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1978合成系文豪

1978合成系文豪 第177节

第186章 “李兰德”

  1980年以前,全国生产风雨衣的厂家只有上海永新雨衣染织厂这一家,这个有着40年历史的老厂,生产的是“大地”牌风雨衣。

  1980年京城服装三厂“长城”风雨衣横空出世后,“大地”与“长城”这两个品牌的市场竞争就拉开了帷幕。

  这场竞争,跟过去上海“银河”与京城“冰山”的确良之争一样有名。

  今年下半年的展销,“长城”想追赶“大地”的脚步,打广告无疑是重要举措。

  “王厂长,我也知道我们《车水马龙》剧组临时超支,给厂里带来了经济压力,所以一直在想办法,为厂子分忧。”江弦一脸的大义凛然。

  王好为隐约觉得不大对劲,她才不信江弦这小子能有这么好心?

  “就看这次效果如何,要是真能实现创收,记你个头功。”王洋畅快的笑了几声。

  江弦所说的这件事,王洋已经快速在脑海中推演几遍,觉得是完全可行的,尤其是长城风雨衣这一单,大概率能和服装三厂那边谈下来,这就算开了个好头,如果效益不错,其他厂商说不定也会联系上来。

  “王厂长,我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江弦笑了笑,露出獠牙。

  王好为翻了个白眼。

  王洋和江怀延同时看向他,“你说。”

  “我想拍一部纪录片。”

  “纪录片?”

  这对于北影厂来说,无疑是天方夜谭。

  中国最早的纪录片叫《流浪京城》,是1988年吴文光拍摄的,这人之于纪录片如同崔健之于摇滚,拍之前叫不务正业,拍完了叫“独立制片人”。

  至于江弦想干的事儿,和后来的马原想干的差不多,拍一个《中国文学》的纪录片。

  马原实际上也拍成了,不过没电视台要,因为拍的时间太长,电视台图像质量升级,要转数字信号,他没钱转,干脆就搁着了,从未问世。

  江弦觉得如果能拍下来留下去,这事还挺有意义。

  后世的人可能看不见活生生的鲁迅,但还能看得见活生生的茅盾,活生生的巴金,活生生的沈从文,活生生的汪曾祺.

  历史怎么评价江弦不知道,但历史会记住江弦的名字。

  “这事儿我也不急于一时。”江弦也知道,想让北影厂立项拍摄不太可能,这事儿显然是个浩大的工程,要中作协、中影协达成共识,向上面申请,还得上面批准,而且得有预算,因为这片子拍出来肯定没票房,“赔本赚吆喝”,只能当一项任务来拍。

  江弦的意思是,先从北影厂这儿借个团队,先拍着,能拍多少算多少,因为他们文学馆正在筹建,要是不能记录下来,那也太可惜了。

  王洋想了想,这件事他可以替江弦去给上面提,这年头摄像机、打印机都是国家设备,没有上面指使,谁也不敢随便用这些东西。

  见这事儿有了个苗头,江弦心里熨帖许多。

  “江弦同志,你那个《芙蓉镇》完结这么久了,《车水马龙》也快杀青了,能不能把剧本写出来?”江怀延也说出了惦记很久的事情。

  “回头吧,最近实在太忙了。”

  相较于北影厂,江弦还是想把《芙蓉镇》交给谢晋来拍,毕竟这电影就是在他手上成了一部国产电影巅峰之作,在当时掀起极为轰动的观影热潮。

  而且北影厂也拍不了,在原本时空当中,《芙蓉镇》就是给了北影厂,北影厂指定主演是刘晓庆,导筒则交给了王好为,结果剧本一交上去,就被相关领导给毙了。

  四大帅之一、和夏衍合作过、拍了《白毛女》的水华导演请求出战,都被怼了回去,最后是陈荒煤给古“夫子”指了条明路,让上影厂拍,找谢晋,这电影对他的路数。

  等江弦告辞离开,江怀延立马和王洋商量起了《电影创作》的事情,“他是京城作协的理事,又兼任着咱们北影厂的编剧,招进《电影创作》里来,我看是件好事情。”

  “调进来给个什么职务?”

  “咱们这本小杂志,给他个副主编我看没问题,您要是不反对,我都想把我这个主编给他了。”江怀延笑了笑,他作为文学部主任,兼任《电影创作》主编的位置。

  “就副主编吧,我看还挺合适的,主编还是应该文学部部长兼任,不然《电影创作》还是我们北影厂的刊物吗?”王洋说着说着,又忍不住轻笑一声,“咱们两个商量的像模像样,还得回头再问问他的意见才行。”

  江怀延也颇为无奈的点点头,“或许他还真不愿意接受。”

  《电影创作》副主编的位置,虽然不比《大众电影》,但也是无数电影界人士向往着的,不过到了江弦那儿,这个位置恐怕他还真就不一定乐意担任。

  作为文化界的大红人,这会儿想要他的地方可太多了。

  人文社。

  李景峰揉揉快要散架的肩膀,给江弦递过去一摞稿子,“伱看看吧,这是这段时间座谈会上提出的修改意见。”

  江弦一页页、一条条的仔细翻看过,如他所料,小的问题没必要改,反对的意见也没必要听。

  收好这些资料,看了眼时间,又骑车去到北影厂,大大方方去接朱琳下班儿。

  “上车。”他拍拍后座。

  朱琳脸上露出一抹欢喜,“我自个儿骑车回去就行,我又不是资本家大小姐,又作又矫情。”

  “走吧,等扯了证,总得给他们发上把喜糖。”

  到了这会儿,江弦也就不在乎这层关系暴露了。

  他蹬上了自行车,朱琳侧坐上了后座,下意识的用两只手抓住他的后腰,等车子缓缓驶出一段距离,她慢慢的把脑袋也抵了上去。

  这便是她要依赖终生的人了?

