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60年代:我有一个商店 第148节

  “豆腐里面放肉馅,好特别。”周旭强吃了一块,有点烫嘴,但确实好吃。

  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这么吃豆腐。

  “都多吃点。”周益民跟大家说道。

  今晚做的量有点多,但也不用担心吃不完,这年头的人太能吃了,个个都是饭桶。

178.第178章 周志文“送货”

  178.

  第二天,村民们在老支书和大队长的带动下,开始搭建温室大棚。

  根据周益民的描述,他们大概知道怎么做了。

  等周益民去参观的时候,人家已经搭好了几个。他一看,比他预想中的还要美观、实用。在他的设想中,村民们还做了相应的优化、改良。

  “益民,你看怎么样?需要改吗?”老支书问。

  毕竟这温室大棚,跟周益民昨天说的有所不同,他们真怕不合格。要知道,这次他们周家庄是下了血本的。

  “很不错!比如预想中要好,就这么搭建。”

  周益民毫不吝啬地给与肯定。

  有些事,还真不能看扁以前的人,不能低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等。

  听到周益民的话,大家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干活更加有劲了。毕竟他们的劳动得到了肯定,这显然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

  见村民们做得比他设想中要优越,周益民也就不指手画脚了。

  他开着车,拉那一车的黄花梨木离开周家庄。

  在一个无人的地方,顺手将车上的那些黄花梨木收入商店背包中。转了一圈,再次回到周家庄,让人帮忙继续装车,来回折腾了三四趟,才终于将那批木料全部收入囊中。

  这些黄花梨木老料,放在二十一世纪,至少都是千万起步的。

  过亿就别想了。

  那些黄花梨木拍卖过亿的记录,都是明清家具,跟木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是成品,可以充当艺术品,一个则是原材料。

  哪怕这种原材料稀有贵重,也不可能跟成品相提并论。

  ……

  而就在这时候,入职才两天左右的周志文,第一次开始给科研所“送货”。

  原本他是打算谨慎点,小打小闹的,但经周益民那样一说,只好加大“供货量”。像这次,他从独门院子那边地下室搬出来一筐鸡蛋,以及100斤的腊肉。

  即便周志文成了科研所的采购员,进出依旧要接受检查。对此,他没有意见。守门的子弟兵检查一遍,发现都是鸡蛋和腊肉,心头也忍不住大喜。

  那名士兵敬了个礼:“周同志,请进。抱歉!检查是规定。”

  周志文笑着点头:“没关系!理解。”

  进去后,周志文直奔食堂,没有在科研所乱窜,也不乱打听,就安安分分做自己的事情,其他的一律不管,免得惹祸上身。

  本来还坐在办公室的黄主任听到周志文给科研所采购了鸡蛋和腊肉,顿时坐不住了,匆匆赶来。

  “哟!这么多?”

  看到那筐鸡蛋,以及那一小堆的腊肉,黄主任相当高兴。这个工作名额给出去太值了呀!不就是多给一份工资吗?

  只要能弄来吃的,那都不是问题。

  钱在这个时代,甚至还比如粮票等。

  周志文笑道:“主任,人家跟我说了,过几天还有一批。”

  “好,太好了。你跟那边说,价钱不是问题,务必要留给我们科研所。你们快点,尽快入库,给志文结算。”黄主任急声说道。

  他也不追问东西的来源,那是每一位采购员的秘密。

  再说,那些对他来说也不重要。他要的是结果,是粮食等吃的物资,别的也不归他管。他要做的,就是想方设法保证科研人员的营养问题。

  做入库统计、登记等的同志立即行动起来。

  在黄主任的干预下,采购价比往常还要高出2毛钱左右。

  这么做,本来是不符合规定的。但如今吃的实在是短缺,好多所谓的规定,其实已经形同虚设。

  你不这么做,你们单位就采购不到吃的,那可就是黄主任等人的失职。

  因此,也就只能这么做了。

  按照正常市场价采购,你真的别想弄到一粒计划外的大米。试想一下,你这跟市面价一样,我为什么要给你提供?我给其他单位不好吗?或许还能捞点别的好处。

  这种情况,大家以为上面的大佬不知道?

