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84节
因为怀了孩子的关系,两人已经很久没有这样的机会亲近。
此刻便都像是枯了许久的荒草,一点就着。
又是一阵狂风扫落叶,雨打烂芭蕉。
翌日,江弦乘坐飞机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这个名字可能源自西班牙语中的两个单词。
一个是“热的”,一个是“火炉”。
结合后意味着“热的火炉”。
这倒不用过度解读,因为这个词多半和这边儿天气比较炎热有关。
江弦在洛杉矶下的飞机。
洛杉矶无恙。
这是美国第二大的城市,也是西部最大的城市,被称为“天使之城”。
到地方以后有人接机,江弦被安排在酒店住下以后,马上出去逛了逛。
城市的确繁华。
听说晚年的张爱玲就在洛杉矶独居。
嗯,冷知识,她还活着。
不过想找到张爱玲还是有点困难的,她晚年的时候患上皮肤病,而且疑心很重,总是觉得居住的房间内有虫,所以不断的搬家,住的地方都是汽车旅馆。
有一位被她拒绝采访的记者曾经住在她的隔壁,靠捡她扔的垃圾拼凑她的生活:
“她身穿纸做的衣服,深居简出,闭门谢客,一个烧饼,便能解决两天的伙食。”
是真是假不确定,不过张爱玲的晚年确实不大如意,频繁搬家、高龄堕胎、照顾瘫痪的丈夫,还要承受孤独与疾病的困扰,真可以说晚景凄凉。
回到酒店以后,江弦又打听了一下这次颁奖。
《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在科幻界还是很有地位的,毕竟这部刊物象征着美国科幻小说的黄金时代。
赛委会邀请了数名已成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包括阿西莫夫、海因莱因这两名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
这两名作家都和这部刊物有着很深的渊源,他们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在这部刊物上发行的。
世界科幻协会也派了代表出席。
这个协会是世界科幻大会的主办方,象征科幻文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雨果奖”和“星云奖”便是在这个大会上颁发。
第381章 《饥饿游戏》的合二为一
夜里,酒店组织作家们用餐。
刚进餐厅,江弦就感觉有不少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他身上。
东方人的面孔在美国本来就很有辨识度,加上他那篇《饥饿游戏》在美国科幻界掀起了这么一场轩然大波,人人都在关注那篇《饥饿游戏》的中国作者。
“是《饥饿游戏》的作者江弦么?”很快有作家上来和他打招呼。
“是我。”
“果然如此,见到你很荣幸!我是斯蒂芬妮,这位是菲利普,拿到了这次的三等奖。”
“是么,也恭喜你们。”
江弦还没吃上东西,就先接受了一波作家们的热情祝贺。
“我看过您之前的作品,《漂流者》,知道《饥饿游戏》也是您的作品以后可是让我惊讶了好一阵子。”
“是的,我也没想到您这样的作家也会参与到‘创想奖’比赛中来。”
“可能是因为我在写作上涉猎的领域比较广。”江弦说。
交谈中,江弦又得知,这次“创想奖”并不全然由《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这本刊物举办。
确切的说,是由世界科幻协会和《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这本著名科幻月刊联合出资举办,目的是为80年代的科幻小说培养发掘一批新一代的新生血液。
这也就解释了这次颁奖为何会有这么高的规格。
科幻界有意通过这次征文再促进一场科幻的繁荣。
要知道,在美国科幻小说史上,20世纪30年代末至60年代中期,是一段特别的日子。
这段时间里,名家辈出,佳作迭现,出版繁荣。
是公认的科幻小说黄金时代。
而在此时间段,也诞生了海因莱因、阿西莫夫和克拉克这三位世界科幻“三巨头”。
这份繁荣的带来者是雨果.根斯巴克。
在他出现之前,科幻故事只是杂志众多内容的一部分,为了吸引读者,插图和内容都充满色情和暴力,故事也极其拙劣,基本就是:
“外星人来了,和罪恶势力进行了斗争,英雄在谈恋爱的同时顺便拯救了地球云云。”
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是《人猿泰山》。
泰山在美国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孙悟空。
雨果的出现扭转了这种局面。
雨果创办了杂志《惊奇故事》,在一片嘈杂无序的背景声中,晴天霹雳一般喊出了科幻的名讳,铿锵有力地奏响了科幻史诗华丽的第一章。
为了纪念他所做的贡献,世界科幻协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科幻小说的创作奖:雨果奖。
而今,科幻的黄金时代结束已久,《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这份在美国科幻界有着重要地位的小说,正是抱着雨果一样的雄心壮志,试图重新鼓舞科幻作家们的创作热情,也再次打响这本科幻著名杂志的名号。
“创想奖”这么高规格的颁奖,也是有意让这个奖项从此成为科幻作家们角逐的一个目标。
奖的意义都是人赋予的。
就拿茅盾文学奖来说,其实和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一样,都是全国性的文学奖项,除了作品篇幅不一样之外,本质上其实没有什么不同。
但为什么茅盾文学奖影响力那么大呢?