  回到虎坊路15号的房子,两人就跟婚后的小两口似得,一块儿做着饭菜,情到浓处不免又要亲热一番。

  额,陛下确实有京城大妞的飒爽风范,已经会主动和江弦索吻了。

  江弦还没结婚,就已经是一名合格的“三洗丈夫”了,洗脸、洗脚、洗屁股。

  一切完成,他坐在桌前,开始习作。

  朱琳也不打扰他,早在他洗屁股的时候,她就钻进了另一间屋子里去看书。

  给钢笔吸满墨水,江弦先把《米》的小毛病改过,又题了一篇自序,大概讲了讲写作的艰辛。

  这个他真有要说的,必须让读者们知道,他是以跳大神的状态写完了这部小说,读者才能明白其中的艰辛。

  待这份工作完成,揉了揉太阳穴,换个脑子,开始编写《月亮和六便士》。

  他握着笔构思一会儿,准备把《月亮和六便士》的背景与《米》一样做虚化处理。

  于是这个故事就变成了:

  李兰德是上海的一名证券交易员,俗称“红马甲”,忽然间爱上国画,为水墨着迷,于是抛妻弃子,去到了香椿树街,后来不停地流浪,最后到了枫杨树村,和当地村民家的女儿成婚,患上麻风,也终成一代大师,在完成巨幅国画后死去,妻子遵从他的意愿,焚毁了藏有他作品的房屋,甚至没有留下一张宣纸。

  花费了几天时间,一篇脱胎于《月亮和六便士》的新小说诞生——

  《琉璃月照铜钱街》

  这篇小说他刚给李小林寄过去,便收到了徐小明用他的香港身份换来的外汇券。

  能在婚前买点好东西了。

  (万字合三章)

  (本章完)

第187章 整它个大件儿

  “这么多外汇券?”朱琳看着江弦从包里掏出的一沓钞票,惊诧不已,“你从哪弄来的?”

  “有个香港导演找我写剧本,我让他给我换了点外汇券。”江弦一脸平静的回答。

  “点?这可不是点了吧。”朱琳细长的手指一张张摩挲过,“这一共有多少钱啊?”

  和人民币不同,目前的人民币最大面额是大团结,即10元纸币,外汇券最大面额是100元,上面画个长城图案,所以这一沓外汇券只论厚度,要比人民币薄不少。

  “一万六。”江弦一脸淡定。

  “这么多?”朱琳杏眸眨巴眨巴,欢喜的挽住江弦的脖子,“小江同志,你也太能干了!”

  外汇券和人民币名义上等值,一万六的外汇券,就是一万六千块的人民币,所以江弦现在是妥妥的万元户了。

  除去这部分外汇券,人文社把《米》的基础稿酬也结给了他,15万5千字的稿子,又是小两千块钱。

  “这点儿外汇券正好给你爸妈买点东西,我既然要去伱家里拜访,总要提点拿得出手的东西。”

  “呀,不用。”朱琳摆摆手,“外汇券多珍贵啊,这么难弄,花一张就少一张,你省着点儿用。”

  “咱们该省省,该花花,真要说起来,你不也是你爸你妈珍贵的女儿?我能在这个时候抠门?”江弦以不容置疑的语气拍板。

  “德性。”

  朱琳怯怯的别过头去,嘴上虽然这么说着,心里还是被江弦这份霸道哄得一阵甜蜜。

  要知道这会儿的主流,可轮不着丈母娘看不起姑爷,大部分都是姑爷瞧不上丈母娘,缸子还有一段子:姑爷上老丈人家去了,到了吃饭的时候,姑爷得坐在上席。

  “得弄台洗衣机,这玩意洗衣服可比手洗要快得多,省时省力,也不伤手。”

  中国最早的洗衣机,是沈阳日用电器研究所试制出新中国第一台洗衣机。

  那会儿还是60年代,洗衣机用于宾馆、洗衣店,并没进入家庭。

  到了70年代,中国开始生产家用洗衣机,洗衣机就开始进入到中国普通百姓家庭,到80年代,中国很快就成了洗衣机制造大国。

  “这就别花外汇券买了,我家有张洗衣机票,你要想买,我去跟我妈要过来,就买台“小天鹅”吧,还是全自动的呢。”

  1978年,小天鹅就造出了第一台全自动洗衣机。

  俩人商讨了一阵儿想买的东西,朱琳又皱起眉,问出一个关键问题,“你能进的去友谊商店么?”

  友谊商店就是国内专供外汇券消费的地方,是特供商店,这是向老大哥看齐,和他们的“小白桦商店”学来的。

  这会儿老百姓们对于友谊商店的认知,仅停留于讨论层面,连里面长啥样子都弄不清楚,顶多站门口往里偷窥两眼,因为“友谊商店不友谊”,这里一般不让国人进,友谊象征着经济,只让老外进,或是华侨、官员,后来才逐渐开放给国人观赏。

首节 上一节 177/22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男神,你人设崩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