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429节

  要先开会开会再开会、讨论讨论再讨论,最后才能定。

  “编委会名单上还有崔道怡?”

  朱琳在新的编委会名单上看到崔道怡这个编辑部元老的名字。

  她眼睛一转,“江弦,你说这是不是预示着有可能会遴选他为副主编?”

  “哟,可以啊。”

  江弦佩服的看向朱琳。

  女王陛下情商这一块儿是真在线,难怪另一时空混的如鱼得水,全靠这样灵敏的zz嗅觉。

  除了版权页,这册《人民文学》的7月刊内容也信息量十足。

  朱琳津津有味的读了一遍上面以“本刊编辑部”名义发表的一篇王濛起草的《不仅仅是为了文学——告读者》。

  “宣示了对于世道人心,对于社会进步的关注。”

  “我们更希望奉献给读者的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和时代的壮丽而又斑驳的画卷。”

  “我们欢迎的是那些与千千万万的人民命运休戚相关、血肉相连、肝胆相照的作品。”

  “.”

  “这是主编宣言?”

  江弦点点头,“王老师写的多好,立意高远,颇有抱负,这是一种大文学观。”

  “咯咯咯咯。”

  朱琳忍不住笑,“江副主编,还没上任就拍上马屁了?”

  “这哪是拍马屁.”江弦红着脸争辩几句。

  朱琳又翻几页,更觉这册《人民文学》有趣。

  “还重发了《明镜台》?”

  《明镜台》是50年代《人民文学》就发表过的一部耿龙祥的短篇小说,非常有名,思想核心大概是:“不能忘记人民。”

  “不懂了吧,这就是王老师的高明之处。”

  江弦轻笑道:“他是透露一个信号,表示自己还是会坚持以前《人民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不会调整办刊思路、改变刊物风格。

  不过他会在此基础上,以西方的表现方法一点点的丰满和改造现实主义,也就是他宣扬的新现实主义。”

  “.你们文学界门门道道可真多。”

  朱琳忍不住吐槽,“写小说就好好写小说不行么?”

  “咱们中国文学传统标榜的是‘铁肩担道义’,这就注定写小说不是码字儿那么简单。”江弦说。

  只要是搞文学,就没办法跳出这个圈儿。

  王硕把自己从作家行业中抽离,扮演一个“无知者无畏”的痞子形象。

  其实还是没跳出去。

  他只是说自己没文化,先把自己降到一楼,这样立于不败之地,方便往楼上骂,一有情况,大家一起跳,肯定他伤得轻点。

  简而言之就是:我承认自己不是好东西,你们也别认为自己是什么好东西。

  又过了两天,人文社那边编辑李景峰找了过来。

  他和江弦说,他们人文社打算往友邦南斯拉夫方面出版一批小说。

  人文社看中的是江弦最近发行的《红高粱》和《最后一个匈奴》。

  “《匈奴》没写完你们也要?”

  “怎么了?你只写了上卷,那就先出版个上卷呗。”

  “哦对,你们是人文社不是央视。”

  江弦反应过来,又问,“你们往南斯拉夫出版,那稿酬规定是按哪边儿的来?”

  “什么按哪边儿?”李景峰不解。

  江弦解释道:

  “你们既然往南斯拉夫出版,那稿酬规定我看也不用按着原本国内规定的那套来吧。”

  “景峰。”

  “要不给我涨涨稿费?”

第353章 今天有三十九个小时

  “涨稿费?”

  李景峰懵了。

  他们人文社一直是规规矩矩实行3年前那套国家定下来的标准,那套“暂行规定”:著作稿的稿费在每千字3-10元,再加上印数稿酬。

  而人文社给江弦开的稿费,一直都是名家标准的最高10元。

  “这怎么涨?”

  李景峰道:“现在出版社和杂志社执行的都是上面儿定下来的暂行规定,我们人文社也不能随便给你涨稿费啊。”

  “规定怎么了?规定也没说不让你们涨啊,再说这次是往南斯拉夫出版,规定里面也没写往南斯拉夫出版的小说给什么价儿。”江弦道。

  “你这不是强词夺理。”

  “这咋强词夺理了?”

  江弦洒脱一笑,“你别觉着我市侩,我这样的作家不发声,比我更年轻的小作家日子更难过了。

  现在社会变化的这么快,物价飞涨,现有的稿酬制度本来就不合理,竟然还一用就是这么多年?

  作家们呕心沥血写好几年小说,半条命都写了出去,最后到手的稿费和人家上几年班也没啥区别。

  这怎么能激发出广大作家同志们的创作积极性?”

  作家稿酬低,这一直是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

  就说稿酬个税的起征点吧。

  从80年的税法就定下是800元。

  结果到了后世,四十多年以后,工人的工资都从60块涨到6000块了。

  稿酬个税的起征点竟然纹丝未动。

  还是800元!

  这小作者吭哧吭哧的好不容易赚上1000块稿酬。

  还没焐热呢,一看,竟然还要交个税?

  这合理吗?

  李景峰强调,“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们给你的稿费标准可是按照稿酬规定顶格给的。”

  “是,你们基础稿酬是给我定格给的,千字10元,可是印数稿酬呢?你们给我的一直都是万册2%,太低了。

  你们人文社出版好几本我的作品了,销量怎么样你们是知道的,我给社里创造了不少效益,涨一点稿酬我想这挺合情合理吧。”

  “别的出版社给你涨过吗?”

  “没涨过,这事儿我是第一次提。”

  “那你干嘛拿我们人文社开刀啊?”

  “谁让咱们关系好呢?”

  “这是什么道理?”

  李景峰傻了,“关系好你不理解理解我们,还拿我们开刀?”

  “我意思是,咱们既然关系好,彼此都熟悉,所以你们应该比别人更了解:”

  “我的小说,从来都不愁卖。”

  “.”

  江弦此话一出,李景峰顿时沉默,只觉一股强大的自信扑面而来。

  没办法,作者卖的多,面对杂志社就是有底气。

  想霓虹国那位富坚老贼,画《全职猎人》那个。

  日本超人气漫画杂志《周刊少年Jump》当年对他疯狂压榨,等富坚成名以后,直接腰斩作品离开。

  《Jump》销量瞬间陷入低迷。

  为了挽回局面,请回这位超人气漫画家,《Jump》不得已签下不平等协议,承诺绝不干预创作,并允许他每月只连载一话,实现了漫画家和杂志社之间的倒反天罡,也开启了老贼的“休刊之王”传奇。

  “给我开万册10%怎么样?”江弦报了一个数字。

  李景峰腾一下站起来,斩钉截铁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这太多了!怎么可能一下就从万册2%给你调到万册10%?”

  80年的“暂行规定”里,定的印数稿酬甚至只有万册1%,他们人文社给江弦2%已经是最大努力了,江弦提出的10%相当于直接把原定的标准扩大十倍。

  “10%多么?日本那边德建书屋给我开的版税率都有10%,这还是别的国家的出版社,咱们都是自己人,多给我一点怎么了?肥水还不流外人田呢。”

首节 上一节 429/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