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篡改历史是门好生意

篡改历史是门好生意 第137节

  新的金色文字逐一显现,流畅的笔画显示了林祐此刻轻松的心情;不得不说,这部经历过大幅美国本土化改编的电视剧,剧情上对执笔人的工作确实非常友好。

  “华生医生记录下的福尔摩斯故事影响深远,就连百年后的犯罪分子都不免为故事所吸引,甚至不惜暴露组织的性质,也要引用小说中超级罪犯的姓名。

  谁能想到,一个横跨大西洋两岸、网络遍布全球的国际犯罪组织,居然会以‘莫里亚蒂’来为自己命名?以至于让人分不清,这种行为究竟是对犯罪的崇拜,还是对强者的崇拜,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当身处纽约的夏洛克·福尔摩斯听到这样的消息,得知‘莫里亚蒂’成为犯罪组织首脑的统一称号,甚至连他的父亲都一度使用过这个称号时,他的内心一定是兴奋莫名,甚至充满无可理喻的宿命感、使命感。

  事实上,这种宿命感或许来得更早。

  当一位名叫艾琳·艾德勒的美丽女性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时,他或许认为这只是一个美丽的巧合;但是当他发现所谓的‘艾琳·艾德勒’只是蓄意采用的假名,而这位美女实质上是新一代犯罪首脑‘莫里亚蒂’时,他已经深陷宿命之中不可自拔。”

  林祐大手一挥,金色文字一闪而逝;这几段文字是改写任务中写起来最轻松的。

  《基本演绎法》的编剧们做得非常好,让执笔人都想给他们点赞了。这些编剧们把“莫里亚蒂”从一个人的名字变成一个组织的统一代号,简直就是神来之笔,也让执笔人躺着就能摘到现成的桃子。

  又一个福尔摩斯的故事顺利融入大世界。

  现在最值得期待的,就是两位同样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福尔摩斯会不会碰面?以康斯坦丁和《夺宝奇兵》这两个故事的经验来看,两个福尔摩斯碰面的结果很可能意味着新的“未知”。

  当然了,英国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距离并不远;区区一个大西洋,根本拦不住两个夏洛克会面的脚步。

  林祐忽然开始嫌弃时间过得太慢;距离二十一世纪还有好些个年头。他第一次希望现在这个躯体能快点长大。

第276章 不受掣肘和自我约束

  《基本演绎法》的故事融合完毕,这次考验算是进入尾声,剩下一些特殊的福尔摩斯故事相对好处理得多。

  比如那个脑洞大开的福尔摩斯时光穿越,既然是穿越,时间到了就回去原时空好了;只要用鹅毛笔加一句“因为故事太过荒诞,华生医生斟酌再三也没有记录,被当作福尔摩斯吸毒致幻的臆想。”

  这不就前后逻辑通顺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打着福尔摩斯后代旗号创作的故事,尤其以日本的轻小说、二次元动漫作品居多。这类故事的影响力说大不大,很多只在东亚的二次元爱好者圈子里小范围流传;但是说小也不小,毕竟东亚人口密集,这边所谓的“小圈子”、“小众”,动辄百万人计。

  此类小众故事全都被执笔人划归一处:某些福尔摩斯家族子弟留在东方的风流债。

  “在二十世纪初,欧洲局势日益严峻;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一场席卷欧洲乃至世界的大战一触即发。英国政府纵横捭阖,适时在亚洲拉拢了日本为盟友,组建了所谓‘英日同盟’。

  日不落帝国的光芒被日本野心家所憧憬,谁也想不到这已经是世界霸主最后一抹余晖。毫不掩饰‘慕强’本性的东方岛国深刻崇拜另一个以岛国起家而称霸世界的伟业,并试图从每一个细节上复刻对方的成功之路。

  政治、军事、科技、乃至血统。

  来自日不落帝国上流社会的精英家族血统被日本人所推崇——一如千年前向隋唐汉人借种的优良传统;于是乎,福尔摩斯家族的血脉在日本开枝散叶,虽然支系繁多,却只能在岛国自娱自乐。”

  执笔人改写时点到即止,既给了那些东方血统的“福尔摩斯后裔”一个说得过去的来源,又把这些人的影响力局限在日本,使其不能影响生活在英、美的福尔摩斯家族正统嫡系子弟。

  除此之外,二次元动漫作品里频繁出现的特殊力量、科学体系都被执笔人一笔抹消,确保福尔摩斯的故事只和推理、探案有关;可以有现代高科技,但必须符合现实中科技发展脉络。

  神神鬼鬼、乱七八糟的玩意儿统统都被鹅毛笔划掉。

  没办法,日系动漫最大的毛病之一,但凡涉及特殊力量体系,后期的战斗力十有八九要崩。

  话说回来,这些故事都是要融入大世界的;如果动不动就发生毁天灭地、危及世界的灾难,你把大世界诸神置于何地?

