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226节

  江弦缓缓吸了一口,姿势非常惬意,“扶桑社开出10%,德间书店也给我开出了10%。”

  他笑了起来,一脸真挚的感谢道:“我第一次和德间书店提出涨版税率,他们并不愿意接受我的意见,多亏了有小田先生您,不然我也没有机会从他们这里拿到这么高的税率。”

  小田雅树的脸微不可闻的抽动了下,以他内心武士的荣耀,这简直就是对他天大的羞辱。

  而且这一切真是太蹊跷了。

  不仅不像他计划的发展,还像是他被人摆了一道。

  小田雅树隐约生出几份猜测,江弦难道一早就识破了他的计划?从一开始就没想把出版权给他?

  不可能、不可能!

  小田雅树擦了擦额头的汗。

  他可以接受自己的失败,但不能接受自己彻头彻尾的失败。

  他可是流着最上等的血!怎么能被这个家伙当猴一样戏耍一遍!

  小田雅树再没有心情和江弦坐下去,黑着张脸告辞,离开饭店,坐进车子里。

  他“砰”的一声重重的关上车门,咬着后牙槽,沉着张脸,使劲儿挠着月代头秃秃入也的中间地带,思索着自己究竟哪里出了纰漏。

  不过就是挠破了头,也不会想到答案。

  话说江弦昨晚特意去了村上春树的酒吧,和德间书店的东野信夫小酌了几杯。

  村上是个猫奴,养了一只名叫“彼得猫”的猫,所以这座酒吧也叫“彼得猫”。

  地理位置相当的好,位于涩谷区的千驮谷,这是东京市中心。

  酒吧生意非常好,播放着爵士乐曲。

  在东野信夫抵达之前,江弦和陈喜儒坐在角落,和村上聊了会儿天。

  得知他要和德间书店洽谈出版事宜,村上春树羡慕不已。

  “你们这里怎么还有这种服务?”江弦指了指不远处的热闹卡座,身着和服的女人一会儿倒清酒,一会儿跳扇子舞。

  最关键的是,她特么还是个白人。

  倒反天罡了真是。

  村上表示那是那桌人自己带来的女招待,他介绍说:大量的白人姑娘涌入日本,做艺伎和招待。

  在东京工作的白人姑娘时薪为40美元,这还不是主要收入,富有的小日本付小费的时候喜欢一掷千金,短短几小时内就会有数千美元的打赏。

  这些支出也不用自己掏,只要记录为业务费用,最后就会有背后的企业来报销。

  “最传奇的故事是:一位白人姑娘一晚上得到了一间公寓、一辆保时捷敞篷车,以及价值20万美元的三菱股票。”一旁传来东野信夫的声音。

  他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坐在一旁,不光会说中文,还会说很流畅的英文。

  寒暄几句,村上给东野信夫端来杯清酒,江弦和他聊到出版的事情上来。

  “江弦先生,这两天我们德间书店内部商议了一下,我们社长愿意把您的版税率提高到5%,这已经是我们最大的诚意了,您看怎么样?”

  “你们没有诚意。”

  江弦喝了口清酒,“扶桑社愿意给我10%的版税率。”

  “什么?10%?扶桑社?”

  东野信夫表情变得奇怪。

  扶桑社来凑什么热闹,而且居然还给开出了10%的版税率?!

  看着他一脸怀疑,江弦笑笑,“一打听就能知道,我干嘛骗你。”

  东野信夫皱起了眉头。

  他非常渴望这次出版江弦作品的机会。

  他们德间书店的社长德间康快是个极左翼,十分痛恨s2的作为,对中国充满感情,曾经赔着钱在日本发行过一本杂志叫《中国》,还不顾票房崩盘,斥资和中国合拍电影,对于德间书店出版一些优秀的中国文学作品这件事,他是很赞成的。

  社长是风向标,他们底下这群人自然要跟着指示走,不过东野信夫作为纯粹的生意人,肯定要极力为公司争取利益。

  他非常看好江弦的这部小说,可以说完全被这部小说征服了,他从事出版行业这么久,明白中国小说在日本容易水土不服,但他有极大信心这部小说能在日本畅销起来。

  所谓惊为天人,大概也就是看完这篇小说后的那种感觉了。

  东野信夫不理解扶桑社为什么能那么果断的开出10%,或许是和他一样,看出了这篇小说当中蕴藏的价值。

  此刻看江弦一脸惬意品尝清酒的模样,显然是非常满足于扶桑社的条件。

  “你没有和扶桑社签合同吧?”东野信夫确认道。

  “没有,我准备签,但是我想在签署以前问问德间书店的想法,毕竟我和你们其实还有些渊源,你们和北影厂合拍电影,我正巧就是北影厂的一员。”