  大佬们的消息灵通着呢!

  之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是因为规矩摁死的话,情况会更加糟糕,甚至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就拿鸽子市之类来说,上面很清楚这些存在,但没有完全清扫,而是留一个口子让老百姓喘气。

  拿到钱后,周志文又问:“主任,周家庄种了不少计划外的蔬菜,目测一两周后就能陆续采收,我们要不要争取一下。”

  周志文也知道,村里跟钢铁厂有合作。那些蔬菜不愁销路,但如果科研所也需要,他会尽力争取一些。

  毕竟自己是领科研所的工资,肯定得为科研所考虑。

  “有什么蔬菜?”黄主任好奇。

  “最快采收的是小油菜,后面还会有蘑菇、白菜、萝卜、西红柿、豆角、南瓜等。当然,以后还会有鸡鸭之类。”周志文不妨给黄主任透露一二。

  黄主任是越听眼睛越亮,最后甚至想要怂恿周志文去跟周家庄谈,让周家庄将养的鸡鸭等家禽都卖给他们科研所。

  都是肉呀!

  “志文呀!你回去好好跟你们老支书说,他们钢铁厂能给的价格,我们科研所也能给,尽量优先供应我们这边。”

  黄主任早知道那村子跟钢铁厂的关系了。

  这并不难查。

  在前些天和周益民见面后,他就稍微打听过跟周益民相关的事。

  “啊!那可能有点难。”周志文实话实说。

  人家钢铁厂先是对村里的学校进行捐赠,然后又是医疗支援等,全都是实实在在的给好处呀!

  因此,村里的产出,首先供应的肯定是钢铁厂。

  “尽力而为嘛!”黄主任拍了拍周志文的肩膀,鼓励道。

  “行,我回去问问老支书和大队长。”

  实际上,是要问周益民。但在外面,他们都很默契地不提周益民,免得被有心人拿去做文章。

  离开科研所,周志文返回独门院子,发现益民也在,跟大鹏他们在吃一种他没见过的瓜。

  “志文哥,回来得正好,吃哈密瓜。”周益民招呼道。

  周志文将钱交给周益民,然后一边吃瓜,一边转述黄主任刚才的那些话。

  感谢白Sir、08a,以及zsx啄木鸟三位兄弟的打赏!

179.第179章 哈密瓜

  179.

  “这叫哈密瓜吗?真甜!”

  周志文吃了一口,就忍不住想起家里的老婆、孩子,以及老母亲。

  要不是在城里,距离家有点远,他估计都不会咬第二口,必须将这块瓜拿回去,给老婆、孩子、老娘都吃点。

  这年头,吃的都不够,更不要说甜食。

  另外,哈密瓜这个名称,他还是头一回听。

  周益民笑道:“它是甜瓜,或者说蜜瓜的一个品种。”

  后世,哈密瓜也培植出许多品种,形态各异,风味独特,有的带奶油味、有的含柠檬香,但都味甘如蜜,奇香袭人。

  “吃,别不舍得,等你回去,让你带一个回家。”周益民一看周志文那神态,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

  那几乎是所有中国人的一种习惯。

  有好吃的,都想着家里的老婆、孩子。

  周志文迟疑:“这很贵的吧?”

  罗大鹏跟周益民相处多了,可不跟他客气,对周志文说道:“志文哥,你还想替他节约呀?给就拿吧!”

  周益民横了一眼罗大鹏。

  接着,也说道:“朋友送的,这玩意在我们这就是稀罕物,但在产地不怎么值钱。”

  得!听周益民这么说,周志文也就放心吃起来。他吃得很干净,哈密瓜被他啃得只剩下一层纸一样薄的皮。

首节 上一节 148/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修仙:我有一个物品栏

下一篇:重生最强太子爷,制霸全球经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