  大大小小的故事一个接一个融入大世界,偶尔出现一些逻辑矛盾,也被林祐第一时间发现并抹消。当执笔人最终回到伊甸园时,上帝也表达了由衷的祝贺。

  “成功的融合进程,我自认为不能比你做得更好了。”

  得到上帝的称赞,林祐自得一笑,嘴上却故作谦虚:“也幸亏某些新的福尔摩斯影视剧尚未形成足够的影响力,否则我会更为难。或许你做不到的唯一原因是伱无法操控‘真实因子’。”

  “我说的是思路。”上帝不吝笑脸,“能够用最快速度找到最合适的改写思路,这是一种天赋。”

  “所以,我通过你们的考验了吗?”林祐问出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是的,根据诸神达成的协议,你通过了考验,证明了自己有充分的能力和经验,处理‘未知’事件可能导致的突发危险。”上帝一本正经,满嘴都是宣读官方文件的严肃腔调。

  林祐追问了一句,想得到确切的答复:“那是不是意味着我可以不受掣肘,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行动?”

  “当然。”上帝肯定地给出答复,“不过你也要小心,不要玩得太出格了。所谓授予全权,实际上也等同于承担全责;你应该能理解这一点。”

  “深刻理解。”

  获得“授权”的林祐回到了佛瑞斯特庄园,却没有急着采取更多行动,反而沉寂了下来,默默观察哈利·波特故事发生的变化。

  不受掣肘不等于不受约束,“未知”事件的某些基础规则是林祐必须遵守的——比如“合情合理”。

  欧迪姆虽然很不安分,在争夺圣枪事件中搅浑水,给执笔人造成了不小麻烦,但祂也成功把大世界的许多底层运转逻辑看得通透;“介入未知事件的过程必须合情合理”这条规则就是祂总结出来,并且被林祐严格遵守。

  摄魂怪在码头区暴动制造混乱,戈夫伯爵为此感到愤怒显得“合情合理”;魔法部官员推卸责任的态度进一步激怒了林祐,也是“合情合理”的;被激怒的佛瑞斯特家族族长烧死几个摄魂怪,依然“合情合理”不是么?

  既然摄魂怪被视为魔法部财产而不是智慧生物,那么当它们暴动导致跨界贸易暂停、佛瑞斯特家族利益受损的时候,家族族长也烧毁几个魔法部财产来出气,完全可以理解。

  事后魔法部选择了息事宁人。既然大家各有损失,那就当扯平了,各退一步谁都不要再拿这起冲突做文章;林祐也就失去了“合情合理”的借口,无法继续推动事态发展。

  这个时候,只能耐心等待。

  不过,等待的过程也不算太无聊,因为除了追捕小天狼星之外,这个学年的霍格沃茨还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新闻。

  主要新闻焦点都发生在两个新上任的教授身上。

  首先闹出事端的是神奇生物保护课;新上任的海格教授第一节课就弄伤了一个学生。虽然该生受伤不重,却引得学生家长大发雷霆。事情越闹越大,最后甚至在神奇动物管理控制司打起了官司。

  虽然听起来有点小题大做,但是这种事放到马尔福父子身上就一点都不奇怪了。林祐只瞥了一眼相关报道,确定这件事如期发生后就不再关心。

  有关鹰头马身有翼兽的事故是原故事剧情;一来与“未知”毫不相干,二来也和林祐毫不相干。认真比较的话,戈夫伯爵几乎没跟海格打过交道,反而因为跨界贸易的缘故跟马尔福家走得更近一点。

  发生在霍格沃茨的第二件新闻对林祐吸引力更大一些;因为它更像是一个“未知”事件。

  事情和新任黑魔法防御课教授有关。

第277章 来自霍格沃茨的风波

  不论是DC漫画原著剧情,还是林祐亲身接触后的观感,康斯坦丁都是个无可置疑的“麻烦制造机”。

  1953年出生的约翰·康斯坦丁现年四十,正处于男人生命中的黄金时段;本身不失英俊的相貌、复杂经历塑造的阴郁、不羁气质,再加上时不时流露出来阳光与洒脱的笑容,迅速捕获了小女巫们的芳心。

  相比于上个学年那位有名无实、浮夸做作的吉德罗·洛哈特教授,康斯坦丁这种历经岁月洗礼沉淀的男人更容易让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沦陷。小女巫们对前者的态度更像是崇拜,而后者却属于迷人。

  当然了,以“腐国”的传统风气,对康斯坦丁着迷的或许不仅限于女巫。

  深受欢迎的结果,就是刚开学不久就流传起“师生恋”的“谣言”;“谣言”的男主角自然是迷人的黑魔法防御课教授,而女主角却有着五、六个不同的版本,几乎遍及四个学院的六、七两个年级。

  “谣言”从霍格沃茨城堡迅速向外传播,不到一个月就传到了《预言家日报》的正式报道中。

  以擅长捕捉热点、哗众取宠而闻名的丽塔·斯基特火速写了专栏。

  “新任黑魔法防御课教授出人意料地广受学生——尤其是女学生们——的欢迎;考虑到他的前任吉德罗·洛哈特任教时的表现,或许也不能称之为‘出人意料’

