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82节
大卫.格里菲斯。
以及
查理.卓别林。
这四位创建联美公司,是为了摆脱大电影公司的束缚和剥削,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创作自由和更大的利润。
联美公司也确实辉煌过。
卓别林的《淘金记》《摩登时代》《大独裁者》.这些片子都是他们拍的。
可惜最后还是没干过资本。
随着50年代电影行业萧条,以及创始人的纷纷退出,公司在几经易手以后被米高梅吞并。
“我们计划请罗伯特.怀斯来执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拍《西区故事》的那位?”
“没错。”
听到是这一位,江弦便有了几分期待。
罗伯特.怀斯是个全才,他对除动画片以外的几乎所有电影流派均有涉足。
作品也是属于“温良谦让型”,看起来极具亲和力,没有一丝咄咄逼人的气息,这就很符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所需要的风格。
“演员呢?”
“你有心仪的么?”马克西姆问,“我们还是非常乐意听听作家意见的,作家本人对演员的选择往往是最恰当的,其他人很难比得过。”
“也不尽然。”
江弦脑袋里一下闪过好多案例。
像什么王鹤棣和许七安
“谈谈吧,江,你的意见我们很乐意倾听。”马克西姆非常客气的表示。
江弦只好思索起来。
作为小说原作者,他没办法直接参与到电影创作中,但却是和电影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电影的质量够高、口碑够好,这是江弦乐于看到的,所以他并不吝啬于帮电影想一个好演员。
江弦沉默一阵。
“马克西姆,关于作家R我有一个人选。”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篇小说,角色构建简单,一个是女人,一个就是男主,也就是作家R。
这个作家R,年少有为,风流不羁,最关键的是,他要天生带有一种诱惑力,含情脉脉、荡人心魄,能一下把人吸引过来,紧紧抱着。
根据小说设定,他还得年纪稍微大一点。
因为女主是从小时候开始爱慕上他的。
这个男人又成熟又有味道,风流不羁的花花公子.
江弦想着想着,一位演员的身形在他脑海中渐渐成型,并迅速轮廓清晰。
“马克西姆。”
他开口道:“阿尔.帕西诺怎么样?”
阿尔.帕西诺,最经典的形象就是《教父》里的二代教父迈克尔.柯里昂。
江弦刚才想的时候,想到的是他在《闻香识女人》中的表现。
他饰演的那个退伍军官史法兰中校,不正是江弦所需要的那个形象?
“阿尔.帕西诺?”
马克西姆想了想,“他很不错,最近在好莱坞里炙手可热。”
“那就是你们制作方的事情了。”江弦说,“把剧本拿给阿尔.帕西诺,他会心动的。”
此话一出,马克西姆顿时感觉到一种无与伦比的自信。
但江弦确实有说这话的底气,马克西姆相信就算是最有偏见的人,也不得不承认江弦那两部小说在文学方面的优秀。
“我们会争取的。”
“马克西姆,两部电影都可以用他,阿尔.帕西诺。”江弦开口道。
不论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作家R,还是《月亮与六便士》中的男主角思特里克兰德,他相信阿尔.帕西诺都能全美诠释出他们身上的那种独特气质。
入秋了,气温渐渐降了下来,朱母和饶月梅买来毛线,给小小陛下打了好几件不同颜色的小毛衣。
万圣节前一个星期,史密斯风尘仆仆的赶到江弦家中,还给他带去了一封信件。
“江,你绝对想不到是谁写的。”史密斯兴奋的说。
“咋咋呼呼的,谁啊?”
江弦拆开信件,扫了眼姓名那一行,看到斯蒂芬.金的字样。
“斯蒂芬.金?”
“没错,前段时间他读了你的《饥饿游戏》,又知道我认识你,非要我带一封信给你。”
“是么?”
江弦看了眼信的内容,斯蒂芬.金热情的和他问候,然后高度称赞了《饥饿游戏》这篇小说:
“在反面乌托邦的故事之中,《饥饿游戏》是佼佼者,故事节奏快速,始终充满悬疑。
作者也是个文字高手,笔下绝无废话,夹带著令人愉悦的冷峻幽默。
阅读《饥饿游戏》会让人上瘾,彷佛玩电玩,你明知那世界不是真实的,却忍不住一再投下铜板.”
“你的那篇《饥饿游戏》真是太棒了,怎么写出来的?拿给我们出版社吧,我们来给你出版。”史密斯非常感兴趣的说。
“这事儿你找我的经纪人来谈吧。”江弦回答。
经纪人就是干这个的。
肯定会为江弦争取最大利益。
江弦也相信,在这方面,马歇尔一定会比他更专业。
与此同时,《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也公布了征文比赛的最终结果。
让他意外的是。
获得一等奖的作品居然不是《饥饿游戏》?
第380章 平等包容是个笑话
最新一期的《模拟科幻小说与现实》上公布了他们“创想奖”科幻征文比赛结果。
历经5个月的初审以及复审,杂志赛委会终于得出获奖结果。
其中一等奖一篇,二等奖两篇,三等奖九篇。
江弦一眼便看到《饥饿游戏》位于两篇二等奖之中,奖金一万美元。
“只拿到了二等奖?”
“还有高手?”
他扫了一眼一等奖,是他没听说过的一篇小说。
《琥珀中的太平洋》。
作者江弦也没什么印象,名叫费利西特,小说的关键词为:仿生人/机器人/复仇。
江弦心想着莫非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带着些微的郁闷和不服气,读了一遍《琥珀中的太平洋》这篇小说。
小说也是未来主义小说,时间是数万年后,科技发展迅速,人们的居住地不再是城市,而是一枚一枚“琥珀”。
这个“琥珀”的设定有点意思,不过在江弦读来,小说并不算写的特别出彩,写法比较老套,也没写出什么深度,放在一堆科幻小说当中看的话,《琥珀中的太平洋》平平无奇没太大亮点。
“这也能拿第一?”江弦不大理解。
当然了,对此感到不理解的,绝不止是江弦一个人。
参与“国际写作计划”的好些个作家,对《饥饿游戏》这篇小说都有关注。
一来,这是江弦的小说,江弦是他们这一批“写作计划”当中最受大家关注的作家,因此一有新作品发表,就迅速在作家圈子里传开。
二来,《饥饿游戏》写的确实是好看。
虽然是科幻小说,欣赏群体大多为青少年和科幻迷,但其中的反乌托邦主题,以及文化隐喻,例如,小说明显带有的《荷马史诗》元素,都在文学性上为这篇小说增添了不少色彩。
“听说江弦拿到的这个奖项,奖金可是有足足一万美金!”南韩的作家C感叹说道。
一万美金,那得做多少斤的泡菜啊?!
“一等奖可是3万美元。”
东德的女作家达妮卡说,“我完全认为江弦这篇小说能够拿到一等奖!仅凭他的想象力这个奖就应该给他,那篇拿一等奖的作品我看过了,和《饥饿游戏》相比非常的平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