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80节

  江弦和邵绍松聊着天,车子很快来到张鑫炎所住的酒店。

  开门的是个约莫四十多岁的男人,戴黑框眼镜,头发微卷,长得比较矮,身材有点儿发福,笑起来有双下巴。

  “江弦同志,这位就是张鑫炎导演。张导,这位是江弦同志。”

  “你好。”

  “你好。”

  两人握住了手。

  张鑫炎呲牙笑笑,普通话带口音,“你就是江弦先生吗,你的《霍元甲》在香港好犀利哦,没想到你这么年轻!”

  “张先生过奖。”江弦自谦一句。

  张鑫炎又和他打听,“我听说这部小说、剧本都是你写的?”

  “小说是我和人一块儿写的,没有他帮忙也写不出这个小说,剧本倒是我自己改出来的。”

  “真是年少有为啊!”

  张鑫炎一时间对他充满兴趣。

  他在香港生活久了,说话就不习惯跟国人一样绕弯弯道道了,直接道:“我们想拍一个少林寺的电影,你能不能给我们写一个剧本?”

  一旁的邵绍松顿时吃了一惊,没想到张鑫炎会直接拉江弦来写《少林寺》的剧本。

  江弦自己也一阵意外。

  “张先生开玩笑吧?”

  “我怎么会开玩笑呢?”

  张鑫炎摇了摇头,“我真的想拜托你操刀这个剧本。”

  看着他一脸诚恳,江弦就知道他是真的动了让他来写《少林寺》的心思。

  他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

  “香港那么多优秀编剧,张先生怎么会想到来找我?”

  张鑫炎笑了笑,“香港那么多编剧,有几个能写出《霍元甲》?”

  在他看来,香港的编剧怎么会比内地的编剧更懂少林寺呢?

  而且江弦已经写出过《霍元甲》这样的作品,在创作水平上绝对可以放心,这样来看,托江弦写《少林寺》的剧本真是再合适不过。

  “《少林寺》不是都已经要选角色了么?怎么连剧本都没写好?”江弦故意问。

  张鑫炎尴尬一笑,立马讲出了自己接替上一任导演陈文的事情。

  如今他想改变之前拍摄的正剧风格,剧本自然也要改。

  所以与其说是写《少林寺》这个剧本,不如说是修改上一套剧本。

  至于直接过来挑选角色,香港那边拍戏就是这个习惯,不一定要先有剧本再有演员。

  那边的影视已经商业化,讲究的是赚钱快,就是剧本一两天就写出来,整个电影一个月内就制作完成。

  还有TVB拍剧时常常说飞纸仔,就是拍摄前没有完整剧本,只有个故事大纲,临拍摄前几天甚至半天到几小时才有完整剧本,等于说是一边拍一边写,演员根本就没时间细心钻研剧本和角色。

  当然了,还有更夸张的:完全没剧本,怎么往下拍全靠现场尝试。

  比如王家卫,通常进片场手袋就装一张纸,纸上写几行字,然后拍一拍、停一停,再拿出纸来看一看,有时候一整天就拍纸上写的一句话。

  演员常常吐槽:拍一整天也不知道自己演的什么!

  《少林寺》的故事脉络已经有了,武僧觉远和牧羊女白无瑕的男女主形象也基本敲定,写完整这个剧本对江弦来说不是多难的事情。

  “写《少林寺》这个活儿,我能接下来,左派的同志们不容易,能为左派电影出一份力是好事儿。”

  见江弦答应下来,张鑫炎立刻喜笑颜开,听到他的后半句话,心中更是一阵感动。

  左派电影在香港处境艰难。

  他50年代就在香港学洗印了,见证了左派电影在香港从辉煌到没落的全过程。

  见江弦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觉悟,对他不免得生出些亲切。

  “不过我可说好。”

  江弦又开口道:“我也有家庭有父母要照顾,这个剧本我可不能白写。”

  张鑫炎笑了笑,“稿酬自然是会给你的。”

  江弦见他没明白自己的意思,又点拨一句:“张导,如果是香港那边儿的编剧来写《少林寺》这个剧本,你们给他多少钱?”

