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96节
街坊们羡慕的牙都快碎了。
“我刚才看人从车上大包小包往下拿,那成箱成件儿的东西,上面还写着洋人的英文,估摸着都得是从国外带回来的美国货。”
“唉,真有福气。”
“害,我也看着了,看箱子上画的那模样,我估摸着是美国的电视机,唉,小江还是年轻,买东西不靠谱,电视这玩意儿啊,美国货不够硬,还得看日本货。”同胡同的张叔刷着存在感,一脸懂行模样。
“电视?啥电视啊?”
这时候一个邻居开口,“才不是电视呢,我都跟人江弦问过了,人说了,那叫电脑!”
“啥?电脑?啥叫电脑啊?”
“对啊,啥叫电脑啊?”
邻居们吵吵嚷嚷,刚才开口的那个张了张嘴,又没憋出话,只好摆摆手。
“跟你们说不通,这是人科技最前沿、最先进的玩意儿,比电视机先进一百倍、一千倍。”
“是么?”
“哟,那不得能买一百台、一千台电视了?”
“我不道啊。”
邻居们讨论着江弦家的那台家庭电脑,啧啧称奇。
张叔也在其中,脸上强撑着一抹淡定,心脏都快抽抽了:完喽,我家可没电脑!
闹腾了一阵儿,就各自散了去,张叔背着手回到家里,闺女正摆弄着牡丹牌收音机。
“爸,江弦家弄了台电脑?”闺女眼巴巴凑过来,“听说那玩意儿比电视还先进。”
“先进?”
张叔一脚蹬掉棉鞋,“就是个铁疙瘩,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
街坊邻居就是这样,也不是人真的就坏,既怕邻居过得苦,又怕邻居开路虎,人之常情,但是江弦也无奈,他已经够低调了,怎奈实力不允许啊,那就委屈你们先当红眼兔子吧。
“姐夫,这就是计算机啊?”朱虹好奇的凑到亮着荧屏的电脑跟前,“听说国外的学生都在用这个完成课业。”
“也不至于。”江弦说。
这会儿还比较早,美国家家都有个人电脑的时代还未到来。
“朱虹,你姐夫从美国给你带了块儿表回来。”朱琳从行李箱夹层摸出个蓝丝绒盒子。
“浪琴的手表!”
朱虹惊讶一句。
浪琴这个品牌自从推出了专门为女装腕表而设的L961细小机芯,便在这个时代受到了女性的推崇和喜爱,加上其中高端的定位,在美国,浪琴已经是很多美国白领女性以及职业女性的第一选择。
江弦给朱虹选的这一块儿,是浪琴表为了纪念浪琴表150周年推出的阿加西“Agassiz”纤薄金表系列,腕表只有3毫米厚度,并备有防水功能。
手表黑色亮光皮革表带、金色表壳、白色表盘,轻奢感很足,看起来那是相当的高大上,朱虹高兴地嘴都合不拢。
“呀,这表也太好看了!”
“谢谢姐夫!”
朱虹攥着表盒,大呼小叫。
“快戴上试试。”朱琳提醒说。
朱虹刚要戴,戴了一半,又想起什么,满脸顾虑的摘下来。
“姐夫,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
说罢,还慌忙的把盒子塞回姐姐手里。
“不能收,让爸看见了要骂我资产x级思想。”
“.”
江弦也是哭笑不得,送份礼还送不出去了?
“你就放心戴吧,你姐夫给你的,又不是别人。”
“姐夫,你真好。”
朱虹有些感动,满眼星星看向江弦,而后听到朱琳一声咳。
“还有一块儿,江珂,来,收着。”
江弦当然不能厚此薄彼,总不能自己亲妹妹还不管呢,先把手表给别人戴上了。
而且为了避免俩人心里闹意见,江弦干脆买了一样的款式,省的回头俩人“争风吃醋”,都说江弦偏心。
“谢谢哥、谢谢嫂子。”
江珂美滋滋的收下盒子,甜腻腻的叫江弦和朱琳一声。
“咱先说好,我可不白给你俩带礼物。”江弦提醒道:“这段时间,你们一个小姨,一个姑姑,可得帮你姐照顾好年年,像是洗尿介子这种活,都得积极主动承包。”
“没问题。”江珂马上痛快的答应下来,丝毫不觉得这有什么困难。
甚至还有些高兴。
还以为她哥要开一个多难的条件呢?
不就是去帮帮忙么?
她哥这条件有个什么难的?
再说了,小年年那么可爱,天天让她带着江珂都爱带。
这根本就不算什么负担。
分完带给江珂和朱虹的礼物,就是带给两位男同志的礼物了。
两位男同志这会儿满脸堆着笑,只顾围着小年年一个人转。
“叫爷爷。”
“叫外公。”
江弦一听,这俩人暗似偷偷较劲?
“爸,孩子还小,还不会叫呢。”江弦过去抱起襁褓中的小年年,哄了两声,看着自家闺女心情忍不住的大好,“叫爸爸。”
“呜哇呜哇。”
小小陛下哪管这些,又嚎啕大哭起来,江弦只好先将他闺女交还到朱琳手上。
“爸,国内最近怎么样?”
“怎么样?”
两位男同志当然知道江弦的意思,马上兴致勃勃的讲起来,毕竟在江弦赴美的这段时间里,国内可是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儿接连发生。
“以前魏染胡同杂院儿里头你秦叔还记得不?”
“咋了?”
“唉,老秦他糊涂。”江国庆叹一口气。
这个老秦媳妇死的早,这些年就一个人过,平时看着也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
“人家小媳妇一个人在家睡午觉呢,他溜进人家屋里,二话不说就脱人家裤子.”
“卧槽?”江弦大受震撼。
这个节骨眼上犯这种错误,老秦这辈子是有了,妥妥的流氓罪。
“卡车天天带出来游街,吃花生米的时候我还去看他来着,围观人可多了。”江国庆说。
没错,这时候吃花生米,群众还被允许旁观。
江弦简单听两个老同志讲了讲,大概了解,这会儿国内的走向,与自己所了解的那个80年代走向并无什么偏差,依旧是规规矩矩的向前推进着。
过几天,江弦回国的消息传出去,不少朋友来他家里面拜访。
最积极的是王扶林。
几乎是江弦前脚回来,他后脚就上门。
“女孩?女孩也挺好,像她妈妈。”
看过孩子以后,江弦给王扶林倒一杯茶,拉着他坐下来,“王导,可千万别看在我的面子上给江珂什么特殊待遇,咱们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江珂?”
王扶林笑了笑,“这你放心,江珂这个孩子有灵性,我觉得是能用的,而且是能担任大用的,这是这孩子自己的本事。”
“那就好。”
两人寒暄几句,王扶林这才说明过来的缘由。
“这回过来,是还想和你借个人。”
“王导,这话说的,我们早解放了,人又不是物件儿,哪有借的说法?”
“是我用词不当。”
王扶林面带歉意笑笑,然后看向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