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544节
“这、这、这”
江弦家里啥条件,江怀延可太清楚了。
而且江怀延作为一名老文学编辑,对文学界的事情还是略知一二的。
人江弦这会儿在文学界啥地位啊?稿费那都是成千上万的收!
朱琳这辈子就算啥也不干,也不用愁吃喝问题啊。
辞职就意味着家里少了一个人的收入,对于其他演员来说,这是件天大的事情,但对人朱琳这一家子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江怀延又试着劝了两句,无果,江弦告辞以后,他坐在办公室里干着急半天。
最后一拍大腿。
得,还是让上面的人拿主意吧。
“朱琳那边有消息了没有?”韩泽涛今天一到办公室就和一名北影厂的干部打听这件事情。
作为北影厂核心演员之一的朱琳,她的事,韩泽涛当然是格外关注的。
“朱琳同志那边还没有回信儿,我觉得多半还是要坚持去拍。”
“还要拍?”
韩泽涛有点生气,重重的拍了下桌子,“这是什么行为?这是典型的无组织无纪律!我看她啊,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你现在就去纪律处,让他们通知下去,对朱琳无组织无纪律行为予以警告,另外扣除朱琳拍摄《红楼梦》的演员片酬,然后停掉她半年的补贴,记一次大过,全厂通报批评!”
“好。”
这干部点点头,快步出了门。
韩泽涛端起缸子喝了口水,又听见门口处有敲门动静,他抬起头。
“怎么又回来了?”
来人并非是刚才那名干部,听到韩泽涛的话,脸上虽然闪过一丝奇怪,但也没太在意。
“韩厂,胡厂长通知您去他办公室里开会。”
“好,我知道了。”
听到是办公室而不是会议室,韩泽涛便想着应该是个碰头会,小会议,不用太正式的那种。
可等他进到胡其明的办公室里,才发觉办公室内的气氛有些奇怪。
“老韩,自己找地方坐吧。”胡其明道。
“哎。”
韩泽涛找地方坐下。
刚坐下,谢铁骊和赵元这两个《红楼梦》的导演竟然也进了门。
打过招呼,各自坐下,胡其明咳嗽一声,手上还夹着支烟。
“《红楼梦》准备的怎么样了?”
韩泽涛一猜胡其明就是要打听《红楼梦》的事情,“老胡,放心吧,一切都按计划正常进行,当下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打造好荣华府的布景。”
胡启明一听到荣华府三个字就忍不住谈起,“唉,为了这个景,厂里这回可是出了次大血,你们不能让厂里失望啊。”
“放心,有我在,有老谢在,还怕拍不好嘛。”韩泽涛笑着拍了拍胸脯,一脸自信。
胡其明点点头,又问:“我听说朱琳同志,好像不愿意参加厂里的《红楼梦》拍摄。”
韩泽涛马上道:“唉,这个朱琳,冥顽不化,我已经和她谈了好几次话,还是固执己见,不演自己厂的片子,去演别人的,我们北影厂真是白为她付出了那么多、白为她倾注了那么多的心血”
江怀延挠了挠头。
他回想一下朱琳迄今为止的演艺经历,不论是成名作《车水马龙》还是把她推向大火的《少林寺》,乃至于家喻户晓的电视剧《三岔巷劫案》.这些资源似乎都是她个人争取来的。
韩泽涛这种倾注心血的话,似乎说的有点太过头了。
“胡厂,我正准备跟你打报告呢,我觉得朱琳同志这种纪律涣散的问题,非常值得我们反省,我觉得应该给她一次大的处分,这样才能更好的引导厂里的纪律问题”
“处分?这个倒也不用了.”
胡其明抽一口烟,皱着眉打断了韩泽涛的话,“老江,你和韩厂说一下现在的情况吧。”
被点到名的江怀延轻咳一声。
“韩厂,朱琳同志她辞职了。”
“辞职了?”韩泽涛表情一下子变得精彩,既感到难以置信,又为刚才自己的那番话而尴尬,脸有点烫,觉得抹不开面子。
不过他总归是老同志,很快调整过来自己的情绪,语气豪迈,脸上挂着一抹怒意:
“好!”
“辞的好!”
“我倒要看看,她朱琳离了咱们北影厂还能有什么作为?”
“她不是有能耐辞职么?”
“好,以后北影厂的电影,永远不要用她!”
“朱琳这种演员,我们北影厂坚决不用!”
胡其明敲了敲桌子,“老韩,这话有点过头了!照我看,还是不要再激化矛盾比较好,你在这里说一说也就罢了,万万不要在公开的地方说。”
江怀延在旁边儿听着。
不管韩泽涛懂不懂,他反正很懂胡其明的意思。
前段时间,第三季度的看片会可是在京城召开了。
据说上影厂的片子,由江弦小说改编的《芙蓉镇》,在看片会上掀起了大动静,卖出的拷贝量非常惊人。
有多惊人呢?
这会儿中影公司收购电影,讲究一个“按质论价,优质优价”:
第一步,中影公司对影片收购还是保留原每片70万的传统价格,以预支款方式付给制片厂。
第二步,根据每部影片的实际发行拷贝数,第二年再次结算。
这样,质量优秀,发行拷贝数量大的影片,就能获得更高的收购价格。
但所谓优与不优,绝对标准上很难划定,因为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只能依据一个大体的范围确定。
所以人们把发行拷贝数分成几个等级:
100个以下是一个价。
100-150个拷贝是一个价。
能卖出200个拷贝的,就算是热卖影片了。
要能卖到250-300个拷贝,那就是不得了的事了。
1981年,上影厂出品的《喜盈门》曾经创下卖出4212个拷贝的纪录。
这当然是包括了35毫米、16毫米和8毫米几种不同规格的数目。
据说,就这一部影片,就给上影厂带来了3000多万的收入。
而《芙蓉镇》这次在看片会上,光是35毫米的拷贝数就报上去超过400。
电影局本来打算只批200多个,电影局三大顾问之一的陈播站了出来,说服了电影局按时交出拷贝。
据说他当时只说了那么一句话,便成功在电影局的力排众议:
“江弦的电影还卖不了400个拷贝?”
400个拷贝的数目,也打破了江弦写的电影《少林寺》300个拷贝的记录。
所以江怀延明白,胡其明这是忌惮江弦。
要是真把朱琳封杀了,那就也把江弦得罪死了。
北影厂永远不用朱琳这个演员,和江弦永远不让北影厂用他的剧本。
两相比较。
还不知道究竟是谁更亏呢。
“厂长啊,您就是太好说话。”韩泽涛其实已经听懂了胡其明话里的意思,但故意揣着明白装糊涂。
胡启明眉头皱了起来,抬头看了韩泽涛几秒,似有些挣扎,最后叹一口气:
“好了,今天我找你们来,就是说这件事就到此为止吧,不要让事态再扩大,朱琳.唉,就由她去吧。”
碰头会结束,谢铁骊和韩泽涛走在一起。
谢导叹一口气,遗憾道:
“可惜了,朱琳这名演员还是很出色的。”
韩泽涛就一脸的大大咧咧。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和谢铁骊寒暄两句,韩泽涛回到办公室,刚才还满不在乎的脸迅速变的铁青。
他心里其实门儿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