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香江:开局一百亿

香江:开局一百亿 第192节

  既然长江实业被他摁下去了,他肯定也不会给其他地产同行机会。

  那样,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了。

  万达地产吃相可以好看一些,但是一定要吃那块最肥的肉。

  感谢书友20230318044509636、幻星辰、听说五月会有极光的推荐票!

第167章 树大招风

  6月30日,香港工业总会主席唐翔千在《明报》发文。

  他极其忧虑的指出,由于目前香港资本市场投资风潮盛行,导致制造业难以维持。

  最后,他强烈呼吁港府出手拯救制造业。

  文中,唐翔千还牵扯到了方鹤轩,说他在深圳建厂造车,是本地制造业空心化的先兆。

  方首富看完这篇文章,略略有些不爽。

  老子在香港不是还有玩具、体育用品、电池、电脑等工厂吗?

  怎么就成了香港制造业外移的带头罪人了?

  方鹤轩和唐主席之前在苏浙沪同乡会上见过面,但两人不算熟悉。

  自己也没得罪过他,他干嘛要含沙射影呢?

  而且,香港制造业盛极而衰,本身就是港府就经济结构腾笼换鸟的很早就制定的决策,

  跟他这位首富有半毛钱关系吗?

  方鹤轩给包船王打了电话,想要问明情况。

  老包也看到了明报的新闻,在方鹤轩联系他之前就已经搞清楚了情况。

  这里面没什么恩怨,纯粹就是树大招风。

  唐翔千出身无锡纺织世家,他爷爷在清末时就创办了纺织厂。

  后来,他本人也成为香港的纺织大王之一,是一位非常有远见的实业家。

  不同于其他金融资本,他一直都在制造业领域深耕与坚持。

  另外,作为已经在香港落地生根的内地移民,他非常重视香港制造业的改进与升级。

  但是,自从两年前开始,香港的房市、地市、股市都开始出现了投机风潮,

  很多在制造业里赚辛苦钱的工厂主们纷纷将资金转投入到这“三市”里。

  特别像后来内地的很多制造业老板发现辛苦一整年还不如老婆炒房赚的钱。

  于是,越来越多苦哈哈的制造业企业主都加入了炒房的行列。

  除了投资减少以外,再加上因油价上涨造成的全球经济衰退,也间接拖累了香港制造业近些年的出口。

  更让老唐担忧的是,10天前和内地成立的工业合作委员,为本地的厂佬们将工厂迁入内地扫清了第一道障碍。

  所以,他非常担心香港制造业的前景。

  拿方鹤轩说事,无非就是让香港市民清醒知道,再不重视本地制造业,空心化将在所难免。

  听完包玉刚的一番解释,方鹤轩也很无奈,颇有一种有气无处撒的郁闷。

  但他也不是好脾气,于是第二天在自己的《南华早报》上同样写文反驳唐翔千。

  全文就只有一个意思——你老唐太没有大局观,眼皮子只盯着自己管的那一亩三分地。

  香港经济脱实入虚,由转口贸易和制造业转向金融、旅游等产业,是港府高屋建瓴的战略规划。

  还有,香港是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不能一个产业出了点问题,就要政府消耗纳税人的钱来救市。

  反正他的目的就是为了促成香港尽快去工业化,如果能加速这个过程,他不介意捧港府的臭脚。

  在经济上,港英当局绝对是小政府,即使方鹤轩不提醒,港府大概率也不会出手。

  老唐虽然是个实业家,但不懂政治,对香港前途的一腔热血只能是白洒了。

  他还以为香港是后世的内地,只要哪哪出问题了,政府都该管,典型的巨婴思维。

  其实他们两人的论战,香港很多有识之士都明白其中的利弊得失。

  但政治领导一切,香港制造业北上,是无法阻挡的趋势。

  7月2日,香港九九金的价格再次大幅下跌。

  从6月29日收盘的2886港币/两降到了2743港币/两。

  三天时间,跌幅达到了5%。

  仅2日这一天,下跌金额就超过了80港币,创下18个以来的最高跌价记录。

  港股转熊的信号不止这一个。

  7月17日,香港银行工会宣布将本地利率提高一厘,最优惠利率也达到了18厘,创历史新高。

  其实,港府在这两年里已经不止一次要求银行工会提高利率。

  但依然无法阻止投机和炒货风潮。

  而现在,美元走强,在香港这个准金融中心游水的热钱已经开始大量回流美国,这就是从鱼塘里抽水。

  而提高利率,原本从银行或者私人财务公司贷款买楼花投机的炒家,还有贷款开发楼盘的中小型地产公司,都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压力以及还款风险。

  不过,即使多管齐下,香港依然有些白痴看不清形势,只能说,有些钱,这帮人真的没脑子赚。

  讽刺的是,银行工会一宣布提高利率,同一天,港股反而逆势上扬。

  恒生指数突破千八大关,从6月12日的1780.55点上涨到了1810.20点。

  不仅创历史新高,单日交易额也有8.76亿港币。

  根据方鹤轩的记忆以及判断,1810.20点,就是最高点了。

  接下来,港股转熊,一路下跌的戏码,将会不断上演。

  许多靠股市集资的地产公司,都将处于资金链随时都可以断裂的危险中。

  而在下半年,伴随着股市下跌以及两国谈判造成香港前景不明的恐慌,

  楼市的大扑街,才会是腥风血雨、一片惨不忍睹。

  方鹤轩指示自己的投资经理在7月12日就将把手中买多的几十支股票全部清盘,然后在15日马上转入做空。

  他相信,通过这两轮的操作,起码能赚个二三十亿港币,也算是为下半年收割价格大跳水的房产和地皮增加了一点储备金吧。

  到了他这种身家,二三十亿港币还真没多大感觉。

  他喜欢的是这种尽在掌握的成就感以及“统统都是我的”的满足感。

  方鹤轩之所以想要成为香港的楼王,除了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个原因之外,

  无非还是因为在未来二十三年内,巨额且稳定的租金,是他经营事业的一大现金奶牛。

  这是根基,有了保本的,心里才不慌。

  这样,他才有底气在高科技领域大笔砸钱。

  不像两马,他本人在股份上还是偏保守的。

  能不贱卖公司股份就尽量不要融资,靠租金来支持,不香吗?

  后世,香港五大地产公司,每年每家光是收房产租金就有几百亿港币,妥妥的地主王。

  方鹤轩立志超越他们,成为香港最大的包租公。

  感谢书友20171029004947168的推荐票!

第168章 助人为乐的老陈

  7月22日,港岛、九龙、新界三地的18个的士团体以及43家车行,

  他们联合起来,搞了一个大新闻。

  这里面,比较活跃的积极分子当然少不了才入行没多久的游秉文。

  自从性格儒雅谦和的老游做起了生意,他甚至比很多积年的车行老板还要精明与腹黑。

  方鹤轩也不知道这样好不好,但他没办法拒绝游秉文当初想要“自力更生”的愿望。

  这些团体和车行一起成立了“反对增多的士牌照联合委员会”。

  说穿了,就是以行业力量来逼迫港府不再引入新的竞争者。

  所谓的士团体,其实就是一些牌照拥有者自发组织的多个小团体。

  当然,这里面不包括方鹤轩这个最大的的士牌照拥有者。

  他没有出面参与这件事,因为吃相太难看,不符合他首富的身份。

  而且,他知道牌照总量此后几十年里都没有再增加,又何必去趟这摊浑水呢?

  吃瓜看戏,顺便坐收渔人之利,它不香吗?

  至于游秉文为什么这么热衷参与,当然是因为他现在就拥有全港最大的车行。

首节 上一节 192/3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港综: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