  张鑫炎这下反应过来了,“你是说”

  “我知道内地和香港的待遇不同,不过既然我为这个剧本付出了,我就不希望我被差别对待。”江弦说。

  如果按国内的标准,一部故事片,按照文化部规定的最高标准,剧本稿酬也就个2000块人民币。

  但是换到香港那边,薪酬待遇就大不相同了。

  那边儿的编剧虽然地位比内地低的多,但是收入比内地高出不只一点。

  江弦知道这事儿可以争取。

  拍《火烧圆明园》的时候,香港和内地演员的薪酬差别大,刘小庆大闹一场,于是给内地的演员们争取到了一点待遇。

  所以现在他的态度相当明确。

  这个活儿他可以不接,但只要接了,就必须给他按香港编剧的薪酬标准来。

第264章 这就叫才思敏捷

  张鑫炎咂舌。

  没想到江弦会来这么一套先礼后兵。

  他重新打量了一眼江弦。

  这个年轻人身上有不容置疑的知识分子气质,但神态却不像大部分知识分子给张鑫炎的印象一般淳朴,眼睛里闪烁着深邃。

  张鑫炎想起号称“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黄霑。

  黄霑用一支笔写出了自己的一份俗、一份野、一份狂、一份真。

  眼前这个年轻人同样如此,不仅有才华、有信仰,更有着属于他的那份傲气。

  张鑫炎太懂这类人了,他们都是那种,你可以不认识他这个人,可以没听说过他,但你看到他的作品一定会扑通跪下。

  光是江弦一部《霍元甲》,就不知道有多少香港的导演想跪给他。

  “江先生,这样吧。”

  张鑫炎心中有了决定,“你想要香港的薪酬当然没问题,只要你的剧本能让我满意,我可以给你比《霍元甲》更高的薪酬。”

  《霍元甲》当时徐小明给了九千块人民币的薪酬,按照汇率,这会儿的一元人民币相当于三港元,也就是将近三万港元。

  一部《少林寺》至少有三万港元进账,这个数字让江弦兴奋不已。

  要知道香港那边儿商业化严重,编剧没地位,倪匡的剧本稿酬一向是香港编剧的天花板。

  不少编剧感叹说:“是倪匡提高了编剧的薪酬,不然,剧本在电影制作费中,是不成比例的。”

  而倪匡的剧本也就值5万港元,张鑫炎至少给江弦3万港元,这个价格可以说诚意十足。

  当然,是《少林寺》写得好的情况下。

  “张先生,那我们来聊聊剧本吧。”江弦吸了口烟,不动声色的转了话题。

  他当然不觉得自己这么做会显得市侩。

  希望自己能与香港的编剧受到同样的待遇,这是为了追求公正,怎么会市侩?

  更何况,张鑫炎在香港找个编剧,本来也要花这么多钱。

  张鑫炎也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妥,在香港已经习惯了这样商业化的谈判节奏。

  他先是给江弦概括了下《少林寺》的整个故事,然后说:“这个故事的剧本太正了,我想把他改成一个轻喜剧的风格,能让观众们笑出来的那种.”

  张鑫炎给江弦讲的很细,他怕江弦处理不了轻喜剧。

  如今轻喜剧的风格在香港比较流行,算是当下香港电影的主流。

  左派电影过去在香港坐拥半壁江山,就是因为没跟上时代,坚持样板戏那样的正剧风格,结果遭到了市场的淘汰。

  反观邵氏,不光拍轻喜剧,还尤其擅长拍摄风月喜剧。

  像是妇人脚上绑根红线,等丈夫一睡熟,她挑动红线情人就钻进房中亲热。

  结果被丈夫察觉,把红线解开绑在了自己脚上,半夜丈夫脚一动,红线跟着一跳,妻子的情人兴奋的钻进房中

  “我嘞个骚刚!”

  这画面香艳剧情诙谐,这样的电影自然受到观众们的追捧。

  “这个简单,就是人物搞反差嘛。”

  “搞反差?”张鑫炎看了江弦一眼,“说来听听。”

  江弦沉吟片刻,道:“少林寺的僧人有清规戒律,不准喝酒吃肉,更不准接近女色,如果让他们破戒,人物产生反差,这喜剧效果不就来了?”

  “.”

首节 上一节 280/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