自然便是受到了舆论红利的影响。
多方推波助澜之下,茅奖在文学界、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瞬间拔高。
“创想奖”同样如此。
《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此前名为《惊异故事》,这部小说在科幻界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文学界的《收获》。
他们花费这么大的力气举办这个奖项,自然会受到整个科幻界的瞩目。
“这位是费利西特,这是江弦。”
在别人的介绍下,江弦又认识了《琥珀中的太平洋》的作者。
这是个约莫40岁左右的中年男人,很满足江弦对美国宅男的想象,体格肥胖,不修边幅,脸上长满密匝匝的络腮胡子,像一丛被踩过的乱糟糟的茅草。
“嗨,江。”
与外貌相反,费利西特声音倒挺温柔,“别听这本破杂志的评选,你才应该是第一名,实至名归的第一,《饥饿游戏》的精彩程度远超我那本小说。”
“别这么说。”江弦还有点不好意思。
“嘿,听着,江。”
费利西特一见到江弦就非常坦诚,“我来到这儿唯一的原因,不是什么狗屁的‘创想奖’,是为了你,你没有拿到一等奖,这绝对是不公正的。”
“谢谢你这番话,费利西特。”江弦和这位大汉握了握手。
这作者小说虽然没劲,人倒是挺有意思。
翌日,南加州大学。
这座美国西海岸最古老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就是今天“创想奖”的颁奖场地。
距离“创想杯”的颁奖仪式还有半小时的时间,评奖的评委会成员、获奖作家、受邀出席的领导和嘉宾们陆续进场。
《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显然为了这次颁奖耗费了心力。
在场的众多来宾之中,有南加州大学校方代表,有知名出版社、文学刊物的负责人,还有知名媒体的记者,以及众多科幻作家、编辑家、评论家
都是些有头有脸的人物。
其中,最闪耀的莫过于海因莱因和阿西莫夫这两位科幻巨头,其余的科幻作家就仿佛朝圣一样向他们二位隆重致意。
江弦混在一众获奖作家当中,昨天在晚宴上已经混了个脸熟,今天过来又是一路打着招呼。
“江,你穿的礼服样式好像很特殊。”斯蒂芬妮好奇的打量。
出席领奖仪式的其他作家,基本都换上了黑色燕尾服或是西服,而江弦穿的则是一件在斯蒂芬妮看起来非常奇怪的服饰。
“这叫中山装,是我们国家的礼服,已经流行了几十年。”江弦解释说。
“原来如此,你穿在身上非常英俊!”斯蒂芬妮竖起拇指夸奖说。
其他几位获奖作家,体型或多或少都有点缺陷,年纪也有点大,江弦坐在他们中间,东方人的面孔显得特别显眼,惹得来凑热闹的南加大的学生们频频注目。
颁奖很快开始,世界科幻协会的主席以及《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的主编卢西恩轮番上台致辞。
卢西恩情真意切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幻迷们都有两个家庭:一个是与生俱来的,一个是他们主动加入的科幻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