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民国第一军阀

民国第一军阀 第84节

在华东省份的复选已无悬念,因为初选都被华东商会包揽了,复选就更不用说了,选谁都一样。只有少数国民党人通过了初选,在复选中成为重点压制对象。而华东地区的复选选票则比较贵了,每张价格达到三百二十银元。

在华东商会的全程cāo纵下,华东商会支持的无党派众议员及党派众议员获得了全面xìng的胜利,而国民党在两淮行政总署控制的省份只选出了二十三名国会众议员。

而华东商会在这些省份选出了四百三十八名众议员,光是这些省份的众议员加在一起就超过了国会众议员数量的50%,再加上其他的省份,受华东商会控制的众议员起码能超过国会众议院人员的75%,控制国会众议院已无悬念。

相比之下,国民党在参议院选举方面则获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同样遭到了华东商会的强有力阻击。

华东商会保有参议员就达到了七十人,但选举进展非常缓慢。因为处于下风的国民党省参议员拒绝出席,也就一直在拖。

拒绝出席是在某党派处于劣势下的惯用策略,从而使选举无法正常展开,并给与他们时间分化敌人。

但国民党显然分化不了华东商会支持的参议员,反而在国民党拖时间的时候把国民党的一些参议员给分化掉了。

不过华东商会在各省参议院的势力确实没有国民党的强,也就只在华东地区占据优势,所以国民党虽然被华东商会在华东地区阻击得很惨,但在其他省份却是占据上风,甚至是绝对的上风。

在选举进行的同时,全国各地也陆续迎来了秋收。

这一年的秋收,在山东、苏北、河南交界的金三角地区,棉花产量增产了一倍,首先是棉花种植面积提高了,同时亩产也因为化肥的使用而增加了。

同时这一年的棉花采摘过程中华东集团的农垦公司率先使用了农机厂制造出的‘摘棉机’,使一个人便能完成几百个人的摘棉工作量,大大降低了棉花生产成本。

另外华东集团的农垦公司通过自耕农农户加盟,已经地主加入所形成的垄断‘辛迪加’模式,逐渐控制了这个中国最大的棉花产地,控制了这个棉花产地之后,未被‘江南纺织公司’兼并的纺织企业直接买不到便宜的棉花,而进口棉花价格又高一些,如果是厂子不是开在靠近港口的地区根本吃不消。

就算是把厂子开在港口地区,以那些纺织企业的生产技术,也无力维持下去。

这一年过后,华东集团控制的托拉斯模式的‘江南纺织公司’击败了所有国内纺织企业,同时也击败了所有设在中国地区的外资纺织企业。

而华东集团、西北集团进入西北地区,并着手在xīnjiāng、甘肃地区开辟新的大规模棉花产地,更加巩固了江南纺织公司在中国地区的纺织业霸主地位。

——————

抱歉,昨天琐事太多,只更新了一章!今天店里也比较忙,昨天那章估计很难补上了。。。

第六十一章:工业大爆发

华东集团的军工业也在12年迅猛发展,特别是中俄战争大大推动了华东集团的军工业发展。

华东集团生产的军火在中俄战争结束后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但这些产能很快通过出口消化掉了。

军火不管在什么时代,都是卖得出去的。

特别是在子弹、炮弹方面卖得很多,另外在轻机枪、重机枪的销量也因为中俄战争而激增。

中国版的‘老黄牛’马克沁重机枪受到了海外市场的欢迎,BZ-26轻机枪也销量很好,另外中国的迫击炮在中俄战争中也出了名,拥有了很好的销路。

如今的华东集团兵工厂不仅要供应国防军的装备,还要供应北洋军的装备,同时还要出口装备,规模是越来越大。

而此时的中国,在江渝疯狂大借款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疯狂修铁路,而造船厂又是一个非常消耗钢材的项目。

此时的中国需要大量钢铁,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随之而来的是疯狂的开矿和疯狂的冶炼钢铁。

在全国大规模选举的时候,全国各省都能看到一些工地,其中华东地区最多,中国工业进入了一个大爆发的时期。

商会已开始向全国各省渗透,光是铁路就计划在三年内修建一万公里,从而基本上将华东、华中、华北、华西相连接的干线修筑完成。

而华南、西南、东南地区的铁路则暂时未修,只有一个川汉铁路由华东集团集团接手修建。

随着秋收的结束,寒冬渐渐来临,然而全国各地的工地却大部分还处于施工状态,通往西北的铁路线仅一条就分成了六段同时修建。

芜湖钢铁厂、邯郸钢铁厂分别建设到了第四期了第二期,芜湖港铁厂在12年年底,第二期建设超前完成。

钢铁年产能增加到了50万吨,已经完爆日本产钢量。

同时新增杭州钢铁基地、武汉钢铁基地、包头钢铁基地、太原钢铁基地四大钢铁基地,加上芜湖、马鞍山钢铁基地、邯郸钢铁基地,未来将形成六大钢铁基地。

其中杭州钢铁基地所需的铁矿石主要靠进口,未来也主要应对出口,考虑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采铁矿石不容易,因此杭州钢铁基地的计划建设规模比较小。

在石油开采和炼油方面,江渝又批准了胜利油田的建设项目,胜利油田地处山东北部渤海之滨的黄河三角洲地带,主要分布在东营、滨洲、德洲、济南、潍坊、淄博、聊城、烟台等8个地市的28个县(区)境内,主要工作范围约4.4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油田。

胜利油田的储量比江苏油田多得多,1995年的产量达到3000万吨,远超江苏油田,不过现在的胜利油田不叫这个名字了,而叫山东油田,更方便人们记忆和识别。

胜利油田的开采,并在山东形成炼油能力后,将能够保障华东地区的石油供应。

而在华中地区,则计划开采中原油田、河南油田,这两个油田都在河南,因此统称为河南油田,储量超过6亿吨。

在华北地区,则计划开采华北油田,华北油田分布在京、冀、晋、蒙区域,后世产能一度突破1700万吨,并且保持1000万吨十年之久。

而在西北地区,则计划开采长庆油田、玉门油田,同时第二期将对青海、xīnjiāng地区的油田进行开采,西北地区的油田的开采主要是为了对外战争的需要,未来一旦和红sè毛熊发生战争,从西北直接向前线运输石油显然比从华东地区运输更为方便。

中国的石油储量在世界排名第八,并不是一个石油储量很多的国家,但在这个工业并不是太发达的年代,中国的这些石油储量却足够自给自足了。

也许用不了多少年,中国就将成为世界上耗油量最多的国家。因为此时的华东集团已经在开始大量生产汽车、农机、发电机等设备。

到时候就必须向外扩张,夺取新的产油地了,而江渝显然把目标瞄准了俄国和中东。

而江渝也逐渐开始把军工业开始向内陆和西北转移,尽管那些地盘还不是江渝掌控,但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华东商会在全国的地位超然。

哪个军阀敢来触碰华东商会的利益,必然会被揍得很惨,因此江渝把工厂开设到地盘之外。

首节 上一节 84/7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返回列表

下一篇:冒牌大昏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