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512节

  这有啥好抱怨的。

  看着眼前这屋子,他只觉得快要被幸福冲昏头脑。

  以前在《人民文学》的编辑部,那地震棚就是简易搭建起来的。

  冬天四处透风,夏天闷热的好似蒸笼,工作条件那叫一个艰苦。

  这还没提漏雨漏水的问题呢。

  他们这些编辑,有时候正看着稿子,屋顶上便吧嗒吧嗒往下掉水,有的直接掉在头上,有的灌进衣领里,也罢了,这还算好的,有时候屋顶的水落下来,直接弄湿一沓书稿,真叫人一阵恼火。

  再看眼前砖瓦的房子,明显刚修起来不久,大夏天的进屋以后,基本感觉不到有多燥热,通风又透气。

  “小朱,出来搭把手。”

  外面传来江弦的吆喝,朱伟赶紧答应一声,嗖的跑出去,看着江弦和俩师傅搬着几个箱子往院儿里进。

  翠花胡同这块儿就这么七个院子,这6号院子今天这么大的阵仗,惹得其他几个院子的住户都过来凑这个神秘的6号院子热闹。

  6号院子两三年前还住着人,忽然有天那家人就搬走了,往后也没人住了,然后就开始折腾,一折腾两三年,也没见着有人住进来。

  这会儿忽然见着有人搬东西过来,明显要住进来的模样,自然都感到好奇。

  “小朱,接着。”江弦把一箱子从三轮车上搬下来,递到朱伟手里。

  “主编,这、这都啥啊?”

  朱伟看了眼手上,又看了眼师傅们抱着的大箱子、小箱子。

  “哦,你抱的这个是电视机。”

  “啥?电视机?”

  “我前段时间不是出国了么,能在免税店买几台家电,我想着不买白不买,干脆给咱们编辑部弄台电视得了。”

  “哎呦,啥牌子啊?”

  “索尼。”

  说话间就到了屋,朱伟放下箱子,把电视从箱子里拆出来,凑过去看了眼这台索尼的14寸彩电,大吃一惊。

  “这么大的电视啊!”

  “害,14寸还大么?”江弦满眼真没见过世面的鄙夷。

  朱伟又看向两个师傅搬进来的其他箱子。

  “主编,这些又是啥啊?”

  “这些啊。”

  江弦一一给他盘点,“这是空调,日立的,我家就用这玩意儿,夏天的时候开着特凉快。

  至于这两件儿,我这不是想着,有时候咱们工作忙,恐怕时不时就得在编辑部里对付着吃口饭,干脆买了点东西,你看啊,这是冰箱,松下的,这是电饭锅,夏普的”

  朱伟看着江弦把这些家电一一给他介绍,一时间竟然有些眼花缭乱。

  这些东西他当然都有所耳闻,只是平日里难得一见,如今齐刷刷摆在朱伟面前,一时间朱伟脑海中只剩下奢侈二字。

  “诶?这个呢?这是啥?”朱伟指向角落里一台方方正正像盒子一样的东西。

  之前冰箱、电饭锅他还算有所耳闻,也见过几次,不过这个金属质感的长方形盒子,他是真没见过。

  “这个?这叫微波炉。”

  江弦介绍说,“国外和香港那边儿都流行用这个,这玩意儿热饭很快,你把饭放进去,半分钟、一分钟就能热好。”

  “那这好啊!”朱伟啧啧称奇道,“有这个省事多了。”

  “有啥好的?”

  江弦脱口而出道:“这都是给牛马用的玩意。”

  “啥?什么牛马?”

  “咳,这是我跟国外作家学的一种打工人自我嘲讽的说法,微波炉这东西,国外的有钱人都不用,用这个就是图个方便,这里面热出来的饭,没有咱们自己热的口感那么好。”

  “哦。”

  朱伟答应一声。

  又觉得有哪儿不对?

  他看一眼江弦。

  什么情况?

  我在你心目中就是牛马?

  腹诽归腹诽。

  看着一样一样布置上家电的编辑部。

  “哎呦,这《人民文学》谁爱回谁回吧。”

  朱伟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忽的对《人民文摘》的编辑部生出一种极大的亲切。

  工作?

  让他在这儿养老他都没啥意见!

  至于《人民文学》?

  嗯,你知道的,江弦是我偶像,这家伙强得不可思议有时候做出决定很难,经过许多个日夜的思考,我决定把天赋带到《人民文摘》,我已经迫不及待要成为《人民文摘》的一员了,至于其他人,我祝他们在《人民文学》一切顺利。

  朱伟现在就是这样子的想法。

  哪怕在江弦的心里,他是牛马,那他也是全世界最幸福的牛马了。

  待江弦再出去,院儿门口蹲点的大娘马上凑过来。

  “同志!小同志!”

  “大妈,您有事儿么?”

  “同志,我是隔壁院儿的,刚才看您忙前忙后的搬东西,没赶上跟您说说话。”

  “哟,有啥好说的?我寻思咱这也不是朝阳区啊。”

  大妈凑到江弦跟前,“小伙子,你们这院子我看不像是住人的吧,干嘛用的?”

  江弦乜她一眼,轻咳两声。

  “公家单位。”

  “哟,哪个单位啊?”

  “这就不好透露了,您也知道,干我们这行的,一切都得保密,总之啊,以后您没事儿尽量别来我们这门口瞎溜达,对您对我们都不好。”

  “理解理解,明白明白。”

  大妈一脸积极配合工作的模样,转头就跟别人开吹:“打听清楚了,国家秘密单位!以后啊,都甭去人门口转悠,别说溜达了,走都尽量绕开点走,可别哪天被人当成敌特给带走喽.”

  “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艺作品、美术和漫画、文艺评论、人物与回忆、教育、科学技术.笑话、短篇小说、童话故事,一期上面我能想到的,大概就这些个栏目。”

  正屋里,江弦给朱伟开起了《人民文摘》的第一次内部会议。

  朱伟把江弦的话做个笔记,完事儿以后一阵头大。

  “主编,你是说,我一个人要组这么多栏目的稿子?”

  “咱们这儿不是人手短缺么。”

  “这这.”

  朱伟看着这些个栏目。

  回《人民文学》的心又有了。

  这是我能搞定的东西?

  “其实不难,你去找几个作者,和他们约好让他们给你供稿,然后你光审稿就行了,其实非常简单,你只要记住,我们的文章以八个字为标准:清新可爱,真切感人。”

  “清新可爱,真切感人。”

  朱伟听完江弦的吩咐,又想了想自己那宽敞的办公室。

  咬咬牙,不就是组稿么?

  他还不信能组不到了。

  接下来的一天,朱伟都骑着自行车,穿梭在京城的各个胡同里。

  把他熬得都快中暑了,稿子也没组到几篇。

  晚上回到翠花胡同这里,江弦拿过他组的几篇稿子看了眼。

  “这些都不太行。”

  “这”

  朱伟一时间颇受打击。

  这跑了一天,辛苦组来的稿子,江弦一句话就全打回去了。

  这不是相当于他这一天什么都没干嘛。

  “唉,你还年轻,没领会我的意思,我也理解。”

首节 上一节 512/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