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258节
“都还是孩子懂什么啊,你说说看,我替你教训他。”
叶圣陶皱了皱眉,说道。
“噗嗤!”
“嗨!逗你玩的,他跟我有什么交集啊?”
陈伯吹噗嗤一笑,活像一个老顽童。
“你个老东西……没事消遣我呢?”
叶圣陶盯着他骂了句。
“不经逗,算了算了,跟你说正事。喏!你宝贝学生写的论文,你还没看过吧,我一看到立马就给你拿过来了,你好好看看。”
陈伯吹摆摆手,递过去一本书。
正是《北京大学学报》。
“论文?这小子还来真的?”
叶圣陶想起那天程开颜带着对象来的时候,说的话,顿时心里很是好奇,连忙翻看起来,很快看到论文内容的叶老爷子的脸色变得郑重起来。
就这样,陈伯吹父子喝着茶,叶圣陶看着论文。
时间缓缓流逝,直到叶老爷子合上书,看着远处天边的太阳,缓缓吐出一口长气,脸色上既有感慨,更有后继有人的欣慰,最终才万分感慨的说道:
“这孩子……还真是一鸣惊人啊,从这篇论文刊登开始,他那个未来的儿童文学大师的名头,算是彻底稳咯!”
“这么优秀,干脆让他做我学生算了。”
陈伯吹冷不丁的开口打断叶圣陶的感慨。
“这是我学生!”
叶圣陶眼睛一瞪。
“你刚才还说他不是,而且你办了拜师宴吗?邀请了对方父母吗?收了束脩吗?取了字吗?”
陈伯吹语气不咸不淡的,说完淡定的喝了口茶。
一旁陈佳洱真是听得心里发慌,生怕老父亲把叶老爷子气出心脏病来。
“你等着!我过段时间我就办,到时候我看你送什么礼!”
叶圣陶冷哼一声。
第188章 当之无愧的儿童文学大师!
事实的确如两位老人所想的那样。
在这个年代,全国论文发表数量总计相对较少,根据国家统计,一九七九年年全国全年产出的论文数量为六百多篇,国际论文更是只有少得可怜几十篇。
因此每一篇论文的产出,都能得到相关领域研究学者的极大重视。
许多大学的教授每天至少会花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阅览各个重要期刊上的论文,很多教授学者一有空就看论文,吸取其中的养分。
在这个初夏时节,这样一篇研究儿童文学的论文出现在国内核心期刊的头版上,即便这一领域的研究者相对少,也迅速引起了不少研究文学的学者的注意力和兴趣。
毕竟儿童文学在这些教授专家眼中,毋容置疑就是文学的分支,没有半点争议,许多文学上的理论放在儿童文学上,一样适用。
……
“程开颜?应道就是写《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那个?
他的作品写得这么好,没想到他还对理论还有研究?难怪在儿童文学上有这么深的造诣,有点意思。”
某师范大学的中文系教授看到这篇论文,不由心生好奇,低头翻看起来。
不一会儿功夫,他就沉浸其中,被论文中新颖,完整的理论所折服。
像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许多地方,特别是高校和研究院中。
“不会是同名同姓吧?”
“先看看,儿童文学三大母题?是元主题的意思吗?这个论点有意思!”
