般……
好在只是不经意间的动作。
洗完衣服,二人带着衣服和被子下楼晾起来。
回到房间。
“累了吧?躺下休息一会儿吧。”
“……嗯。”
刘晓莉听到这话,迟疑了一会儿,还是选择和程开颜肩并肩,横着躺在床上,两条腿则落在地上。
经过窗户和窗帘过滤一次的阳光,带着暖和的热量落在二人脸上,催人欲睡。
不知不觉间,两人呼吸放缓,就着和煦的阳光躺在柔软的湖面,身体渐渐下沉。
“滴答滴答~”
下午的光线渐渐移转,热量也随之减少。
丝丝凉意袭来,刘晓莉半睡半醒之间能感受到一件暖和的大衣盖在自己身上。
“醒了?”
“嗯,几点了。”
她脸上还带着些许迷茫,撑起身子坐了起来,揉了眼睛。
“三点半,时间还早,对了我刚才把稿子拿过来了,你要看吗?”
程开颜递过去一块手表。
“要看。”
刘晓莉接过手表,手表的款式让刘晓莉有些熟悉。
“这不是小姨的手表吗?”
“是小姨的,出远门在外面没有说手表还挺麻烦的。”
“原来是这样啊。”
刘晓莉看着手表,漆黑的美眸闪了闪,似乎在做着什么打算。
随后她起身便看到书桌上放着一摞厚厚的书稿。
这就是新的小说吗?
女孩拉开凳子坐下,认真翻看起来。
过了会儿,程开颜去水房打了些热水回来,用干净的杯子给她倒茶,泡的是叶圣陶那边顺来的大红袍。
一人看着书稿,一人看着没看完的《飘》,都全神贯注。
一直到夕阳渐斜。
房间里非常安静,能听到窗外的鸟叫声以及女孩翻动稿纸的声音。
“晓莉姐五点钟了。”
“啊?”
刘晓莉被程开颜拍了拍肩膀,这才从书中的世界脱离出来。
此时的刘晓莉抬头看看天色与桌上的手表,这才发现已经看了一个多小时了。
“看到哪里了?”程开颜问。
“看到村子里发生疫病这里……开颜你这部小说,写的真好,难怪杨主编给予这么高的评价,我很喜欢青春无悔的知青生活,他们仿佛充满了干劲,热火朝天,为了农村建设而奋斗的样子。”
刘晓莉想了想,认真的说道。
在这一个多小时里,她就已经被小说中人物情节所打动,下乡知青的青春,小芳的暗恋,那种充满了年轻人活力的从文字中渗透出来,令人向往。
这明显是和伤痕文学截然不同的主题。
“谢谢,天色不早了,我送你回去吧。”
程开颜笑了起来,你还没看到后面呢,难怪没哭。
“好吧。”
女孩依依不舍的放下稿子,但又不好意思说能不能带回寝室去。
“稿子不能带走的,虽然已经印刷了几本,但原稿很珍贵。”
“那我……之后得了空能过来看吗?”
刘晓莉仰着俏脸,眼中带着期待。
“当然可以,只要你不担心跟我孤男寡女共处一室就行。”
“我才不怕!你又不是那样的人,再说了……我们本来就在处对象呀。”她下巴微扬,哼了声。
程开颜骑车将刘晓莉带回去,期间在街道上碰到卖冰糖葫芦的,就买了几个,随后又去商店买了些女孩子爱吃的零食,比如云片糕,酥糖,还有大白兔。
“叮铃铃……”
自行车的铃铛在江城歌舞剧院的女生宿舍门口响起,刘晓莉下车后站在宿舍门口,和程开颜挥手告别,一直看到他的背影消失在眼中这才上楼休息。
第59章 刘晓莉:不好意思,你是谁?
程开颜先去食堂买了点东西垫垫肚子,随后回到招待所将下午刘晓莉晒的衣服被子都收回来。
傍晚,他靠在床上,手里拿着纸笔写东西。
“咚咚咚!”
这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一个男人的声音在门口喊道:“开颜在吗?”
程开颜起身开门,发现是杨主编过来了。
“有事跟你商量。”
杨书案在门口跺了跺脚,随后将嘴里的烟头按灭,这才进屋来,开门见山,“今天社长找我谈话了,说是想见见你,主要是谈谈《芳草》,你这几天有时间的吧?”
“社长?我这段时间都有空的。”
程开颜点点头。
“没什么大事,就是见见面,顺便谈谈芳草刊登的具体事项,集思广益看看有没有什么方法,能让芳草迅速在鄂省打开局面,提高知名度,毕竟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你程开颜打开名气的一部作品,更加是《芳草》杂志社兴亡的关键之所在。”
杨书案沉声道,自从这两个月以来,芳草的销量下滑,社里领导都表达了不满,他这个副主编别说更进一步了,就连保不保得住都是个问题。
现在这部《芳草》的出现,得以迎来一线希望。
为了芳草一炮而红,杨书案现在已经红眼了,他什么都能做的出来。
“这还不简单,要么打广告,要么就找文坛知名大家提前评论,提前放出《芳草》的消息。”
“哎,这个好!我记一下。”
杨书案大喜。
随后他还没写完,就听到程开颜说了这么一句:
“对了,杨主编你还记得宋景明写给小芳的那首诗《小芳》吗?那其实是一首歌来着,我想我们可以把这首歌录制出来,放到广播电台里一天二十四小时循环播放,这样何愁没有名气?”
“那是一首歌?你还会写歌?”
杨书案一脸震惊的看着程开颜,他从来都没注意到那是一首歌。
……
次日一大清早。
程开颜跟着杨主编去见了编辑社的社长一面。
这位社长姓王,看起来五十多岁的,一张国字脸。
据杨主编说王领导是市里主管文艺方面的领导,社长只是代领的职位,平常很忙。
听完方案之后,王领导满意的点了点头:“小程同志提的意见不错,广而告之是没有这个先例的,新闻报纸可不能挪作私用。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