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合成系文豪 第137节
察觉到身后,朱琳抱住自己的后腰,脑袋也紧紧贴着他的后背,江弦嘴角微微一笑。
骑摩托的快乐不就在于此么!
在路边儿停下,朱琳心有余悸从后座下来,捂着胸脯,“你骑这个还挺有天赋的,我学这个学的费劲死了,晚上睡觉前我都得背一遍:左边儿油门、右边儿离合”
江弦看她可爱,便忍不住摸一摸她的脑袋。
“呀~”
“又没什么人看见。”
陈红:嗯。
沙滩北街2号。
江弦来到《人民文学》的新编辑部。
王扶给他拎了把椅子,江弦瞥了眼四周,忍不住问道:“王老师,你们这儿条件可够艰苦的,在这工作还习惯么?”
“唉,肯定没人文社那边舒服,不过既来之、则安之,文联的同志们还不是一直都在这边儿坚持着。”
这次他过来,主要是确认一下1979年全国优秀小说获奖作品集的出版稿酬。
“我这儿已经算过了,您一共三部作品,《动物凶猛》五万六千字,《褐变的荔枝》七万两千字,《伏羲伏羲》七万七千字,加一块儿拢共二十万五千字,咱们基础稿酬给你算千字10块,那就是两千零五十块.”
两千多块!
王扶看到这个数字都惊讶的说不出话,这就只是个短篇和中篇小说的评选,江弦的稿费都快比上一部长篇小说了。
仔仔细细确认过,核对完毕,江弦在一张表格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表格上还登记了其他作家的稿酬情况,但都没有他这个数字夸张。
“你这个稿酬,可真是独一份了。”
“承蒙读者、评委们的厚爱。”江弦笑一笑。
“印数稿酬万册2%,等作品集发表三个月以后再给你们结,这里头拿最多的就是你了。”
旁边的编辑也叽叽喳喳道,“江作家,您这个奖拿的可值,这跟出版了一部长篇小说也没区别了。”
江弦一想还真是,他的《芙蓉镇》出版也就这么多稿费了。
说起来《芙蓉镇》也卖了有一个月了,还不知道销量怎么样。
又和王扶确认了一下出版的一些细节,江弦起身告辞。
“王老师,没别的事,我就先回去了。”
“哎,你先别走呀。”
王扶又拖住他,“江弦,你最近有没有什么灵感?我们《人民文学》还想和你约一篇稿子。”
“灵感?”
江弦这儿倒还真有灵感。
第五条合成序列的额外奖励,他已经开启了,到手三条随机灵感:
【逃荒者】、【大米】、【重男轻女】。
三条随机灵感,排列组合一下,有着三种不同的合成方式。
这三种合成方式里,江弦比较倾向于.
【逃荒者】+【大米】
他觉得应该是可以合成一下子的,他记忆里貌似有着一部这样的小说。
不过他还要写《棋王》的剧本,暂时腾不出什么空闲,所以一直还没管这两条灵感。
而且不必冒的风险不用去冒,说不定《棋王》的剧本一写好,第六条合成序列就已经解锁了。
“王老师,我最近没什么时间,有机会再给你供稿吧。”江弦推脱道。
“唉,好吧。”
王扶遗憾的叹一口气,“我们《人民文学》怎么对你就没有吸引力呢?”
与此同时,广东湛江.
第146章 导演里数他会唱,歌手里数他能打
ZJ市。
“华仔,你怎么搞的嘛?!”
“导演,对不起、对不起。”
“乱搞什么,你不要命了?”
电影《投奔怒海》拍摄现场。
刘德华双手作揖赔礼道歉,他皮肤晒得黢黑,整个人看着又土又丑。
他才19岁,是香港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第10期的成员,这个训练班不简单,可以说撑起了香港演艺圈的半壁江山,培养了周润发、刘德华、梁家辉、周星驰、刘青云、刘嘉玲、郭富城
港娱比较残酷,基本靠自己打拼。
刘德华一开始报考这训练班时候,看见黄日华坐在门口发表格,顿觉天昏地暗,妈的,一个发表格的都这么帅,他长得这么一般,哪能考得上?