  江弦把话说的那叫一个好听,那叫一个仁至义尽。

  东野信夫也没什么好说的,他绝对不允许《铜钱街》这篇小说从自己手中错过。

  “10%,我们只能提出和扶桑社对等的版税了,这已经是名家最高标准了,再高也给不出来了。”

  江弦扮作犹豫,“你们两家给出的条件几乎相同,我真的很难做出抉择,这样吧,我多提一个要求,我马上就要回国了,希望德间书店能直接把首印的版税预支付给我一部分。”

  东野信夫稍作思索便答应了,这钱迟早是要寄给江弦的,不算为难的事情。

  “那我们合作愉快。”江弦举起杯子。

  东野信夫和他碰了一下,松了口气,“合作愉快。”

  两边谈下来,第二天上午德间书店便和江弦利落的签署好合同,首印数量1000册,版税10%。

  德间书店还未给图书定价,按照最低的1000日元给江弦预支付了稿费,一共是十万日元。

  十一月既望,代表团乘坐飞机回到京城。

  一下飞机,麻烦事就开始了。

  江弦购买的东西超过了免税额,得交关税,包括他在日本的收入,也要缴税,还要说明来源。

  这些江弦提前就有注意,《铜钱街》在德间书店的出版,他全程都有向巴金团长申报,和出版社的联络也经过了巴金的同意,写了申请,巴金也签字给他批复,出版全程更是写下详细报告、手续证明留全。

  所以谁要是敢说他违反外事纪律,他就狠狠的把那一沓文件拍他脸上去。

  出版物也比较麻烦,江弦在日本买了很多外国英文原著,好在都提前报备过,审查没有花费多久时间。

  代表团拎着行李走出通道,外交部的同志和记者早就等候着。

  他们停下脚步,微笑招手,外交部的同志则朝他们微笑鼓掌,《人民X报》《光明X报》这些主流媒体的闪光灯咔嚓咔嚓拍了起来。

  还有小学生系着红领巾上来献花呢。

  考虑到代表团舟车劳顿,外交部的同志并没有举办记者发布会,只是简单的让采访了几个问题,就原地解散。

  江弦拎着大包小包,东西太多,又都比较贵,不去坐什么大巴车。

  在路边习惯性从兜里掏出厚厚一沓人民币,对着出租车挥舞一阵儿,然后一拍脑门。

  哎呦,我这从日本带的坏毛病。

第227章 我回来了!

  江弦在路边拦下一辆丰田皇冠车。

  这是辆出租车,上面还挂着个taxi的小标识牌。

  “师傅,是只收外汇券么?”

  “我们啥都收哎,您慢点,别给我把车划喽!”

  司机师傅穿西装打领带,完全都市精英,这会儿有句顺口溜:“一有权,二有钱,三有听诊器,四有方向盘。”

  出租司机在80年代初,地位比公务员都高,一个月赚的比工人一年都多,而且是稀缺型人才,因为这时候考个驾照就要学将近两三年,妥妥的金领一族,婚配对象基本上都是空姐、女大学生。

  “您这坐飞机是去哪儿了?”

  “日本。”

  “哟,出国呐!日本啥模样?”

  “害,穷的路边儿连个垃圾桶都没。”

  “连垃圾桶都没?”司机乐了,“咱们京城还有垃圾桶呢!”

  到了1980年,京城已有五百多条街巷用上了封闭垃圾桶,大概封八千多个,还有了自动装卸垃圾车,和后世那种垃圾车差不多,能把垃圾桶升上去然后自动倒进车里。

  “哥们,没垃圾桶,那小日本的垃圾扔哪儿啊?”

  “海里。”

  “卧槽?真特么的没素质。”

  说话间,车子就到景山东胡同。

  江弦拎着大包小包刚进到院儿里,一只白毛京巴便哈拉着舌头冲过来扒拉他裤腿儿,脖上还挂个铃铛。

  “起开、起开。”江弦撂它一脚,飞出去老远,然后冲堂屋喊一嗓子,“爸!妈!儿子回来了!”

  饶月梅早听着动静,身上套着大棉袄探出脑袋,“回来了?!”

  江珂热情的多,蹦跶着扑过来,满脸甜甜的笑,帮他拿手上的行李。

  “哥!”

首节 上一节 226/7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从箭术开始修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