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50节

  王卫国抽烟很凶,一包烟在他手上很快抽完。

  招待所的宿舍很大,满屋都是床铺、桌子和人,有十来个人,有的在埋头写东西,有的聊天抽烟,有的躺着睡觉,比起作家的招待所更像是大车店。

  大伙都是天南海北来的,虽然都穷,但不吝啬,彼此的烟茶不分家。

  王卫国嘴上不能没有烟,胡乱捡着不知谁剩下的一根“战斗牌”卷烟,拿起来就抽,抽完一根儿,仍觉得不够过瘾,再找又找不着剩烟。

  干脆捡了地上几个烟头,把烟丝弄出来,再撕一条稿纸卷上,舌头一舔用唾液封口,点上便抽,一口终于把瘾过了。

  他心满意足,这才坐在桌前,先是握着笔,将江弦所说的那句金句抄录下来。

  “好文章是要靠改的,第一遍是耻辱,第七遍就是光荣了。”

  做完这些,才从包里取出江弦交给他的手稿,捧在手上,扫了眼第一行:

  天下第一楼!

  王卫国从江弦那儿拿来这稿子的时候就发现了,这并不是一篇小说,而是话剧剧本。

  和后世不同,这会儿有相当一部分的话剧创作者,还在追求剧本的文学效果,像《茶馆》就是很有文学价值的话剧剧本。

  王卫国本身就是会写剧本的,当然能读得懂这篇《天下第一楼》,再说话剧剧本本身也不是什么难以阅读的东西。

  他一行行认真的看起来,很快便看了进去。

  “.他这辈子该干的都干了,就差门口这副对子,临走打好了,请给挂上。”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

  “只三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

  “——全剧终”

  “1981年2月完稿于京城”

  正午的太阳渐渐西斜,金灿灿的光黯淡下去,最后变成夕阳的昏红,连带着稿纸上都染了一抹旧意。

  《天下第一楼》一共三幕大戏,带一个几行长短的尾声。

  王卫国是下午两点回来的,看完这篇剧本的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

  将这份剧本合上,他心底浮现出两个字。

  “震撼!”

  他是心潮澎湃着看完这部剧本的。

  虽然题材讲的是一家烤鸭店,内容却远不止烤鸭,堪称是包罗广泛,情节亦是跌宕起伏。

  更关键的是,这篇剧本的人物设计别致而多彩:

  卢孟实的雄才大略,两位少东家的不务正业,罗大头的咋咋唬唬,李小辫的敬业和自尊,王子西的世故稳健,常贵的善良忠厚以及熟谙人情。

  还描写了破落的贵族、穷酸的文人、逊清的宫监、民国的副官

  人物精彩的同时,人物关系的层层交织又构成一幅市井烟火画。

  精彩程度让王卫国忍不住拍案击节。

  “写的真好!”

  诸色人等,各有各的来历和脾性,却在“福聚德”彼此纠葛。

  这份人物的交织,正是他写第二版《人生》时所存在的欠缺。

  王卫国登时明白为什么江弦要把这篇剧本交给他。

  这部《天下第一楼》,真真切切是一部处理“人物关系”的教科书级作品。

  “这是谁写的?”王卫国好奇不已。

  这绝对是一部尚未问世的新作,此前的话剧界他从没听说过有这么一部剧本。

  “下次见着江弦同志,可得好好问问他这究竟是哪一号人物。”王卫国暗自想着,又翻开这一沓手稿,开始了对《天下第一楼》的第二次阅读。

  江弦这会儿也没闲着,一张张的仔细修补着被王卫国撕裂的《人生》手稿。

  《人生》虽然是部中篇小说,不过字数可真不算少,这部第二稿路遥写了十万多字,用的是陕西作协主办杂志《延河》的稿纸,放在一块儿大概三百多页。

  他补了一会儿,还剩下许多页,显然不是一时能够完成的工作,他事情多,只好放着一点点的慢慢修补。

  翌日,《电影文学》编辑部。

  傍晚时分,江弦审着一部刚刚修改完成的电影文学剧本《两航归梦》。

  这篇剧本已经修改了很多次。

  作者,郑小龙。

  郑小龙紧张又拘束的站在一旁,等待着负责生杀予夺的江弦给他这部电影文学剧本盖棺定论。

  是发表还是再改改,全凭他一句话的事儿。

  “差点儿意思。”江弦终于开口。

  在郑小龙难过之际,他又补了一句,“不过比上次进步很多。”

  “谢谢江主编。”

  “小龙,我觉得你还能改的更好一点,你说是么?”

  先否定再肯定,郑小龙被他CPU的头晕。

  “江主编,那我再改改。”

  “去吧。”

  郑小龙拿着剧本离开。

  江弦喝了口茶水,刚放下杯子,便看到王卫国又找上门来,装了一肚子话的模样。

  “江弦同志.”

  “卫国同志,你先等等。”

  江弦看了眼手表,笑道:“真不巧,我爱人都下课了,我和她今儿约了一块吃饭,我得先过去一下,要不咱一起?”

  见此情形,王卫国只好又把话重新憋进肚子里。

  “我就不打扰了,你们俩吃,我改天再来。”

  “没关系,一起吧,等下一块儿找个地方吃点东西,咱们慢慢说。”

  王卫国推辞不过,被江弦拉着一块儿往北电去。

  “江弦同志,你给我的那篇《天下第一楼》我已经看过了。”半道儿上王卫国和江弦聊了起来。

  “我看了很多遍。”

  “怎么样?”江弦笑呵呵的问。

  “受益匪浅。”

  俩人聊了一路,王卫国说了很多想法,很快就到北电。

  北电这会儿就在小西天附近,距离北影厂2公里的路程,非常近。

  江弦往北电门口扫了一眼,觉得每个面孔都有点熟悉。

  看着朱琳,他停下自行车给朱琳介绍道。

  “这是卫国同志。”

  “这是我爱人朱琳。”

  “你就是卫国同志啊?”

  朱琳打量一眼王卫国,寒暄道:“我常听江弦提起你,说你文章写得特别好。”

  “是么?!”

  王卫国不大好意思的挠挠头,“和江弦同志还有差距。”

  “卫国同志,你太客气了。”江弦笑说。

  仨人找了家国营馆子坐进去,跟营业员点了几盘炒菜。

  趁着盘子还没上来,王卫国将《天下第一楼》的手稿从挎包里取出来,放在桌上。

  “江弦,这部剧本的作者的年纪应该不小吧?生活根底可真深厚!”

  “年纪?”江弦也不知该怎么和王卫国解释。

  朱琳就在他身旁坐着,看着《天下第一楼》,很快明白什么状况,轻笑几声:

  “卫国同志,《天下第一楼》的作者的年纪可不大,比你还要年轻一些呢。”

  “比我还要年轻?”王卫国一惊。

  在王卫国看来,《天下第一楼》描写的生活根底相当真切。

  这一点做的虽然没有《茶馆》那么好,但已经算相当不错了。

  所以他认定,创作者一定是有充足的时代阅历。

  但是这会儿,朱琳居然会说这作者比他更年轻,这简直不可思议。

  “这作者究竟是?”王卫国皱着眉头请教。

首节 上一节 250/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