  ……笔者不禁产生了一个看似荒诞却又合乎情理的猜想:伟大的邓布利多教授在聘任教授时考虑更多的或许不是学术和教学水平,而是其人在异性——不排除同性——中的受欢迎程度……”

  媒体报道引发不小的争议,但是最坚决为康斯坦丁教授辩解的是霍格沃茨的女学生们。不止一个小女巫在写给家长、报社的信中痛斥《预言家日报》报道不实,更力证康斯坦丁教授是位恪守道德准则的绅士。

  只不过,考虑到为康斯坦丁辩解的都是五年级以下的学生,而六、七两个年级的年轻女巫师无一人为此发声,所谓“恪守准则的绅士”这一评价,可信度不免存疑。

  比如戈夫伯爵就有猜测,康斯坦丁恪守的或许不是道德准则,而是个人审美。

  康斯坦丁引发的争议可不止“师生恋”,更重要的是他的授课内容。

  丽塔·斯基特的专栏文章中是这么说的:“新教授的教案中充斥着地狱、魔鬼、硫磺、六芒星等内容,仿佛他教授的不是黑魔法防御,而是麻瓜的招魂仪式。

  这些内容竟然还有一个可笑的名字:《恶魔学》;但巫师们都知道,那不过是少数愚蠢麻瓜偶然发现巫师和魔法的存在。麻瓜们垂涎于这种不属于他们的力量,以至于甘愿出卖灵魂去做可笑的尝试。

  笔者怀疑,小巫师们究竟有什么必要学习这些愚蠢、无用的‘知识’——如果它们也能被称之为‘知识’?我们唯一确信的一点就是,麻瓜们可怜又可笑的尝试对巫师几乎不存在威胁。”

  相较于恋情绯闻的捕风捉影,康斯坦丁的授课内容却是实打实引发了更大风波;同样只用了一个月,相关争议声就甚嚣尘上。

  闹到最后,邓布利多不得不站出来发声:“巫师们对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威胁过于忽视;对恶魔的献祭以及恶魔力量的使用在魔法界看来可怜又可笑,但在麻瓜群体中却传承不绝,甚至近年来愈演愈烈。

  如果有心的话,巫师们可以去查一查曾经的历史记录;那些偶尔通过麻瓜人群侵入魔法界的恶魔力量,不止一次给巫师们造成重大伤亡。让孩子们多一点相关常识是好事。”

  邓布利多是公认的大法师,人们不仅认可他的魔法实力,同样信服他的博学多识;当他站出来为新教授站台,舆论场上的争论声立刻小了下去。虽然如丽塔·斯基特之流还在不依不饶地挑刺、乃至挑衅,却掀不起多少风波了。

  通过颠倒黑白的方式,丽塔·斯基特可以肆意抹黑邓布利多的人品道德、立场态度、身体健康,却唯独否定不了实打实的学术水平。

  虽然舆论上压倒了质疑者,但是戈夫伯爵得到的消息显示,康斯坦丁也悄悄修改了教案,添加了许多常规教材上的内容。

  随着时间推移,不仅霍格沃茨城堡内部风波,甚至连小天狼星·布莱克越狱引发的恐慌都逐渐平复。

  看着越发平静的魔法界,林祐也感到开心;因为霍格沃茨校内魁地奇比赛同样在平静、安全的气氛中完成了第一轮。

  原剧情中的摄魂怪暴动事件并未发生。

  戈夫伯爵有着丰富的情报来源,他很清楚这次剧情变化的原因。

  霍格沃茨城堡周围并不是没有摄魂怪巡逻,也不是魁地奇比赛赛场上的热烈情绪没有产生影响,而是有人在每个比赛日提前驱赶摄魂怪,令其远离球场方向。

  那个人,就是开学后一直住在霍格莫德的莱姆斯·卢平。也不知道失去这位良师兼父辈挚友,哈利波特还有没有机会学到“守护神咒”,而后在学年末用这个咒语驱赶摄魂怪。

  难道剧情改变的结果竟然是小天狼星被吸走灵魂,直接一命呜呼?

  随着剧情线的进一步变化,林祐几乎能听到“未知”来敲门的脚步声。有意思的是,“未知”还没有切实来到,先有魔法部的人敲响了佛瑞斯特庄园的门。

  登门的是魔法部长康奈利·福吉,不过陪同而来的不是邓布利多,而是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留着金黄色短发,有着蓝色眼珠的中年人。

  “很高兴见到你,伯爵先生。”福吉热情地介绍,“这位是魔法部体育运动司司长卢多·巴格曼先生。”

  “很荣幸认识您,伯爵先生;初次见面,请多关照。”巴格曼目光热切看着戈夫伯爵;对于初次见面的人来说,他的举动殷勤得有些过分。

  林祐很熟悉这种目光,因为他过去不止一次在别人身上看到过;最令人印象深刻有类似目光的人,叫蒙顿格斯·弗莱奇。

  这种热切目光一般不是因为看到人,更像是看到了一大堆闪闪发亮的金加隆。

第278章 难道“未知”都意味着麻烦?

首节 上一节 137/1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被青梅破防后,我成了顶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