“发表在《北京大学学报》上应该不简单,哟!通讯作者是蒋婷教授,就是之前写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那个教授,而且审稿人居然是蒋风教授,这篇论文应该不一般。”
各大高校的教授们都不约而同的注视着那两个名字,对这篇论文心中升起巨大的兴趣。
从人再到对论文本身。
这些学者,甚至还有关注理论的作家们都以极快的速度,沉浸在这篇论文构建的理论框架当中。
人们都跟随着这篇严肃且专业的论文引导,在一篇篇儿童文学经典著作中遨游,跟着一起思考,一起分析。
……
北京城,某处四合院。
自上次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之后,郑渊洁就已经定居在BJ。
作为一名专职作家,尤其是专注于儿童的作家,他每天都会看书,每一期的儿童文学他不落下。
有时他还会看一些文学理论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此他也订购了北大的学报。
今天意外看到了程开颜的名字,这让他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原来儿童文学还可以朝着这个方向去创作?这三大母题还真是包罗万象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不仅仅是一部儿童文学创作的引导书,更是一部关于儿童文学审美和批评理论的教科书。”
郑渊洁在看完后,意识到这一点。
目前儿童文学在文学界的地位算是不高不低,高于通俗文学,低于纯文学。
这主要是因为儿童文学的专门评论家稀少,创作理论的不完善,成人读者的审美欠缺,不懂得什么样的作品是好作品。
只有同时兼顾到儿童和成人两类群体的作品,才能得到公正的认识和批评,就像程开颜写的《夜晚的潜水艇》以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那样。
但现在有了这样一篇理论“教科书”,或许这样的处境会有所改善。
“板块前段时间叶老和谢女士二人在文艺报上断言他就是未来的儿童文学大师,厉害。”
郑渊洁心中感慨不已,同时也感受到了自己和对方之间犹如鸿沟般的差距。
难道作家上个大学,作用真的这么大?
书桌前,郑渊洁握着笔陷入沉思,似乎作下了某个决定。
……
时间飞逝,这篇论文也逐渐发酵开来。
和郑渊洁一样,也有不少儿童文学作家意外看到了这篇论文,主要是因为《中国少年报》评论了这篇论文,将其评价为儿童文学界的一大步。
这几个月以来,有一批作家涌入了儿童文学领域,正是苦恼不知如何创作的时候。
有不少人看到这篇评论后,立刻跑去买了本《北京大学学报》,在看完程开颜的论文后,顿时茅塞顿开,恍然大悟,明白了该朝着哪个方向去创作。
随着时间的发酵,不止儿童文学界在关注,文学界有的人也大多关注起来。
在陈伯吹,方卫平等一些知名的学者在看完论文后,大量的翻找资料,惊讶的发现一个惊人事情。
那就是程开颜的这篇论文,居然是儿童文学研究界第一个拥有完整理论框架的创新性理论。
一时间国内学术界形成了共同认知,那就是程开颜的这篇阐述三大母题理论的论文,在不经意中谱写了一部简陋的中国儿童文学史。
国内第一部儿童文学史著作,虽然简陋,但仍然具备一定文学史的特征。
要知道近几年来,国际上对儿童文学史的研究如火如荼。
这篇论文一出,就代表着中国儿童文学界已经快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日后赶超英美也不是幻想!
在这些学者的共同认知下,这个消息很快便登上了新闻媒体。
国内知名关于少年儿童的新闻报刊《中国少年报》直言:“这是国内首部中国儿童文学史!”
今年诞生的少先队队刊《中国儿童》不吝盛赞:“儿童文学最新研究:三大母题论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儿童文学研究目前已位居世界前列!”
最后《文艺报》的评论姗姗来迟,只有几个字,却震动人心:“当之无愧的儿童文学大师!未来?未来已来!”
……
“红玫!你看今天文艺报上的评论。
居然直接在标题上标明了了儿童文学大师?!还真让你们学校的小程老师成了!”
“是啊,已经有好几家报纸出来站台了,这次可不是说着玩的,这是陈伯吹和一众儿童文学界的专家们说的。”
翌日,七月十号。
一辆直达新街口大街的公交车上,程开颜坐在塑料板凳上,手中拿着一份报纸看着,大开的窗户外袭来微风,吹动他额前的发梢,顺便在耳边传来呼呼的声音。
最近天气太热了,程开颜就开始坐公交了。
虽然人多,好在他是在始发站上的车,抢下一个座位。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停靠的次数变多,车上的人也越发多了。
这条线路是许多大学生上学的路线,北师大,北外,北邮等高新的学生都坐这辆车。
坐在他前面的是两个衣着朴素,扎着羊角辫和马尾的清秀女孩,正拿着一份报纸非常兴奋的交谈着。
交谈的内容正是程开颜和他的那篇论文造成的影响。
“红玫,真羡慕你在北师大上学,每天都能和小程老师见面。”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