侥幸考上,他也是打算往导演的方向发展,最后还是被人发现了潜质,才走上演员道路。
“你看啊,听到枪声,伱的脸上不能是害怕,也不能是惊惶,一定要喜悦,为什么呢?一听到枪响,就知道又有人被枪毙了,就又可以去帮人收尸体赚钱,从尸体上找值钱的东西了”导演许鞍华火急火燎的给小演员们讲戏。
原定的导演其实不是他,是严浩,他怕被封杀,不敢拍,推荐了许鞍华。
“夏姐!”
夏梦袅娜的走过来,片场的工作人员纷纷打起招呼,她也面带微笑,颔首致意。
“大家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主演林子祥满脸堆笑,那叫个客气。
原定主演也不是他,是发哥,发哥没敢来,就找祥哥拍了,后来和缪骞人一块被逼着写了悔过书。
《投奔怒海》这电影相当有意义,这是夏梦创办青鸟影业以后的第一部电影,拍的是猴子那边儿,讲猴子们搞得花果山天怨人怒。
许鞍华走去夏梦面前,低声冲她道:
“夏姐,那边又写了封警告信。”
“不用在乎他们的态度。”夏梦完全左派作风,“我不追求电影市场,我只希望影片的故事有意义。”
“制片开支这边.”
“这个不必担心,我已经在卖制衣厂了。”
又聊几句,继续进行拍摄,夏梦盯了几个小时,随后返回招待所的房间,捧起桌上的《故事会》。
众所周知,凤姐爱读《故事会》。
夏梦也是《故事会》的一名忠实读者,尤其为《故事会》上这则连载的霍元甲故事着迷。
这回又赴内地拍戏,这几月便一直追读这篇《霍元甲》。
这是今年的4月刊,连载数月的《霍元甲》,在这一期刊登了最后一部,也是最后一场比武——
日本九鬼神流的田中安野,对中国精武体操会的霍元甲。
两大高手,谁是第一?
世界各国洋商会代表、清廷官员、精武体操馆成员、日本商人、大力士、天津卫的百姓,全都在关注着这一刻的到来。
双方登台,躬身致意,裁判宣布开始,田中安野却制止。
“元甲兄,这场比赛对你是不公平的,如果你选择改日再战,我愿意奉陪。”
霍元甲淡淡一笑,“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既然我已经站在这个台上,还是要有个结果,请!”
他毫无戾气,任他云卷云舒,我自巍然不动,全然高手风范。
双方各取兵刃,霍元甲一副密宗三节棍,田中安野一柄日本武士刀。
鼓声如雷,鼓点如雨,嘈嘈切切,激荡心弦,空气都在翻滚,全场无一不心潮澎湃。
“元甲兄,小心了。”
田中安野先发制人,飞身对准霍元甲面门一刀。霍元甲不闪不让,待拳到面门数寸,突然发招。他撤步绞棍格挡,轻身疾退,又使云扫棍压打下盘,田中安野不料他来势如此之快,连退三步,霍元甲也不追赶,双方各退一步,各自定神。
再起惊雷,霍元甲棍招全取攻势,一手持梢节,一手持中节,第三节作游离节法,一招甫发,次招又到,刻不容缓,少林棍法大蟒翻身,直取田中安野面门,兵刃交接,棍花舞作银蛇乱舞,叮叮当当,田中安野险拆十多招。
“精彩、精彩!”
夏梦妙目烁光,脸前刀光剑影,杀气腾腾,一行行文字读起来酣畅淋漓,甚至有种在看《书剑恩仇录》的感觉。
“这人肯定是个写武侠的老手!”
她接着往下读去:
霍元甲深自收敛,天下滔滔,杀不胜杀,是以出手之际,颇加容让,变三节为两节,两节为一节,短棍格挡,田中安野“崩”刀一挂,“横”刀一闩,金星乱迸,霍元甲身法奇快,也不还招,一声不作,冷不防的扑上前去,“少林棍法,青龙出水!”
此招似乎轻飘无力,可虚虚实实,柔中带刚,一临近身就骈指似铁,只消稍加劲力,田中安野便得筋碎骨断,立时毙命。他一头细汗,急忙双持刀柄,身形一矮,使出招式“袈裟斩”,堪堪接下,喉结一滚,棍风飒然,已沾他前襟
整个故事写的行云流水,快意恩仇,家国情怀,夏梦看的是酣畅淋漓、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