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712节
“别着急。”
江弦笑了笑,“除了北美的版权,你再附送我几个地区。”
“.”
贝托鲁奇和托马斯这才觉得对劲。
锱铢必较,这才是江弦嘛。
之前和他谈判就体会到了,这厮可不是什么大善人。
“你们‘今天影业’有那么多熟悉的院线吗?虽然我不介意和你谈地区的发行权,但是你们至少得能保证我们的电影发行顺利。”托马斯格外谨慎。
是,你江弦给的钱是很多。
但万一你们“今天影业”操作不好,害得我们票房扑街,我们这部电影真正可以入账的大头可就收不到了。
“这个你放心。”
江弦做了个安抚的手势,“《绿光》你们知道吧?”
“《绿光》?”
贝托鲁奇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法国名导侯麦的艺术电影,在前段时间举办的第4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一举拿下象征意大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的金狮奖。
他为啥知道呢?
因为他就是评委主席,这部电影就是他评选出来的结果。
而前段时间,《绿光》借着金狮奖的东风在海外院线上映了。
借片名吉言,电影上映后仿佛遇见了一个奇迹。
这部超低成本制作的影片,不仅以黑马之姿在威尼斯勇夺金狮和最佳女演员,还在国内外票房大爆。
法国那边的媒体声称,《绿光》成为了法国影史上收益率最高的影片之一。
贝托鲁奇知道这些,托马斯作为电影业界工作者,对《绿光》的奇迹也并不陌生。
而且他们知道的更多。
听说《绿光》在电影发行上开创了一条先河,这事儿已经在好莱坞那边传遍了。
说起来,时也,命也,运也,发行公司英明也。
也不知道是谁的主意,时值美国付费频道Bravo和AMC方兴未艾,《绿光》竟然与之合作,开创性地在登陆影院的三天前先在电视上进行了首映。
但俩人还是耐着性子,听江弦把这事儿给讲了一遍,正当他们疑惑之际,这货又幽幽的来了一句:
“你们可能不太了解,这部电影的北美发行权就在我们‘今天影业’手里。”
“什么?”
在贝托鲁奇和托马斯的震惊之下,江弦同时承认了“今天影业”与美国付费频道Bravo和AMC合作的事情。
“侯麦对电视一直都很有好感,他觉得电视这种相对私密的观看空间、近距离的观看方式,更适合他的电影。
恰巧,我们‘今天影业’也对电视这一方面很看重,我们和他们‘菱形影业’一拍即合,共同策划了这次登陆院线前的电视首映.”
“竟然是这样。”
托马斯一脸吃惊的听江弦讲完《绿光》这件事情的内幕,他当然不会怀疑江弦在吹牛,都是电影业界的,这事儿也不是什么隐秘的事情,打听一下便知,所以江弦没必要在这件事上给自己揽功劳。
而通过《绿光》电影的发行成功,也证明了“今天影业”的确有自己的发行能力,而且在营销上颇有一番手段。
两百万美元.
贝托鲁奇和托马斯又商量一番。
“今天影业”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发行能力,而江弦给出的好处,绝对要比好莱坞所有的电影公司给出的好处更大。
那这确实值得他们试一把。
“对了,你还要哪里的发行权?”托马斯有些顾虑,担心江弦在北美的基础上继续狮子大开口。
“日本怎么样?”
“绝对不行!”
托马斯的态度很坚决。
美国、日本、东南亚这可都是狗大户。
200万打包拿走北美和日本那他们得亏晕过去。
“新马呢?”
“那就不只这个价钱了。”托马斯咬着牙说。
他做过功课,新马就是新加坡和马来,这些地方一向是华语片的接受地。
《末代皇帝》虽然不是华语片,但拍的是中国的故事,因此托马斯相信电影在新马会有很好的市场。
“江,你也明白这样漫天要价是浪费时间,我希望我们都真诚一点。”和江弦掰扯半天,托马斯忍不了了,来了这么一句。
“嗷。”
江弦笑了笑,他也知道不可能,但就想试一试,试试又不会怀孕,说不定托马斯脑袋一抽风就答应了。
“这样吧,我再提三个地方,中国的、香港的还有台省的,我不会再让步了,这是我最大的诚意了。”
“.”
托马斯和贝托鲁奇一合计,这仨地方不仅形势复杂,市场规模也不算大。
非要比的话,台省那边还行,至于中国市场,手握中国院线的中影公司虽然非常喜欢引进外国电影,全国放映,用资B主y的电影挖老百姓的口袋,但抠抠搜搜也是国外电影人们对他们的固有印象。
这倒也真没办法,中影确实穷。
因此,两百万美元,把这些地方也算进去的话,这俩人也不是不能答应。
崇尚独立的加州洛杉矶。
“今天影业”的制作片场和办公室设立在这里。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好莱坞山脚下的摄影棚,遍布全城的后期制作公司,能够有效节约成本,这对任何一家影视公司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先不着急,这个剧本我寄给老板看看。”赵振开看完李安给他的剧本,觉得还算不错,不过他也不敢擅作主张,还是先让江弦品鉴品鉴为好。
有时候他也在想,为了公司的发展,江弦是不是出来亲自坐镇比较好?
正想着这件事,又很快接到国内的电话。
“两百万?”
“北美发行权?”
“谈妥了?!”
“.”
哎呦。
这人在国内。
事儿是一样不落下。
第514章 《鸣鸟与蛇的歌谣》
赵振开人在国外,接触到国外的自由气息,以及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以后,总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白的跟张纸似得自己了,而是被资本的恶臭污染了的资本家。
这种情形难免会致使他对身处国内的大老板江弦产生不信任。
你在国内,我在国外,国外的社会形势变化有多快,你怎么可能比我懂?
然而这种想法每次刚刚出现,都会被江弦迅速的亲手掐灭。
江弦每一次的指令和想法,都会让赵振开觉得这家伙怎么比我还资?
就说上次电影节,在江弦的坚持下,赵振开不得不毁约,以一个极低的价格谈下《绿光》的北美版权。
因为这事儿,惹得六十多岁高龄的侯麦大导怒喷赵振开不讲武德,来头来骗,因为“今天影业”的高报价自己已经拒绝了好几家北美影视公司,结果这个时候他又说之前价格给高了,要重新谈。
最后“今天影业”以一个相对低的报价,拿下《绿光》的整个北美发行权,结果江弦又要在登陆院线的三天前,让电影提前在付费电视频道上线。
这事儿又让赵振开很为难。
好不容易让电影在院线铺展开,要是让院线的人知道这事儿,那不得戳着他的脊梁骨骂?
被骂了不要紧,把院线得罪了,那以后“今天影业”还怎么在北美影视界混?
就跟徐峥似得,一部《囧妈》从院线撤档,扭头登录流媒体平台,免费上映,在观众里面赢得叫好一片。
那院线的人能吃这个哑巴亏么?
据说有几十条院线联合起来向电影局市场处提交请示,说你们这个《囧妈》,太不讲道德了,我们电影公映窗口期,你这么玩,那简直是摔我们的饭碗,不想让我们吃饭了,是对电影产业发行机制的践踏和蓄意破坏。
这是背信弃义、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赵振开当然有这个顾虑,不想因为这件事儿得罪好不容易拉起来的院线关系。
但架不住江弦态度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