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第139节
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经过一下午的时间发酵,大家都知道他们人民文学来了一篇爱情小说,甚至隔壁当代,还有人文社的人也有不少人都知道了。
大家之所以到了下班的时间点,还没有离开,就是想看看这部小说到底能不能过稿。
爱情题材,自从嗡嗡嗡之后在国内就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即便是现在改开之后,也没有多少人写。
当前文坛流行的作品,好像不批判点什么就不舒服,不尖锐的,不血淋淋的撕开现实,就不是伟大的作品一样。
这是时代造成的,现在就是允许他们批判,允许他们揭露。
这也导致了很多这时期的作家有这种倾向,被时代的风格牵着鼻子走,就比如一个鲜明的例子莫言,余桦。
可以说程开颜的这部爱情小说《情书》要是刊登在人民文学上,必然引起极大的关注。
这是每个编辑心知肚明的事情,编辑们既担心出现问题,又期待着这篇小说能够通过主编张光年的审核。
但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编辑们也都从崔道怡口中得知了,这篇爱情要是想刊登在人民文学上,那就必须要有远远超过刊登标准的质量和文学性。
这一点就特别难了,本身人民文学的质量要求就极高,由于是月刊,一次刊登的小说大概在十几部小说左右,一年才不到一百部作品。
有时候没有好的作品,甚至还会延期发行。
登上人民文学,就等同于成为了出名的大作家,还有很大的机会获得当年的全国短篇小说奖,这可是当前国内最高,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了。
这就直接导致了人民文学极高的含金量!
就在一众编辑们惊讶于程开颜这篇爱情小说通过审核的同时,崔道怡猛地站起身来,不可思议的问道:“真的?主编你确定了?可我们都还没看过呢!”
“这篇稿子通过了我这边的审核,我相信这样好的作品,你们看过之后也会同意我的决定的。”
张光年沉声道,虽然在人民文学他可以做到一言堂,但三审三校这个制度他自然不会破坏。
这篇稿子只是通过了他这个主编的审核,接下来就是他们这些编辑,副主编来审核。
最难的主编这一关都通过了,其他编辑自然不成问题,更何况这篇小说的质量如此之高。
张光年可以很负责任的说刊登不成问题。
“那就好,究竟是个什么故事?刚才我们问小程,他硬是不说,说什么剧透的话等看到书之后就没有那种惊艳的期待感了!”
王蒙这时候目光灼灼的看着张光年,兴致勃勃的问道。
下午几人带着程开颜在人文社这四栋楼里上上下下,走了个遍,也正是如此人民文学来了篇爱情的消息不胫而走。
搞得大家心里都很期待,期待这篇小说能否刊登。
更期待这篇小说到底写了个什么样的内容。
“咳咳,我也是这么觉得的。
不过可以给你们透个底,小说叙事的方式另辟蹊径,文字清新淡雅,用极为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美好且哀而不伤的爱情故事,虽然文字朴实平淡,但非常打动人心,特别是上过高中与大学的人就能懂其中真味。”
张光年看了眼程开颜,并没有剧透,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个概述,但评价却很高。
众人听到这个评价,在心中细细品味,对《情书》无疑是更加好奇了。
“是描写校园里的爱情吗?好独特的方式。”
“我先看吧,我是实习编辑,按道理来说,一审是由我们实习编辑来看的!”
一个才二十多岁的女实习编辑举手,自告奋勇说道。
“我来吧!”
“我来,你们不是不喜欢爱情小说的吗?”
“谁说的,哪个女生不向往爱情?”
……
编辑部里因为这篇稿子吵了起来,大家都想第二个看到这篇小说。
“行了行了,我第二个看,老崔啊你之前不看好这个题材,我王蒙这个老前辈给小程同志掌掌眼。”
王蒙撇了眼一边同样跃跃欲试的崔道怡,当然不让的站出来说,顺便点他一下。
你不是不看好吗?那你别看了,我王蒙来看!
