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657节

  在座的基本是评论界最顶尖的那一撮了。

  而江弦的战斗力,令人咂舌。

  几乎是每一条对《平凡的世界》的批评,他都能一针见血的对其进行反驳。

  当然了,作为后世来人,江弦肯定知道《平凡的世界》经受住了时间的检验,成为了中国文学不朽之作。

  但能说这一屋子的专家们目光短浅吗?

  倒也不能。

  能进入这个殿堂,对作品说三道四的,那绝非等闲之辈。

  而且评论家与作家毕竟是两个职业,评论家是理性的,作家是感性的。

  评论家会将作品放在更大的格局里反复比较,会对跳出旧有窠臼的作品另眼相待,会对艺术创新大加赞赏。

  但会对在现有艺术框架下做得更好的作品嗤之以鼻。

  这种情况不论是当下还是后世都存在。

  只不过现在的这些评论家们太直率了。

  口无遮拦,臧否由心。

  不像后世似得,只赞扬不批评,整的文学研讨会和大家一块儿包饺砸似得,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这才导致今天的研讨会出现了眼下的这种情形。

  而且个人是不可能超越时代的。

  现在思想刚解放,文学的价值在于启蒙。

  而在后世,文学启蒙的任务也过去了,价值标准也不同了,作家有机会平等地讲故事了。读者有心情心平气和地感受人物的命运了。

  因此,很多当年批评过《平凡的世界》的评论家都说过,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恐怕还是犯同样的错误,认为这是一本庸碌之作,不可能更改。

  “我最后再讲一句吧。”

  就在双方观点碰撞越发激烈之时,江弦忽然总结性的开口道:

  “眼下我们所见到的《平凡的世界》,还只是全书的第一部,没有充分展开,更谈不到有什么巨大高潮的出现。”

  “因此,现在就为这部作品盖棺定论,我看还为时尚早。”

  听到他的话,不少人认可的点头。

  他们大多数人之所以持保留态度,也有江弦说的这一部分原因。

  “我们不妨等到这部小说的第二部、第三部全都创作结束以后。”

  江弦道:

  “等到这部作品发行的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以后。”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

  “这部作品究竟如何,究竟是该否定,还是该肯定。”

  “时间会给出答案。”

  包括雷达在内的评论家们,一下子听出了江弦这一番话的言外之意。

  年轻气盛啊!

  他们哪能听不出来,江弦这话是要和他们打个赌啊!

  赌的就是今天这本《平凡的世界》。

  虽然不理解江弦为什么会对路遥有那么巨大的信心,但雷达还是很欣然的接下了江弦的这个赌约。

  “那好。”

  “就让时间来验证我们今天的观点,究竟是谁对谁错。”

  “就让时间来验证《平凡的世界》这部小说,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看。”

第481章 “路遥同志,保重身体!”

  今天这个赌约,毫无疑问会在文学界掀起一阵轩然大波。

  江弦,当下文坛最炙手可热的作家,除了写作,背后还带着一连串的荣誉。

  而其余对《平凡的世界》全盘否定的评论家,又代表着当下文坛评论界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话就是权威,是每个作家都需要去聆听的教诲。

  现在这两方,居然因为一部小说争了起来,站在了态度截然不同的两面。

  那就很有意思。

  究竟是江弦慧眼识珠,还是雷达这些代表权威的评论家们技高一筹。

  这就要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看看路遥的这部《平凡的世界》,是否真的能够经受住时间以及文学的考验。

  “江弦同志。”

  研讨会结束以后,路遥特意过来把江弦拦住。

  这个有些腼腆的陕北大汉,砸吧着嘴,说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今天.谢谢了。”

  “有什么好谢的。”

  江弦冲他笑笑,“我愿意为《平凡的世界》发声,不是因为你我的交情,而是因为这部作品本身的优秀,才站出来为这部作品而鸣不平。”

  路遥听了这话,眼眶一酸,险些掉出泪来。

  路遥是硬汉。

  铁打的硬汉。

  可这一刻还是忍不住的动容。

  为了创作这部《平凡的世界》,他切断了一切外部的打扰,一头扎进了铜川矿务局陈家山的煤矿,创作他的长篇小说。

  他专门打了张表格,上面清楚地写着从1到53章的一组数字,并把它贴到房间的墙上,每写完一章,就划掉一个数字,以此来激励自己的漫长创作行程。

  为了找到总的“终点”和各个不同的“终点”,路遥走路、吃饭、大小便,甚至在梦中都在想,最终写出了这篇《平凡的世界》第一部。

  但是拿给《当代》杂志以后,编辑周昌义认为没有新意,没有悬念,没有看上,后来又被《当代》的另一位编辑以不适应时代潮流,属于老一套的“恋土派”退稿。

  历经坎坷,第一部才艰难曲折的在《花城》上有了发表的希望。

  毫无疑问,路遥的内心绝对是高傲的。

  创作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以后,路遥发现自己的饭量开始骤减,曾经强壮如牛的他就连走路也喘粗气,有时候累到连头也抬不起来。

  如此付出,只为了完成心中的巨大目标。

  他有着极高的心理预期。

  可长时间以来,这种不被承认的落差,让这个硬汉也有点难以忍受这种艰苦创作却不到承认的委屈。

  而就在这个时刻。

  江弦出现了,他也是第一个对《平凡的世界》表露出极大喜欢的作家。

  这就让路遥觉得,他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沼泽之中,被江弦拉了一把。

  江弦知我!

  “我创作这部小说,是因为柳青同志和我讲过一番话。”路遥平复了下情绪,给江弦透露道。

  柳青是陕西的小说家,小说大都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他的代表作《创业史》是轰动时代的巨著,同时,柳青也是路遥的偶像,是他的精神导师。

  “记得我们之前讨论过,陕西缺少一部大书,一部能向陕北的历史作交代的大书。

  柳青同志和我说的也是这样,他的《创业史》第二部当时在《延河》发表,我有幸做了他的责任编辑。

  我问他,你是陕北人,为什么把创作放在了关中平原?

  柳青说这个原因非常复杂,这辈子也许写不成陕北了,这个担子你应该挑起来,对陕北写几部大书,是前人没有写过的书。

  他说,从黄陵到延安,再到李自成故里和成吉思汗墓,需要一天的时间就够了,就是这么伟大的一块土地,居然没有陕北人自己写出两三部陕北题材的伟大作品,这是不好向历史交代的。

  所以我写了这部小说,我在小说一开始便写下一行寄语:‘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这既是我给陕北的答卷,也是我给柳青同志的答卷。”

  “.”

  江弦静静听这位硬汉说完这一番话。

  老实说。

  心情复杂。

  路遥要写出一部经得起时代和历代读者检验的伟大作品,起点之高,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江弦也很清楚,创作出这部小说的代价是什么。

  可他想不出自己有什么资格去阻止路遥。

  他太懂路遥对文学的痴狂。

首节 上一节 657/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