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425节
要真是这样。
那也无可厚非。
谁也没办法指责什么。
江弦哪知道路遥在这儿阅读理解。
他挺无所谓。
完全不着急去动笔完成这篇小说。
他是有雄心的。
这几年他的写作能力提升不少,不把这篇小说打造到一个他认为完美的程度,他宁愿这篇小说的下卷不发出去。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
江南发表《龙五》之前,虽然拖了很多年,但口碑可还挺不错。
《龙五》一发表,顿成众矢之的。
作家嘛,口碑不能砸。
他写网文的都懂这道理。
闲谈几句,江弦拉着路遥在家里吃饭,不一会儿喝上了酒,路遥的话匣子也渐渐打开,把心中的猜想说了出来。
江弦愣了愣,忍不住笑起来。
“你误会了。”
“你知道,我是野心勃勃,想把这篇小说写成史诗,杨作新所经历的是解放前的时期,陕西这片土地上最大的事情、最具有代表性的事情就是革命。
那么杨岸乡要经历的,就是解放后陕西这片土地上的大事:
改开。
这就是这部小说下卷我不愿意动笔的原因。
历史,是要站在后世的角度,去审视过去。
改开到现在,只是刚刚起步,具体如何,还要再多看看。
如果我现在就动笔,倚靠事物发展规律,写一些虚无的东西、幻想的东西,那这本小说也就失去了他的魅力。”
路遥听完江弦的解释。
心里一阵惭愧。
格局!
这就是格局!
能写出那样一连串名作的作家,难道会因为一个奖项刻意控制写作进度?
不可能嘛。
他端起酒杯喝个干净。
重新抬头看向江弦。
目光中又多了一丝崇拜。
第351章 国强同志的鞠躬道歉
“呀,卫国同志来了?”
朱琳和路遥打声招呼。
“我给你们倒壶热水。”
“不用麻烦、不用麻烦。”
路遥赶紧站起身,“朱琳同志,你现在有孕在身,千万不用管我。”
寒暄一阵,朱琳坐下来,看向江弦的目光之中带着些喜色。
江弦马上意会。
“怎么了?有什么事情?”
“刚才收着香港那边的信。”
朱琳嘴角忍不住上扬,“《少林寺》在香港火了!”
《少林寺》是先在内地上映的,在香港上映的比内地迟了一点。
“刚才张导写信说了,《少林寺》在香港的票房已经破了1000万港币!”
“1000万?!”
路遥忍不住张大嘴巴。
这个数字也太惊人了。
换成人民币也有几百万吧。
“恭喜你们夫妇啊!”路遥笑着说。
他知道这部《少林寺》的编剧是江弦,女主演则是朱琳,是一部他们夫妻俩联手合作的影片。
如今在香港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可以说他们夫妻俩都有不小的功劳。
“张导在信里说了,内地第一部功夫片在香港上映就取得这样的好成绩,咱们是给内地电影开了个好头,以后的电影还可以继续按照这个方向拍。”朱琳兴奋道。
江弦只是微笑。
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当然不会觉得意外。
青涩的李连杰,纯洁善良的牧羊女朱琳、心狠手辣的秃鹰计春华、和蔼可亲的于海师父、好色残暴的王仁则.
这些个角色连他都那么的印象深刻,又怎么会征服不了香港的观众。
随着《少林寺》在香港热映,另一部影片也要准备上映了。
正是去年上影厂和云南军区一块拍出来的电影,《高山下的花环》。
电影首映就在边境,前线。
第一次播放就放给了战士们。
之后才开始在内地各个影院播出。
又是王硕。
昨儿个他那鸭子店刚刚关门。
没招,实在是开不下去。
心情抑郁,今儿就约了个大飒蜜一块儿去看电影,看的是最近最火的《高山下的花环》。
“你从哪儿弄的票?”
大飒蜜一见着王硕就激动起来。
要说这大飒蜜长得是真水灵,腿长腰细脸蛋精致,名字叫沈旭佳,现在是京城舞蹈学院一枝花。
“我弄这两张票算啥啊?我告诉你,只要我想,去美国的飞机票我都给你弄两张。”
“吹吧你就。”
“我吹?”
王硕一脸郑重,“你可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人。”
他这么故作神秘,沈旭佳还真有点对他感到好奇,胳膊一挽。
“走吧,看电影去,我可听人说了,这电影可感人了。”
“《高山下的花环》么,你不看小说?”
“我哪有功夫看书。”
“瞧你那没文化的样子。”
王硕贬低一句,已经CPU起来,“江弦的小说,谢晋拍成的电影,那能不好看么?这俩人哪个他也差不了啊。”
“你懂得真多。”
“还是那句话,你啊,真不知道我是什么人。”
王硕利落的点一支烟,看着特潇洒。
当然了,他这会心底盘算着一堆事情,全是看完电影以后的事情。
他算盘打的特好:
看完电影,先陪沈旭佳去一家偏远一点的餐厅大快朵颐,然后磨蹭磨蹭时间,总之要磨蹭过点,让沈旭佳没办法回宿舍,最后只好“理所当然”地睡到他那儿。
当然了,这一招主打一个半推半就,沈旭佳要是宁死不从,那也没招。
俩人并肩进到影厅,里面已经坐满,吵吵嚷嚷,观众们叽叽喳喳的说着话,大多是讨论这部影片。
“小说那会写的太感人了,我看的哟,给我哭的差点儿断气。”
“可不是么,我是听得广播剧,哎呀,那人在里面讲的真好啊!我边洗衣服边听,到后来眼泪吧嗒吧嗒往洗衣服的盆儿里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