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从驾驶员开始 第1031节
苏主任被大家齐刷刷地盯着,现在不说实话是不行了。
“多,每年都有人因病倒下,今年不知怎么的多了不少,我也是头大,一点办法都没有。”
“李师傅,你有什么办法?这病很严重吗?”
身为车间主任,苏主任的心里也担心,要是车间工人大规模因病倒下,这可就是重大生产事故。
饥荒前还好好的,饥荒后情况就严重了,尤其是今年。
他上也上报了,但医生没找到问题所在,那就只能接着做。
“说实话,每天呆在这样的环境,又得时刻提防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猫不能够,大家也没得办法。”
“工人们要养家,只能老老实实干,想要转走也没得办法。”
几个工人病倒,引起不了上面重视,但他不得不重视。
以前车间还招工人,大家干了段时间就做,现在厂里不招人,用一个就少一个。
要不是轧钢厂是大厂,有高级工手工制作,少的工人更多。
李开朗问道:“出了这样的事,工人都病倒,他们家属就没来闹事吗?”
“哪能不闹事,只不过是处理好了。”
所谓的处理,不过就是赔钱,几百块钱,工人要是能做,就接着做,做不了就病退,保留工作。
既赔了钱,又保留工作,总之是安排好了的,工人家属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苏主任不是没想过解决,但一直找不到点上,有想过把车间停了。
但这车间的任务比较重要,怎么可能停的了。
杨厂长看着李开朗和苏主任你一言我一句,还是有些不明白这个病具体有多严重。
“小李啊,你说的这个病有些云里雾里的,有没有更简单理解的?我们都进去了,身体不会有事吗?”
其他车间主任点点头,紧张地盯着李开朗,他们的命可重要多了。
李开朗简单解释:“这金属粉尘好比是沙土,少量呼吸沙土没事,身体会慢慢排出来。”
“但车间里的工人呼吸多了,毒素在身体不断累计,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影响.”
一众领导只听到没事便如释重负,“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之后后面的话,直接左耳进,右耳出。
杨厂长点点头:“那这该怎么防治,总不能停车间吧?这车间可是冲压很多不好制作的工件。”
“说来也简单,这病挺好防治的,把自己弄得跟医生似的就行。”
当即,李开朗把后世的防治办法说出。
说白了就是戴口罩、面罩、防尘眼镜,减少金属粉尘吸入的风险,防护产品定期更换。
保证车间的通风,定期对工人的身体抽检。
苏主任听着,两眼放光:“有办法就好,有办法就好,可算是有办法解决了。”
杨厂长对这些办法信以为然,他也没有什么办法,现在先用李开朗的办法先。
“杨厂长,我看这类事件需要尽可能调查清楚,我看要不从咱们车间开始调查?”
“这不仅仅事关咱们轧钢厂的事,也事关所有冶金厂的事。”
既然现在没有明确性的尘肺病,那就从现在开始调查清楚,早一点调查清楚,也能早点保护好这些工人。
能来压件车间的,基本上都是家里的顶梁柱,他们可不能出事。
“你说的对。”杨厂长点头。
以前没发现,现在既然发现了,那就要重视起来。
杨厂长转头对苏主任道:“你现在让工人们停活,先去医院检查一下身体,一会我让后勤主任去采购那些东西。”
“工人的医疗费,厂里全出,让他们安心检查养伤,期间的工资照发。”
苏主任想说什么,却被拦住。
“工人的身体最重要,车间的生产可以先放一放,就这么决定了。”
“是!我现在就去。”苏主任当即转身进车间,吆喝大家停产停工。
一众工人不明所以,只是先走出车间。
呼吸到外面的新鲜空气,工人们不由地心旷神怡,感觉压抑的胸口舒服很多。
领导们先行一步离开,既然要调查,那就要调查清楚。
至于怎么调查,厂里的人也不是吃干饭的,自然是会事无巨细地调查清楚。
车间的工人第一时间被带去医院检查,得出的病症都是肺部炎症。
只是在李开朗提醒下,医生再次深入检查,果然是发现了具体病症所在。
医院也配合上轧钢厂进行具体调查。
到此,也就没李开朗什么事。
第570章 返销粮 仇恨的种子
事了,李开朗便回运输队,月初事情还算挺多的。
这么一巡视下来,用了一两个钟,现在也就够做一个任务。
“小李,你来一下。”忽的,师父张金武朝着李开朗挥手叫道。
“唉,来了。”李开朗当即来到师父面前。
“刚才粮站打电话过来找我们搭把手,正好你有空就去了,到时候会有人跟在车上。”
张金武将任务单递给李开朗看。
任务简单轻松,就是运一旁粮食去乡下买,买卖由粮站的人负责,李开朗就负责运粮食和人。
这批粮食是返销粮。
所谓的返销粮,就是在粮食收成不足,农村缺粮的时候,返销一批粮食给农村。
这也是四九城保证农民的生活需要,所制定的一项政策。
现在距离秋收也接近,这批粮食更多的是保证农民收粮食的时候有足够的力气,不至于昏迷在田里,耽误抢收。
“行,我接下来,现在就去。”这么轻松的任务,干嘛不要。
当即,李开朗拿着任务单直奔粮站,粮食上了车,副驾驶也上了粮站的人鲁俊。
“李师傅,咱们走吧。”
“坐稳咯。”
轰隆隆——
卡车直奔乡下,先从最远的村子开始。
一众农村处理好了农田,纷纷回家开始做饭,正好来的是时候。
“大家一个个来,不要挤,不要急,都有份。”鲁俊吆喝道。
一旁的村长维持秩序呵斥道:“都沙楞排好咯,谁敢谁最后买!沙楞赶紧的。”
村长发话就是管用,大家立马排好队,一个个来。
秩序维持好,鲁俊就就开始卖粮食,根据男女老少劳动力,每人能买5-10斤不等。
一家算下来最少也能有个25斤左右。
粮食不多,但起码能撑到秋收,也就够了,再说他们自家也有粮食。
村长在一旁吆喝:“有带钱的交钱,没带钱的让人回家去取,没钱的就先记村子的账上,等年末一起结清。”
没带钱的本来还庆幸不用给钱,看样子这钱是不得不交。
“同志,我家里人多,能再多卖点粮食给我吗?”一老汉求道。
老汉想着趁着现在卖粮,多屯点,至于钱不钱,到时候再说。
“同志,多不了,这都有数的,你要多了,其他人也要多了咋整,您让我怎么做,您就别让我难做了。”鲁俊反求道。
村长解围道:“行了行了,老王你赶紧的吧,大热天赶紧拎粮食回家去。”
村长发话就是管用,一下子就将大家的小心思打消掉。
“鲁同志,乡下人没见识,你见笑了。”
“哪里哪里。”鲁俊不敢接这话茬。
“下一个!”
一个又一个的人拎着粮食回家,记在账上的数额逐渐累积。
农村人没有多少人是有余钱的,不少人都是凑紧过日子,到年底结算公分,有的还要倒欠村子钱。
对于这些欠钱的,他们要是不还,村子也拿他们没办法,手里没钱就是想还也还不了。
要是硬逼着人家砸锅卖铁还,人家活不下去,逼急了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直接一把火烧了农田,也不是做不出来。
上一篇:高武时代:我能一键跳过修炼过程
下一篇: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