“至于吗?只要是好小说,我都喜欢,我只是觉得我看好并不能让小程的小说刊登,这不是在浪费他的时间吗?现在主编同拍板了,我当然是举双手支持的!”
崔道怡叹了口气,给程开颜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其实他并没有恶意的。
“没事,你们看吧,稿子既然交到了你们手里,你们自己决定吧,现在天色也不早了,我就先回去吃饭了。”
程开颜笑了笑,他不是小心眼的人,这点事情当时就过去了。
“要不我们去一起吃个饭?我老崔请客,就当补偿我们小程同志了!”
崔道怡听到这话提议道。
“还是不用了,家里还有人等着呢。”
程开颜婉拒道,母亲徐玉秀还在家里等着他回家呢。
“走喽走喽,下班下班。”
“下班!”
程开颜一说要回家,大家这时也想起来了这会儿都下班了。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的拥簇着程开颜下楼去了。
走到大门口,张光年拉住他,凑近了:“你小子非要写秋叶这个角色是吧?好讨厌这个角色,就像纯白的一张画卷上出现一个污点,看的人不适,能不能把他的戏份删了?”
“哈哈,没想到老爷子你还是个纯爱党啊!”
程开颜听到这话,就知道张光年是什么意思,顿时乐得不行。
“不能删啊,您老人家回去仔细想想就知道了。”
程开颜说完,便大长腿一抬跨上自行车扬长而去,留给张光年的只有一个削瘦的背影和自行车铃铛叮铃铃的声音。
“这小子……说的倒也是,不过纯爱党是什么党?瞎造词儿!”
第123章 人民文学确定刊登情书
“冰糖葫芦~”
傍晚的北池子大街上一个卖手工冰糖葫芦的小贩,站在巷子口手里竖着粗长的木棒,上面用稻草编制的草垛子叉着一圈一圈,火红喜庆的糖葫芦,有山楂的,有橘子的,还有苹果的,看上去就很好吃。
几个穿着小号花棉袄,流着大鼻涕的毛孩子一边玩闹,一边馋得不行。
“叮叮叮~”
一辆自行车驶来,王蒙踩着自行车踏板往家里赶去,车篓子里的公文包塞得满满当当,下班后他成功将崔道怡损得没脾气,这部小说《情书》也是如愿以偿的被王蒙从张光年那里拿到。
“你爸回来了!”
一个小孩儿推了推一个不起眼的小女孩,指着王蒙喊道。
“爸!”
“咋啦!”
“我想吃冰糖葫芦儿!”
“行,你爸今天高兴。”
王蒙无奈的看着小女儿王伊欢,单脚撑地,冲一边卖糖葫芦的小贩喊:“来串冰糖葫芦!”
“好嘞!”
买完糖葫芦,王蒙将小女儿王伊欢捞起来放车前杠上,啃着吃了起来,几个小孩儿眼巴巴的看着,馋得不行。
“分点出去。”
“哦哦。”
……
王蒙从去年调回北京城之后,在京城市作作协担任领导职位,同时也在人民文学编辑部担任一定的职位。
他现在住在皇城根的北池子大街招待所,是京城文协安排的住址,环境很不错,勉强住得下一家五口人。
带着女儿回到位于北池子招待所的家里,妻子和大儿子二儿子已经等候多时。
王蒙的妻子名叫崔瑞芳,大儿子王山,二儿子王石,小女儿叫王伊欢。
“回来了?”
一个留着短发温婉中年女人带着围裙,手里拿着锅铲从厨房走出来。
“嗯。”
“吃饭吧,等你半天了。”
一家五口人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聊着今天遇到的趣事。
“今儿怎么会这么晚?”
妻子崔瑞芳夹了颗花生米疑惑道,人民文学的工作时间是到五点,像今天这样六点钟才回是少数情况。
上一篇: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下一篇:港综:暴兵系统!开局截胡小结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